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丹毒比较容易在原部位反复发作,称为复发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亦称象皮腿。通常可诱发丹毒复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当皮肤受到损伤有破口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导致细菌侵入皮肤而引发感染,诱发丹毒的复发。此外,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也可诱发丹毒。脚气系真菌感染,许多人因脚气不及时治疗,引发瘙痒,抓挠后皮肤出现破损,会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丹毒。另外下肢静脉曲张的人群,由于皮肤愈合功能差,一旦抵抗力下降,也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始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常女士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专家解释说,由于夏季温度高,人体皮肤暴露,表皮血管扩张,毛孔张大,天热贪凉极易导致“风寒湿邪”侵入,引起人体颈、腰、肩周、膝关节等部位出现疼痛,引发“夏季关节痛”。尤其是原有骨关节病的人夏季贪凉更容易复发。盛夏时节如何预防?专家给出以下建议。勿贪凉是关键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原本就有
炎夏即将来临,为了对付酷暑高温,人们各想高招。可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健康受损。下面就是人们在夏日容易步入的防暑误区:赤膊凉快不少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其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正确措施: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
夏季天气炎热,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多。因此,要想平安度过夏天,生活中的五个“最佳”可助你一臂之力。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医认为,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最佳
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正如民谚所言:“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霉变,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那么,生活在这一地区人们,应该怎样走出“霉雨”的困扰呢?“霉雨”之霉主要源于霉菌,霉菌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以下两类损害。首先是霉菌本身造成的感染症,其次是过敏反应。就感染症而言,即通常所说的脚癣和由念珠菌霉菌引发的食道炎及胃肠炎等。霉菌迅速繁殖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温度超过20度,二是湿度超过8
慢性肺病好发于冬季,到了夏季,咳、喘、呼吸受限、活动困难等状况均有所缓解,很多患者会因此放松对疾病的关注和治疗。其实夏季是肺部慢性疾病康复的最佳季节,对于肺气肿、慢支炎、慢性阻塞性肺炎、间质性肺病等肺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夏季勿忘肺病诊治中医认为肺病多由外邪侵袭,或痰饮内聚,或肺气肺阴不足所致,亦可因其他脏腑、血脉病证传变而致。肺病形成的过程是邪实与本虚交互作用,病变从肺到脾到心的演变过程。肺为娇脏,主气,所以外邪侵袭,首犯肺脏。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则发生咳、痰、喘、闭。若能提早预防、辩证治疗,即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饮食:日常膳食宜清淡,以素为主,粗细搭配。食用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如黑木耳、青葱、洋葱、大蒜、柿子椒、香菇、柠檬、菠萝等;具有降脂作用的香芹、胡萝卜、魔芋、螺旋藻、紫菜、海带、山楂、核桃、玉米、芝麻等。饮水:饮水要注意时机,早晨起床后、每餐饭前一小时和就寝前饮水较好。最好每天饮用2000毫升水,且应选择稀释水,最理
肺不仅掌管人体的呼吸,还协调辅助心脏,管理全身气机、血液、津液的运行,并且促进尿液和大便的排泄。与此同时,肺也非常娇弱,在寒气到来时往往第一个沦陷。一、夏天是养肺黄金期盛夏,人体的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最容易被赶出来。对于已经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相比寒冷的冬天,患者夏季感觉最舒服,是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夏天养肺也面临着挑战,吹空调、吃冷饮都会招来寒气,引起感冒或加重肺病,让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二、夏季养肺 学会四招肺功能减弱,则会出现气短懒言、周身
大暑一过,酷热难耐,很多人便开启了“凉快”模式。但是其中一些看似是“夏季专属”的常见行为,实际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为此,介绍几则夏季养生方法让大家安然度夏。勿要贪凉 顺应阳气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更应该注意养护阳气。《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不难看出,如果损耗了阳气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在夏天,无节制吃冰棍、喝冷饮、长时间对着空调吹、运
严格来说,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诊断名称,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一般来说,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称之为 “空调病”或称为“空调综合征”,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症状。引起空调病的常见原因空气干燥 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人体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导致眼干、眼痒、咽干、咳嗽、流泪、流涕等。房间密闭 空调房空气流动性差、风量小、长时间不开窗、阳光不足,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易于引发感染。室内外温差较大 人体的
今年三伏天真的有些热。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7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辽宁、吉林、重庆、山东、河南等地偏高2℃以上,尤其是7月中旬以来,高温“超长待机”,超20省(市、区)酷热难耐,多地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极值。今夏之热乃正常今年的热不仅仅在中国,就在8月4日,中国气象报社发布了《热浪席卷北半球,北极现罕见高温!究竟是谁在“焖烧”地球?》的文章,今年入夏以来,高温热浪席卷北半球,欧美以及亚洲多国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火灾,北极圈气温甚至超过30℃等问题的专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
炎炎夏日,戏水游泳成为人们最热衷的消暑方式,而溺水已经成为暑期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防止孩子因溺水而发生意外。下水游泳前要确认的事项注意事项1.有人一起结伴游泳,相互照应。小朋友必须在成人的看护下才能下水游泳。2.附近有专业救援人员。3.必要时,佩戴好游泳圈、漂浮包、救生衣等,做好安全措施。4.做好热身运动后才下水。5.不要在不明水域游泳,在明令禁止游泳的地方不可下水。6.生病、服药期间不游泳,感觉疲劳也应该马上上岸。7.皮肤有伤口的时候不下水游泳。8.雷雨天气、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