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人人所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养生”这个话题更受到大家的关注。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诸多习惯中,以下五种良好习惯与大幅延长寿命密切相关。和香烟说再见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关调查统计证明,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脏病、中风、肺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胃肠道黏膜而诱发相关病症。多项大型研究分析也
春暖花开,在公园的亭子或大树下,常有一些老年人聚在一起学唱戏,自拉自唱,精神奋发、其乐无穷。人到老年,尤其退休后,在家闲来无事,每天唱上几段,既可以丰富晚年生活,又能开心健身利养生。具体来说,老年人学唱戏对健康长寿有以下好处:益智延年 学唱戏首先要背戏词和曲谱,记不住词曲就唱不好戏。老年人的记忆力逐渐减退,词曲学会了常容易忘记,这就需要反复记忆,而每记一遍就好像给脑子做一次“健脑体操”。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经常学唱戏、记词曲,无形中锻炼了记忆能力,能有效缓解老人记性及智力的衰退。锻炼肺活量 戏曲唱腔大
提起长寿之乡,中国江苏的如皋可谓大名鼎鼎,全市有440位百岁老人。在如皋城北街道有两位百岁老人还是兄妹,弟弟马治元2019年3月14号刚过百岁寿辰,姐姐马士凤102周岁,真可以称得上是长寿之家。弟弟马治元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楚,还很幽默。姐姐马士凤除了耳朵聋一点之外,老人家身体很硬朗,生活基本能自理。姐弟俩都爱打南通长牌,住的又不远,时不时就会聚在一起打上一把。南通长牌别名“笃子胡”或“游胡”,是一种民间流传的娱乐游戏,可碰不可吃,胡牌有“飘胡”“清胡”“塌子胡”,也有单将打法,主要流传在江苏省如皋、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子女总会用心指导老人怎样饮食、如何健身来保持身体健康。老人也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以及一些养生保健讲座来学习相关的养生知识。但是社会上繁多的养生资讯让人真假难辨。专家总结出八点常见养生误区,希望对老年人的健康养生有所帮助。误区1:人老不服老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身体没啥病,老当益壮,就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有的退而不休,拼命工作,甚至因工作疲惫引发疾病。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甚至脏腑功能都在减弱,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使不少老人总觉得瘦比胖好,甚至认为越瘦越好,为此还盲目减肥。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证明对于老人来讲,盲目减肥来追求老来瘦弊多利少。许多研究表明,老人盲目减肥会导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长此以往,不仅患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并且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特别是一旦发生重大危及生命的疾病,由于体重过低、抵抗力差,就很难对这些大病进行强有力的抵抗,不但死亡率高,而且预后不良,生活质量差。况且,有些疾病本身就会出现消瘦的症状,如糖尿
进入老年,究竟是清静休养好,还是勤奋用脑好?这虽受各人个体差异、生活习惯、阅历不同而不能千篇一律,但国内外有关学者一致认为:老年人除了应该保持良好的习惯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地多动脑、多动手。常言道:“脑怕不用,身怕不动。”研究发现,人在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其大脑血管常处于舒展状态,大脑细胞得到充分供血、供氧。如果能合理利用大脑,不但不会减短寿命,反而有利于延缓衰老。勤奋好学之人,往往远离“酒、色、财、气”,不易沾染恶习,可以避免“恙嗔之心”“愠怒之气”的干扰,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博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的分水村,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普通小村落。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子中,有好几位长寿老人到现在身体依然硬朗,从没进过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专家来到分水村拜访长寿老人,探索分水村的健康密码和长寿秘诀。长寿秘诀之一:顺应自然的生活习惯 分水村的自然环境是老人们能够健康长寿的一个得天独厚条件,除此之外,村民代代相传“顺应自然”的生活习惯,也是他们保持健康的长寿秘诀。95岁的村民张啟练可以说是劳动了一辈子,一直到78岁时,他还天天砍柴干农活,后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干重活,但闲不住的老人还是坚持每天放
人体衰老不仅仅表现为头发变白、皱纹增长、气力不足,还有很多衰老信号被我们忽略了。1、眼前有黑点 随着年龄增长,一些人眼前常常出现黑点飞舞,犹如飞蚊,这就是飞蚊症。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40岁以上人群多见,与视网膜和玻璃体退化有关,有时也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炎、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等眼部疾病相关。现代人过于依赖电脑和手机,而过度用眼容易导致眼睛过早退化。出现飞蚊症不必恐慌,但要注意科学用眼。建议用眼1小时左右要休息一会儿;少看电子屏幕,多读纸质书报等。此外,佩戴太阳镜有助于
“睡少而事多,必不能长久。”司马懿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不日,诸葛亮果真病死于五丈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睡眠过少,劳心的事情又多,身体必然不能支撑很久。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不过劳、休息好,才能健康长寿。然而在我国,老人往往是家里最操心的。曾遇到一位老人,退休后每天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过度关心儿女、孙辈的身体健康、出行安全,以至于成天提心吊胆,经常出现头晕、气短、心慌、出汗等不适症状,最终被确诊为慢性焦虑。老年人本
人在步入老年后,通常会有精力衰退、抵抗力变弱、体力下降等表现。因此,不少老人特别注重食疗养生,而中医建议老人养生时更要注意以下三个时段。早养胃 早上7~9点,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营养丰富的早餐能给胃提供丰富的原料,从而发挥“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需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早餐要吃热的食物。人体摄入冰冷的食物会使气血不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二是搭配合理。要有干有稀,包括谷类、蛋类、豆制品、瘦肉和果蔬等。三是避免油腻。吃太多肉类或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可选择粥、豆浆、燕麦片、芝麻糊等。午养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