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贪肉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二、不贪精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 少了,就会减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三、不贪硬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四、不贪快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五、不贪饱老年人饮食宜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常吃草莓和菠菜,可使他们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20%。研究人员认为,菠菜和草莓为含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佼佼者。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防御机体细胞膜遭遇氧化破坏并可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等代谢“垃圾废物”。在3.5盎司(1盎司等于28.3克)的草莓浆液中含有1270毫克的维生素c及1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菠菜中的“类黄酮”物质可防治老年人眼睛的黄斑变性,从而可延缓老年人黄斑的退行性变与老化而导致眼盲症或视力减退。草莓及菠菜富含叶酸,可防治营养性巨红细胞型贫血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逐渐消退,老人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要注意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下面介绍的两款瓜果粥可以对付立秋刚过的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以增强食欲,调节胃口。1.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白糖15克。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2.苦瓜粥苦瓜100克,冰糖15克,精盐2克,粳米100克。将苦瓜去瓤,切成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开,放入冰糖、精盐,转用小火熬煮
医学认为,一般情况下人到50岁以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过盛,与性激素的日渐减少,导致体内钙吸收障碍。同时,老年人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又不足,以致发生骨质中钙的不断流失,而造成骨质疏松,骨骼变脆,易骨折。所以,老年人要注意补钙。而牛奶以其营养丰富、含钙量高、机体吸收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全世界公认为重要的补钙食物来源。多年来,不少老年人选择多喝牛奶来补充钙质。然而,国外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老年人过多地饮用牛奶补钙得不偿失,因为牛奶能促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含有5%的乳糖,通过乳酸酶的作用,分解成半乳糖
国外医学专家针对老年人进行的“蔬菜与衰老”研究发现,多吃蔬菜有助于保持大脑年轻,减缓衰老造成的智力下降等。研究人员最新撰文指出,他们选取了约2000名65岁以上老年男女,进行了长达6年的饮食调查。结果发现,每天食用两份以上蔬菜(一份的量相当于半杯切碎的蔬菜)的老年人,头脑灵敏度的减退要比那些蔬菜吃得少或几乎不吃蔬菜的人慢40%,相当于年轻5岁。在种类繁多的蔬菜中,又以绿叶蔬菜最为有益。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绿叶蔬菜富含大量有益健康的维生素E。维生素E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抗氧化剂,能对抗损害细胞的有害化学物
老年人肾阳虚弱,常表现为手足发凉、怕冷,易患风寒感冒。老年人气血不足,血脉流通不畅,可用温补肾阳及活血药物相结合,使阳气布散到肢体末端。现介绍一款肉桂山楂粥治之,不妨一试。方法:肉桂4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肉桂水煎20分钟,与山楂、粳米同时入锅,煮成粥,加糖即可食用。每日1剂,趁热服食(不食肉桂)。方中肉桂温中散寒,能扩张血管,使血脉疏通,血液循环旺盛。山楂活血化瘀,促进气血流通。两者配合相得益彰。对由肾阳虚弱引起的手足发凉、脾胃虚弱及血脂高者服食本方效果好。
时值重阳节,已是深秋,天气转凉,正是一年养生滋补时。秋季汤品最重“防燥”,一盅美味的滋补养生汤将是重阳节孝敬老人回报家人的最好礼物。究竟哪些好汤能让你养肺滋阴,清润一秋?美容养颜老鸭汤老鸭汤要够“资格”,至少得用一年以上的土麻鸭,这样用文火炖足4小时,越炖越香。老鸭汤的最佳温补辅材为红枣、枸杞、党参、泡姜。老鸭汤的两大做法在成都酒楼最为流行,一是酸萝卜炖老鸭,上好的酸萝卜,外表得是微微泛黄的,肉质得带点韧劲,软硬适中。而且它的味道一定要酸中带辣、辣中回甜,一闻就是腌泡菜用老坛水所特有的泡椒香,过咸则味苦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16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历来,中华民族在重阳节这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一年一度秋风劲,天气转凉,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养生,在这里特别为老年人讲解秋季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饮食原则:秋季适宜润燥老年人秋季饮食调养的总体原则是:适宜润燥。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比如吃些银耳、甘蔗、梨、芝麻、燕窝、藕、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第二,秋季饮食要“少辛增酸”
有些人觉得,老人吃的饭越烂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专家表示,老年人吃饭应该做到“软硬通吃”。专家说,软烂的食物好嚼、易消化,的确比较适合老年人,但总吃软食也不好。因为在下颚肌肉和人的大脑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经络。咀嚼时,口腔感觉器官会借由这个通道,将信号传达到大脑,从而显著增加脑细胞的信息传递,提高大脑工作效率。所以,软食过多,咀嚼少,就会使老人的头脑活力下降,容易诱发痴呆。不仅如此,咀嚼食物有刺激唾液分泌的功效,而唾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更是进行消化的必需物质,如果老年人仅进食一些糊状食物,消化和吸收也会受
眼下,正是红薯大量上市的季节。红薯又称白薯、番薯、地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我国许多地区都种植红薯,有的地区几乎把红薯作为主食。特别是烤红薯,糖分经焦糖化作用释放出的香甜美味更是诱人。祖国医学认为,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山药,久食益人,为长寿之食”,可见红薯早就被祖先认识。现代研究表明,红薯营养突出的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它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能保持人体动脉管壁的良好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避免肥胖。还能防肝肾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它还能保持呼吸道、消化
有许多老人喜欢吃“粗茶淡饭”,认为饮食越清淡越好,甚至说吃素能长寿。营养学专家认为,老年人吃过分清淡的食物会降低体质,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袭人体。 荤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重要来源,人体在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大量优质蛋白和必需的脂肪酸。鱼和肉中,尤其是鱼类当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和能够降低血脂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人体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素食中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食物中含量均很少,而且营养价值较低,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老年人可以大米、面粉或杂粮为主食。菜肴以瘦肉及各种
老年人不分男女,凡红细胞少于 3.5×10/L,血红蛋白低于 100g/L时,即可诊断为贫血。据报道,北京的老年人贫血患病率是 50%,广州的老年人约有 55%患有贫血。 老年人患贫血的原因除了缺铁还有以下几种: 1、造血功能低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为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代替。 2、各种疾病影响。各种癌症中晚期、慢性肾脏疾病、风湿病或类风湿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病、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大肠癌等,均可引发贫血。 3、胃酸缺乏。许多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