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天天补钙,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在如今补钙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许多中老年人陷入误区,那么,看看中老年人补钙的误区都有哪些呢?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不少中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
使用传统中药来补益老年人气、血、阴、阳的不足,防治各类老年人常见疾病,延缓人体的衰老进程,是中医养生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人体之强、弱、寿、夭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之强、弱、寿、夭亦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正如《老老恒言》所谓:“胃阴弱而百病生,脾阳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可见,肾与脾同人的生长、发育、寿夭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医还认为,肾为精血之源,脾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机体和生命活动,赖以气血的相辅相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相互生化
近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了2019最佳饮食排行榜:荣登榜首的是“地中海饮食”。该饮食方式也非常适宜我国老年人选用。但地中海饮食对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这里特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广大老年朋友参考。水果、蔬菜、五谷杂粮这类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能量、抗氧化剂及纤维。番茄是地中海饮食菜谱里不可缺少的蔬菜,它可以抑制胆固醇的氧化,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番茄素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有很好预防作用。五谷杂粮包括小麦、大麦、燕麦、大米、稞麦、玉米等。用粗粮制成的面条和面包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
《黄帝内经》以“十年”为一时段来划分人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由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盛衰的不同,故在精神、饮食、起居、运动调养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从50岁开始,人的五脏开始衰老,饮食方面尤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精神心理要平和 人生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都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把它看淡一些,明白这是正常的生理病理变化。有些中老年人由着自己的性子,觉得自己已到中老年,身体衰老,就肆意闹情绪。此种思想负担会加速人的衰老,且有百害而无一利。60岁以后,虽然人体的整体机能衰老,但可做到心不老。闲来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许多老年人都十分重视养生保健,进而购买各种补药,对于保健品趋之若鹜,走入各种进补的误区。殊不知,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脏腑功能虚损,气血津液不足,进补时需要“对症”,盲目补益只会适得其反。那么,老年人究竟如何科学进补呢?避开误区,食养有道 误区一:进补多多益善进补并非多多益善。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机体代谢水平降低,无病进补,不分虚实,反而加重身体负担。《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误区二:食补药补,分不清楚虽食药同源,但食
营养专家介绍,老年人养生方法较多,但饮食方法更直接、更有效。一、食粥非常适合于老年人。可吃些玉米粉粥、大蒜粥、何首乌粥以及甜浆粥即新鲜豆浆和粳米烧成的粥,加点冰糖,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眩晕耳鸣等多种疾病,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二、被称为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的格鲁吉亚的阿巴哈吉亚乡,乡民喜爱养蜂,常食蜂蜜,寿星特别多。有人认为,“蜂蜜是老年人的牛奶”,可长期食用,有利无弊。蜂蜜不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易于吸收,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杀菌力也很强,可防治老人多种疾病,
人过中年,就会发现自己体力显著下降,头脑的思维活动不如以前敏捷,开始出现脑衰老现象。衰老是怎样发生的呢?脑内任何血管发生硬化都是衰老的原因。血管是运送葡萄糖和氧等营养物质到大脑的通路,一旦受到阻塞或发生破裂,营养物质输送不到大脑,就会发生老年痴呆等现象。脑血管阻塞也叫脑梗死,脑血管破裂就是脑出血,也叫中风,都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急性脑血管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为了防止这些疾病,应注意摄取适当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素充足、平衡。 含钙丰富的食物对大脑是有益的,钙具有安定精神、扩张血管的作用。中老
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衰弱,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在饮食时宜低盐、低脂肪、低糖。这就是所谓的人们常说的老人饮食应注意的“三个低”。 低脂肪油吃多了有害身体。高脂饮食,特别是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与发生心血管疾病、胆囊炎、胰腺炎的关系密切。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果饮食是以素菜为主,可适量增加一点脂肪。低糖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于利。因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经常
缺铜的影响 当人体内缺铜时,脑细胞中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另外,心血管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有赖于铜离子的催化和激活,人体若长期缺铜,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铜还是赖氨酸氧化酶的一种辅酶,其作用是促使胶原纤维的联结。当体内缺铜时,赖氨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大大减弱,胶原纤维交联不全,从而使人牙齿脱落,脚腿不灵,筋骨乏力等。铜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患者在使用铁剂治疗时,如果效果不佳,应想到缺铜的可能。医学研究还发现
研究结果表明,腰果味道甘甜,清脆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淀粉、糖、钙、镁、钾、铁和维生素A、B1、B2、B6。更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亚麻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这两种好脂肪酸是不爱吃肉的老年人最易缺乏的有益油脂。适当摄入这两种有益油脂可以帮老年人预防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和心脏病,由于有益油脂丰富,因而还可以促进老年人每天顺利排便。因此,容易维生素摄入不足和肉食少的老年人平时最好能多吃点腰果。可以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吃上3-5粒。平时做饭时,也常加点。比如,做道常见的腰果虾仁,拌芹菜、腐竹时加
众所周知,人们吃肉的主要目的是摄取蛋白质,但一些老人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胃肠功能减弱,对肉类食物的消化能力差。这时,为了健康,老人不妨常吃猪血。 一是猪血的优质蛋白质含量与猪肉相当,但却没有肉类含有大量脂肪的弊端,特别是猪血的质地松软,便于咀嚼,宜于消化。二是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贫血发生率很高,最近调查的结果是21.5%。猪血中的铁是血红素铁,不只含量高过任何一种食物,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其在小肠内的吸收率可达37%,与市售的许多补铁剂的基本成分(血红素铁)的吸收率相当。所以,老人若每天平均吃20克猪血,
银耳营养丰富,还有补肾、润肺、生津等功效,颇受老年人喜爱,但在临床上,因食用银耳不当而发生肠梗阻的老年人也比较常见。 这是因为,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差,银耳又不太好消化,如果一次食用过多或连续多餐食用,则会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肛门停止排气等,有些病情严重的甚至需要手术治疗。为了避免老人食用银耳引起消化不良,一定要将银耳煮熟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