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专家认为,老年人为少患疾病,在饮食上应坚持以下六大原则:一、热能总热能不宜过高,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若以30岁的热能供给为标准,40岁应减少3%,50岁应减少6%,60岁应减少9%,70岁应减少20%。有报道认为,老年人将膳食中热能减少1/3,适当提高营养素的质量,可使寿命延长1/3。热能要适应活动量的需要,其中提供热能的主食不宜吃太多,油脂也要控制,少吃动物脂肪。二、蛋白质选择奶、蛋、鱼肉等动物蛋白,每日总量不宜过高,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1-1.5克为宜,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同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要少吃。
有些老年人由于身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冬季里,表现出特别畏寒怕冷。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在饮食上选用一些补气助阳的食物,可使代谢加快,分泌功能增强,有效地改善畏寒现象。一、肉类食物肉类肉类中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驴肉、公鸡肉、鸭肉、鹌鹑、鲫鱼、乌龟、章鱼、草鱼的御寒效果为最佳。它们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之功效。二、根茎类食物根茎类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将它们与肉类御寒食物掺杂食用。三、含铁食物缺铁性贫血的老人容易怕冷,因此应多食一些含铁的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一、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降低,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饮食应多加注意。一、饮食要热老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果吃冷食或饭食过凉,即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引发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二、菜肴要淡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8克为宜。三、食物要杂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不要偏食,挑食。四、饭菜要软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或脱落,咀嚼肌
老年常指65岁以上其营养要求和成年基本相同但由老年生理、心理以及免疫机能上变化而有其特殊因此饮食上也应顺其改变老年膳食应注意:1老年应适当限制总能量摄入但蛋白质供给必须充足尤其应注意食物用量和消化吸收率如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也好但老年咀嚼不便最好食用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等每日饮200毫升豆浆可得蛋白质6克鸡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肉质松软脂肪分布较均匀故较易消化鱼肌肉纤维较短含水分多而含饱和脂肪少肉质细嫩蛋白质消化率高达87~98因此鸡、鱼更适合老年食用粮食蛋白质含量不高但因是主餐进食量较大如200克
专家说上年纪的老年人经常气血不足,容易导致腰酸腿痛,这正是因为肾气不足的表现,应多补肾,那么老年人补肾吃什么好?这里推荐一款板栗粥。中医认为,板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主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因此,板栗又有“肾之果”的美名。 单独吃板栗,消化和吸收不完全,而粥作为我们传统的养生食品,对身体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粥”中的重要成分是粳米或糯米,有极好的健补脾胃,滋养“后天”的作用,不仅容易消化和吸收,而且可养胃气。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OC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最适合
专家说:芽菜营养很高,芽菜的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老人多吃芽菜为健康加分,所以老年人宜食芽菜。提起绿豆芽、黄豆芽,甚至香椿芽、花生芽、萝卜芽、荞麦芽、苜蓿芽、花椒芽等,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蔬菜。这些就是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芽菜。 芽菜的营养价值较高,由于其生长期短、不需施肥、不需打药就能有很好的收成,基本都是无公害蔬菜。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磷的含量丰富。萝卜芽中的维生素A含量相当于大白菜的十倍;豆芽、香椿芽、萝卜芽中的维生素C含量,也比我们平时吃的西红柿
人一到了中年或是老年的年龄,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管是来自外界的还是家里的,再加上身体器官的退化,导致体力和精力减退,这时候饮食就发挥重要作用了,尤其是早餐,老年人早餐吃什么好?专家说:为减缓中年人衰退的过程,推迟“老年期”的到来,除了要保持乐观的思想情绪和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之外,合理地搭配膳食也非常重要。 中年人的饮食,既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还应保证低热量、低脂肪,适当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老年人新陈代谢已经明显衰退,但必需的营养成分不能减少,尤其是要保证钙的供应,以防止老年人
人一旦步入老年就会出现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下降、血管弹性降低,甚至动脉硬化等情况,所以老年人尤其经受不起暴饮暴食带来的危害。暴饮暴食会破坏老年人的饮食平衡,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由于老年人各种组织功能日益减退,消化代谢功能降低,所以在饮食上就应多加注意,在营养上也需要一些特别的补充。首先,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加以控制,稍微减少米面的食用量;其次,少食脂肪等对心、肝不利的食物。一般的老年人每天只需摄入100克瘦猪肉和20克植物油就能够满足对脂肪的需求了;再次要注意对蛋白质和
老年人在冬天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身体疾病,因此老人更应该注重冬季的饮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进补。一、糖尿病人如何补?饮食原则:糖尿病人必须控制好每日能量的摄入,选用血糖指数GI较低的食物为宜。糖尿病人所选择主食食物的GI应多在55以下,适当选择GI在55~70之间的主食食物,避免选择GI在70以上的主食食物。GI在10~20左右的食物有:大麦粒、大豆、蚕豆、冻豆腐、豆腐干、花生、低脂奶粉、樱桃、李子、果糖、马铃薯粉条等GI在30~50的食物有:藕粉、甘薯、牛奶、苹果、梨、葡萄、柑、绿豆挂面等。食疗方案:菠菜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了,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是人们备受关注的一大话题,专家说老人健康很重要,常吃以下几种食物会更长寿。花生: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能增强记忆,降低血压,延缓衰老。 消化不良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胆囊切除者。胆囊切除后,贮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跌打瘀肿者。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瘀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瘀不散,加重肿痛症状。 高脂血症患者。花
老人冬季经常服食粥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尤为适宜。1.黑芝麻粥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煤结、病后虚赢、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2.白木耳粥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