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与程正辅书》中记述了一种治疗痔疮的方法:“黑芝麻去皮,九蒸晒,茯苓去皮,入少白蜜为面。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多日,气力不衰,而痔减退。”“只吃此面,不消别药,百病自去,此长年真诀也。”中医认为,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大肠经,可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可用于治疗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等病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可益脾安神、利水渗湿,主治脾虚泄泻、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茯苓久服百病除”。苏东坡采用芝麻茯苓面治疗痔疮的方法距今已有900多年,至今民
握别人手时感觉手感比正常人热,实际上是内热的表现。如越握感觉越热,则是一种实热病,多有炎症,多见于感冒发烧。但再握时反觉不是很热,往往是一种虚火,可见于肝肾阴虚的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且心肺肾功能相对较差。常见不适:实热多见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咽喉肿痛等,虚热多见虚火上浮、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等。居家调理1、如果是实热,外感风寒可用白虎堂清热,而肝火旺经常失眠的人可以适当使用龙胆泻肝汤,当然,需要长期慢慢清热,建议平时泡茶就可以了,泡野菊花、决明子等。2、如果是阴虚而热,中医的调理会更加适合,如
在中国,很早就有睡前泡脚的习俗。如大文人苏东坡说得很形象:“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民间对睡前泡脚的俗语也有很多,如“睡前热水泡脚,胜似常吃补药”,强调了泡脚的保健作用;“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睡前洗脚,指出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脚,是养生保健的良好方法;“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则说明脚对人体的重要性;“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也指出睡前泡脚的重要性。中医认为,“春日洗脚,升阳固脱;夏日洗脚,暑湿可祛;秋日洗脚,肺润肠濡;冬日洗脚,丹田温灼。”
膝关节是个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退行性病变,引起关节及周围韧带松弛失稳,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等。有时骨关节发生小的囊性变化或骨质疏松,这些变化都可使软骨深层营养中断,而使骨关节炎发生或加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健。首先应注意膝关节的
一、养心——按极泉理气护心入秋后偶尔的气温回升堪比盛夏。当气温超过30℃时,人便会出现胸闷的感觉。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二、祛燥——按迎香润肺防燥秋燥容易危害肺脏。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三、健胃——按四缝”防秋膘增肥立秋后正
不断喝水仍口干可能是糖尿病作祟。口干有多种原因,如吸烟、饮酒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口干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糖尿病属于代谢系统疾病,主要表示为吃得多、喝得多、拉得多“三多”和体重减少“一少”,同时也可造成唾液腺血管变厚,减缓唾液分泌,进而引发口渴、口干等。夜里磨牙说明该歇歇了。老人常说磨牙是“肚里有蛔虫”,但实际上磨牙有“复杂的机制”。人的上下牙咬合是很精确的,一旦咬合不准确神经就会进行微调,产生磨牙,因此,夜晚磨牙往往是情绪变动或心理压力大的表现。夜晚磨牙患者应及时就诊,请专业牙科医生定制防止磨牙的夹
1、牙龈肿痛按耳垂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2、心绞痛按下耳窝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3、打嗝按上耳窝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多是由于脾胃虚弱,以及暴饮暴食引起胃气上逆所
口臭患者多不能自觉口臭的存在,周围的人却能感觉到强劲的臭味,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味,给本人形象带来不少损伤。更重要的是,根据口臭还可以初步判断出疾病的部位。根据病变部位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口臭。口腔炎性疾病,多为粪臭味。若刷牙不规范,口内食物残渣积存时间过久,或龋齿空洞食物残渣积存,郁久化热,分解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物质,可发出一种类似粪臭的味道。另外,牙周疾病是牙龈感染化腐成脓,会产生腐臭的味道。扁桃体炎、咽炎也会引起口臭。此时要注重口腔卫生,清热解毒,宣散郁热以纠正口臭。胃肠道疾病,多为酸臭味。脾胃
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腿患者要多做些保养运动。不倒翁伸筋法:仰卧位,将膝部弯曲提起,双手抱在胸前,前俯后仰10次为1组,每天练3组。好比不倒翁,可逐步加大角度,熟练后越摆劲越大。练飞燕:俯卧在床垫上,慢慢抬起头部,尽量后仰,双腿并拢,双脚向后上抬起,形似飞燕。老人可先完成头部动作,再抬腿,逐步达到10个1组,每天3组。伸懒腰:仰卧在床上,尽可能向上伸臂,向下伸腿,舒展腰部,做左、右侧弯活动,犹如伸懒腰
慢下楼梯:对膝盖伤害最大的是下楼梯这个动作。下楼梯时,人们的膝关节承受了相当于自身体重4倍的一个冲击力。如果是快速下楼,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所以,老年人请尽量慢行。常戴护膝:人的膝盖非常薄弱,老人经常会觉得膝盖很凉。冬天戴一个保暖的护膝效果会非常好。建议老人一年四季都可以戴护膝;建议有车一族的朋友们,在开车的时候在膝盖上搭一个披肩或薄毯,也可以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锻炼腿肌:最重要的是锻炼膝盖周围的肌肉。这个锻炼方法很简单,老人很适合做。先平躺在床上,然后来回反复用力收紧膝盖周围的肌肉,连续做20次,
要制作药物护膝,得先到正规的药店或医院买质量好、药性好的中草药。买等量的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制川乌、制草乌,把它们捣成碎末,装到纱布袋中。为了防止戴护膝的时候药末向下沉积,做的时候要把药末摊薄,然后用针缝成小格。这样一来,关节炎病人戴上这种药物护膝后,随着膝关节处体温的升高,药物也会慢慢变热,药性也会不断地挥发出来进入肌体内。当归、红花、乳香等药物都具有温经、活血、散寒、消肿、止痛、祛湿的作用,对治疗关节炎非常有针对性。当然,每个人患关节炎的证型不同,因此在制作护膝的时候也应辨证。中医认为关节炎的发病
面神经很丰富,才得以使人表现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感。然而,这支来自于脑干的神经不仅较细,而且必须穿过几支动脉间隙及颞骨的一条小管道才能到达面部。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面神经的脆弱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神经炎,出现口角歪斜,下睑外翻,甚至进食时漏汤漏饭。因此面神经必须细心呵护,除增强体质,不让风寒乘虚侵袭外,经常搓脸是一项很有效的保养措施。因为搓脸使面部血液循环加快,表情肌和面神经都得到了活动和滋养。与此同时,眼周的血液循环也会加快,不仅缓解视力疲劳,也会使视神经的活力增强,而减缓眼睛的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