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床上、躺椅、地面等地方。双腿伸直,微微分开。如感到不舒适,双腿可稍做弯曲的姿势。如果头部不舒服,可在颈下放置枕头或类似的物品。如果背部不舒服,可放置一些衣物等,以达到舒适之目的。手部放松:将手臂自然置在身体两侧,双手离开身体约4~5寸距离,手掌向下。或将双手自然置于腹部,肘部贴于地面。腿部放松:自然闭上双眼,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过于松弛。呼吸节律:注意呼吸过程中胸腹部发生的各种变化。首先是留意呼吸引起的规律性变化,当在吸气时,胸腹部会微微鼓起;当在呼气时,胸腹部会微微收缩。其次
现代信息社会,生活工作时刻离不开电脑、手机,长时间埋头工作,颈椎不堪重负,颈椎病发病率节节攀升。如何保护颈椎,已成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其实,除了平时做颈部保健操、自我按摩外,从中医养生来讲,日常不妨从几个简单的成语护颈椎动作做起,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做此动作可以小幅度放松头颈紧绷的神经肌肉。每天抬抬头,晃晃脑,不仅动静结合,也会自得其乐。左顾右盼形容向左看看,向右看看。摇头晃脑以后,再配合做几个左顾右盼动作,可以将颈椎左右方向活动到最大,使得关节更加灵活自由。东张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如摔倒、车祸、高处坠落等都可导致骨折。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移位大小的不同,骨折处理原则也不尽相同。损伤较轻的可以保守治疗,骨折如果移位明显,波及关节面,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问题则建议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做完以后该怎么办呢?民间有句俗语“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伤筋动骨”的问题恢复时间比较长,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很多病人就以此句俗语为据,认为骨折手术后需要休息,还要休息3个月,这样才能恢复好。专家介绍,骨折病人术后应休息使骨折愈合。但是若完全休息这样骨折是愈合了,却大大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的五指指尖各有经穴,而且分别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有一个指尖感到特别疼痛时,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内脏已有了某种毛病。您不妨将指甲根的部位捏住然后用力压并转动,从小手指开始,一个一个的捏,感觉一下有没有特别疼痛的手指。不同部位的痛感,预示可能身体的某一部位可能有毛病了。小指痛:可能是心脏或小肠有毛病。靠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少冲穴与心脏有密切关系,所以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使发作缓和些,少泽穴是小肠的经穴,小肠情况不佳时,可用力按压此指尖。无名指痛:可
咽喉,上与鼻腔口腔相通,下为呼吸食道入口,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必经之径,既有吞咽及呼吸功能,又有保护与防御作用,所以咽喉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素有“要塞”之称。除了本身的炎症以外,若是鼻部、胃食管及肺气管等处患病,都可以引起咽喉不适。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以引起口腔异味、咽部异物感、咽痒咳嗽、咽敏感干呕等不适,时间长了,可以发展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脾胃虚弱主因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主要表现为咽痛、咽干咽痒、异物感、咽部红肿敏感及咽喉有颗粒状突起等临床特征。起初
到了冬季,因为气候干燥冷冻,人体内的水分容易消耗。许多人会发现自己的眼睛很干涩,没有润湿感,甚至感觉到嘴唇紧绷和喉干舌燥。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方法来缓解冬季的眼睛干涩。坚持眼部小运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可以做点缓解眼部疲劳的小运动。眼球动 向上望呼一口气,在将视线移回中间,吸一口气,如此运动约重复6回,然后再向下望、向左望及向右望重复相同动作。眼球运动配合好呼吸气,这既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促进泪腺分泌,还能放松身心。常眨眼 虽然眨眼是小动作,但能让眼睛分泌泪水,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
痔疮是由于肛门部位的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所致。常可见大便出血、肛门疼痛、坐下不能、行走困难。习惯性便秘,腹内压力增高,直肠肛管慢性感染,年老体弱或长期疾患所致营养不良,长期饮酒及喜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痔疮发生。“十人九痔”的说法虽说有点夸张,但痔疮的发病率较高是事实,且有随年龄上升而发生率渐增的趋势。这里介绍一种以提肛为主、配合躯干和肢体活动的体育疗法,可以改善或消除病症,起到有痔可治,无痔可防之功效。具体方法如下:腹式呼吸 取仰卧位,全身尽量放松,双手重叠置于小腹上,做腹式深呼吸,呼气时腹部鼓起,
腕管综合征又叫鼠标手,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其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而引起手指麻木和功能障碍。腕管综合征属中医学“筋伤”“筋跳槽”“骨错缝”范畴。筋的主要功能是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人体的肢体运动有赖于筋和骨,而筋和骨的强劲有力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统一,特别是筋和骨为肝与肾之外合,故筋骨与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医认为诱发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乃肝肾亏虚,筋失濡养,再加腕部过度劳损,寒凝经脉,郁而成瘀。治疗上宜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络。故而取大陵、鱼际
常言道:人未老,脚先衰。如今,足部保健就成了很多老年人必修的“功课”,如散步多走路、做脚底按摩、热水泡脚等,其功用都在于舒活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经脉畅通,以达到机体的自身调适和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这里教你一种独特的锻炼方式——撞击脚后跟,同样也能达到上述功效。撞击脚后跟不仅简单易行,且具有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运动量及运动强度都不大,是非常适合年老体弱者在室内锻炼的一种运动。锻炼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高度只要能让人坐时双脚垂直、悬空,座椅正面一定要有硬物能经得起脚后跟用力撞击);每天早晚两次,每次1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严重者出现膝关节畸形。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器械工艺的改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换关节”治疗越来越被人们熟知。所谓“换关节”就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目前确实是成熟有效的手术,可有效的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但是缺点同样明显:虽然制造工艺提高了,但人工关节毕竟是金属假体,置入人体属于异物,有排异反应可能;人工关节假体有使用年限,人工关节置换可能存在多次手术;人体膝关节自身结构非常复杂,人工关节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膝关节结构。因此近几年诞生了“保膝”
颈椎病属中医“项强”“痹证”范畴。中医认为,颈椎病发病的原因多为感受外邪、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导致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颈、肩、臂的疼痛、麻木、僵硬。工作、生活久坐、保持一个姿势,很容易消耗气血、劳损筋肉而出现颈椎不适。若日常护理不当,颈椎病情恶化还有可能发生瘫痪,即使是对健康抱有“佛系”态度的人,也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后果。日常防范远离颈椎病加强锻炼 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间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锻炼肌肉,增强韧度,从而有利于增加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
在人体的小宇宙中,脊柱称得上是身体中的一条“龙脉”,上连头部下接骨盆和下肢,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督脉,就循行于脊柱。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在脊柱上有四个正常的生理弯曲:颈、腰段向前凸,胸、骶段向后凸。在脊柱的每一块椎体上都有椎孔,各个相连的椎孔,构成了一条畅通的“隧道”,即“髓腔”。腔内有“脊髓”和组织液,脏腑及肢体与脊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保护脊柱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姿势正确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长时间的低头、弯腰,东倒西歪的随性坐姿,探着头、微驼背、身体往前倾的匆忙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