一 为什么要修定
炼功者有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入静”难。我认为,“入静”要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做起。
入静是修炼的重要内容之一。入静是修炼者取得修行成效的关键所在,修炼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入静的程度深浅。功夫的高低几乎可以用修炼者入静的深度来衡量。精神上的入静层次深浅,关系到功夫进展快慢和功力的高低。
我们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下丹田这个体腔的分层空间,左右是输尿管;左右偏上是肾脏和肾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胆;正下方是小肠;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则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体腔的平衡位是横结肠,脐上一点是胰脏,左下方是降结肠,右下方是升结肠,十二指肠在此窍穴的右方纵穿而过;再往前的分层空间是动脉和静脉的分叉处,下丹田的后分层空间是太阳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最后面的分层空间正对位是腰椎骨,下部则是骨盆。
养神法怎么练呢?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备势是正式进入练功状态前的调心、调身、调息的准备,是整套功法的前奏和基础,直接影响到整套功法的习练效果。
人体内气的来源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人体先天之精气是禀受于父母而来的。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灵枢·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我们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就是由于肾对于精气有闭藏作用,为精气在人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不至于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
人体之气的分类人体之气根据组成部分不同,分布部位不同、功能不同、特性不同可大致为四种:元气: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的组成主要是肾所藏的先天精气,同时也依靠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先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元气根于肾,它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作用于人体机体的各个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
气功教学入门之法——松摘要:如何快速放松消除疲劳,是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难题。我们根据学生们的迫切需求,选择了“松”力气功教学人门之法,在气功教学改革中逐步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形成了“松通养心法”整体循环八个层次的系统功理和功法。“松”是关键,“通”是过程,“养心”是目的。意、气、肌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的松,松后能通,体通气畅,肌肉松开,血管扩张,经络疏导,气血畅通,调身养心,心旷神怕。松极而静,静极生慧,ET技术新发现大脑皮层的抑制点,传导抑制性突触电位仙中枢神经递质信息、密码释放,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调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的功不仅指武术基本功,更指代表实力的功力。练就超人的功力是一个练武者终生的追求。功有内功、外功、轻功等,其中内功更重要。功谚云:“练就丹田混元气,打遍天下无人敌”。少林《易筋经》(内壮篇)也说:内壮侧重于练“道”,外壮侧重于练“勇”,内壮可以步入超凡入圣之高深境界,外壮则难脱俗套。内壮与外壮相比较,内壮更令人羡慕。事实也证明,要练成金刚之躯,非走内功这条路子不可,而且,内功也是练成轻功的基石,没有深厚的内功,轻功便无从谈起。练习内功之法,各家各派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
俗话说:“闻道易,入道难。”很多功友炼习道家气功多年,却是一直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入门,这里其实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道家气功入门的方法和标准及注意事项等。供大家参考。道家气功 功法的特点是性命双修,在性功和命功方面都有修有证,所以这里我们把入门分为性功和命功两部分来探讨。那么,性功和命功要修到什么程度才叫入门呢?在道家养生气功网里,我们以专修丹田的功法作为标准命功功法,不管您的所修持的功法是采气功、丹田功或小周天功,只要最后是收归丹田,养气丹田的功法,那么就必须能
气功快速入门-鼻息法气机简明 本人学习气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当初学习的方法却不是使用的“鼻息法”,因此在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中就收效不大。不过那是候正是年青阶段,学习气功也只是一时兴味盎然,在朋友的鼓动下参加的,先学太极为主后学气功为辅,然而我竟然偏向气功,让老师和朋友很失望。到现在也就这也不成那也不是的,过去了这二十多年了,总的说来还是有所得,这就是“鼻息法”,因为能让更多的人快速撑握“气功”。有不少的人询问过我,怎么样学习“气功”呢?有没有简明扼要的气功入门方法呢? 首先我还是要说说“气”这个题目,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