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气闭息功属吐纳派医家传统功法。由张朝和整理发表于1990年。本功原理源于《内经》,以之治疗肾有久病者,盛于魏晋隋唐。
据《列仙传.彭祖传》记载,彭祖是上古陆终氏的第三子,姓筏名铿,颛帝的孙子,历经夏朝到殷朝末年,寿800余岁,封于彭城,故称彭祖。殷末之际,他曾顺江而下到了荆楚地区(今湖北境内),后又到了中原,官居殷大夫。后因避战乱,晚年定居犍为郡武谋(今四川彭山县东),病故后葬于此,坟前碑为“商大贤墓”,附近有彭祖祠。葛洪说彭祖少年很恬静,不管世务,不沾名利,不重服饰,唯以养生治身为事。
彭祖,姓名铿,因封于彭城又尊为彭姓之祖,是古代传说中最著名的养生有道的寿星老。相传他历经夏、商两代,活了767岁都不见臃肿老态;据说其长寿缘于“治性清静,不欲于情”,“动用太和为马,通宣以玄寂为车”。民间传说他高寿800岁,虽无考证,但彭祖长寿当可信也。历代托名彭祖而传世的养生术很多,其中许多以彭祖命名的功法迄今行之有效。《云笈七签》卷三十四所辑的“彭祖导引法”就是有代表性养生术之一,该书把此功法称为“祛百病而延年益寿之术”。该功法共分十节,各有对症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每节均以五息为一遍(或称五个呼吸周期)
1、彭祖谷仙卧引法:
核心提示:具体练习方法是:(定步式)两脚平立与肩同宽,然后右手弧形向上抬起:高与眉齐,掌心朝里,与头部距离40厘米左右。左手同时提起在右手下方,约与肚脐齐平,掌心朝里。
三百六十抓捏推属存想派养生功法,其特点在于以良性意念法引导,结合肢体动作,调动人体气血,促使气血通畅,对失眠、神经衰弱,、四肢麻木痹痛、冻疮、肌肉劳损有定疗效。
藏传佛教密宗有五气之说,即上行气、下行气、遍行气、平住气和命根气调整五气主要是使五气入中脉。密宗瑜伽修炼使五气人中脉的方法多样,而最基本的是修宝瓶气,又称壶气、瓶气。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体,其中许有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戏,即游戏、戏耍之意。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太极内功养生法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不出偏差,用于健身防病、康复养生确有独特功效。
当今练太极的人越来越多,然而,有许多练拳者不懂或不重视热身运动,在肌肉黏滞、肌腱、韧带僵硬,血液循环不畅的状态下,马上习拳练功,不但练拳效果不佳,而且,往往因没有充分的热身准备而导至肌肉、关节、肌腱、韧带及其他结缔组织的酸痛和损害。引起此类损伤的原因,除练拳方法不规范外,更与没有进行热身运动有关。因此,要练拳,先热身;先热身,后练拳。
“日常生活中的老年养生功”由八个简单动作组成,就是专门为老年朋友保持身体运动能力(特别是双腿的运动能力)而创编。动作的难度和练习的次数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也可以丛中抽出1~2式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