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老脚先老,长寿始于脚”,可见脚在我们身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加强,人们对脚部健康越来越重视,脚部保健也成为了日常养生的一种方法。入夏以来,早上和傍晚,不少中老年人在住宅小区及广场的鹅卵石上赤脚行走,期望通过按摩脚底穴位,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然而北京昌平的常大妈(化姓)却在鹅卵石上赤脚行走两个星期后,竟然因为锻炼住院了。原来,常大妈是位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长时间在高低不平的鹅卵石上行走,导致足部溃破,形成糖尿病足。在医院内分泌病科,通过控制血糖、抗
导引与按摩历史悠久,为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做出卓越的贡献,下面介绍几项简单易行、效果较显著的方法。干洗腿 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依同法再摩擦另一侧大腿。干洗腿可使关节灵活,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按摩次数根据自身情况酌定。甩腿 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右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随即将脚尖用力向后,脚掌面绷直,腿亦伸直,上身保持正直,左右腿各甩20次。可以预防下肢痿弱无力、小腿抽筋等。扭膝 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微向下蹲,双手掌置于膝盖上,膝关节
1、尝试“地中海式”饮食 地中海沿岸国家(希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的心脏病发病率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研究发现,这与地中海式饮食结构有关。当地人经常食用西红柿、洋葱、青椒等大量蔬菜,喜欢吃鱼,很少吃猪肉等红肉,烹调也几乎全部使用橄榄油,并且喜欢喝少量红酒,这种饮食结构对心脏大有好处。除此以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可以多吃一些燕麦、木耳、西芹、玉米、小米、薯类、山楂等活血降脂食品。2、限制盐的摄入 每吃1克盐,可以吸收200毫升~300毫升水分,吃盐越多,体内潴留的水分也就越多,血管的阻力就越大,容易导致血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筋骨一旦受伤,往往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痊愈,调养得好才不至于留下后遗症。从现代医学来看,一般骨骼和软组织修复大都需要两三个月,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儿童大腿骨折基本一个月左右就可愈合,而成年人大腿骨折往往三个月都难以痊愈。中医把“筋”和“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伤筋动骨一百天”其实仅仅是“筋骨并重”调治原则的部分体现。中医治疗筋骨的损伤,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伤情、骨折部位、身体状况等具体分析,进行治疗和康复。总结起来,中医治疗骨伤疾患遵循四个原则:动静结合、内
问:咳嗽三四年了,干咳无痰,总觉得嗓子痒,有异物感,平躺时会缓解,而在情绪激动时会加重。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答: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情志异常易导致人体气机逆乱。患者的症状也是由身体气机紊乱造成的。气机是否条畅与肺气、肝气密切相关。只有肝气升发与肺气肃降相协调,人体气机才能条畅。干咳、咽痒等与肺气不足、肺失宣降有关。长期咳嗽必定损伤肺气,使得肺气虚弱,宣发与肃降功能失常。情绪激动往往导致肝木过亢、肺金虚弱不能克制,而使咳嗽加重。而咽中异物感为无形的“痰气”阻于咽喉部。并且,中医经络理论认
1、耳石脱落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后半规管的耳石脱落。当病人转动头部时,耳石也跟着在内耳里转动,造成晕眩。这种眩晕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发作时病人却很难受,除了头晕还想呕吐。病人往往是在睡醒后起床时感到天旋地转,不过,头晕的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几分钟,听力也不会受损。这种突然眩晕的症状,一般两星期内会消失,但是也有拖延两三个月的。2、感冒引发前庭神经细胞炎 第二种老年人常发生与耳朵有关系的眩晕症,由前庭神经细胞炎引起。临床表现为病人突然发生严重眩晕,也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听力虽不受影响,有些病人却会觉得耳鸣或者耳朵里
暑期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掀起了一轮观影热潮。哪吒,那亦正亦邪的捣蛋鬼样儿,酷酷的黑眼圈,永远手插裤兜的颓废步伐,敢爱敢恨有点小邪恶的暴戾性格……这看似卡通化的人物形象,在中医儿科医生眼里却代表着脏腑机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哪吒这一副可“邪”可“谐”的黑眼圈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疾病隐情?黑眼圈是由于下眼睑部的静脉血液瘀滞造成的,血液流通不畅,瘀滞于此,而在表皮显现出青色或者黑色。中医学认为,小孩子黑眼圈的形成,要责主要为脾气虚弱。脾气虚弱,水液代谢失调,湿浊积聚于内,上泛于眼下睑。《灵枢·大惑论》就
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了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占心衰发病原因的40%~60%。1/3的急性心衰患者曾发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大多处于高危状态,早期死亡率及长期预后较无心衰患者明显更严重。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将大幅度增加;其中7500万属于心肌梗死,这为心力衰竭的发生提供了更大的人群基础。到2020年,心力衰竭的发病将明显增加。所以,心力衰竭的患者会越来越多。心梗后有多重因素参与导致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生,如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纤维化、神经内分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时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剌激性食物时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湿,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首先要排除是否是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元、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
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活动活动脚腕,若没有疼痛或只是轻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认为扭到脚踝只是小伤,热敷或用绷带包扎下就好了。其实以上这些处理方式是错误的。那么运动中崴了脚(踝关节扭伤)到底应该怎么办?崴脚(踝关节扭伤)处理的误区 误区1:热敷消肿 崴脚后由于韧带软组织撕裂、小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局部出现疼痛肿胀,且逐渐加重。有些人崴脚后,立即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减轻疼痛,虽然暂时舒适些,但这样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渗
目前,人们对类风湿的认识度普遍较低,误诊及治疗不当的现象较为常见,有关调查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次就诊风湿免疫科者仅占23.2%,以至于长期得不到规范、科学治疗。对此,专家总结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些常见问题,提醒大家注意防范,早发现早治疗。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主要累及周围关节的多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其主要症状为对称性的多关节炎、以周围关节(肘、腕、膝、踝等)损害为主,表现为慢性肿胀、疼痛、晨僵及功能障碍,早期即有关节破坏,晚期导致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障碍。类风湿因子阳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娇气。”39岁的北京常女士对医生说,她以右足跟后方疼痛1周到中医院骨科就诊。常女士平时喜欢健身,从网上看到健步跑常身体有益,于是,下决心每天坚持到户外跑步4~5公里,不到半月,竟然出现右足跟后方处疼痛,连行走也感到困难。她也没有扭伤,这到底是咋回事了?经拍右跟骨X线片检查,排除了骨质病变,医生诊断她患了右跟后滑囊炎。“什么是跟后滑囊炎?”常女士很不解。 跟后滑囊在哪里 在跟骨后方皮下是强大的跟腱附着,跟腱是由小腿后侧肌肉向下延伸,变成的一条十分坚韧的腱性组织构成,它长约15厘米,就止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