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不仅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可作为解暑降温之用,防暑降温的宝贝还有很多。苦瓜西瓜向来被许多人当成夏日解暑的珍宝,其实,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是苦瓜。“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
夏季酷热,老年人尤其易出现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老人要安全度夏,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调节饮食 防肠道病老年人胃肠功能蠕动差,肠道免疫力差,夏季饮食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有些老年人夏季贪食生冷食品,或吃了冰箱变质的食物,而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对于有糖尿病的老人来说,饮食需特别注意,比如不能贪吃水果、冷饮及大量碳酸饮料。由于气温较高,许多糖尿病人面对各色鲜美亮丽的水果、美味清凉的冷饮,经常无法抵挡诱惑。当然,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适量食用,可在餐后2至3
通常,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吃些辣椒祛寒保暖,麻辣烫、毛血旺、麻辣火锅很受欢迎。但到了夏季,很多人却因为怕上火,一点辣椒都不敢沾。其实,生活大可不必走极端,夏天也能吃点辣。夏日炎炎,人们接触寒凉食物的机会比起其他季节大大增加。除了喝冷饮、吃冰棍,常吃的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萝卜等果蔬,都属于寒凉性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脾胃,轻则胃脘不舒,重则胃疼。此时如果适当搭配一点辣椒,则可起到寒热平衡的作用。除此之外,夏天少吃点辣椒还能开胃助消化。辣椒香辣刺激,无论什么菜,只要配上辣椒,吃起来就特别香。在民间,辣椒还
大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为120度。“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糖尿病病房主任富红梅提醒大家,大暑节气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急躁易中暑 心静自然凉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静心养生
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化湿,解暑,和中止呕之效,可用治暑月常见之各种呕吐。暑月外感,内伤生冷之呕吐: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常配伍紫苏、厚朴、半夏等解表和胃止呕药,如藿香正气散。湿浊中阻之呕吐:藿香最为适宜,单用即可,如与半夏配伍则效果更佳。寒湿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宜与丁香、半夏、生姜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如藿香合小半夏汤加味。湿热中阻,恶心呕吐者:常与黄连、竹茹、陈皮等清胃、止呕药配
雨季易患疾病雨季易引发肠胃疾病、皮肤过敏、感冒久治不愈、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高发。在炎热和多雨的夏季,高温与闷湿并存。很多人喜欢吹空调,这样极易导致感冒、发烧、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等,小孩易出现受凉或腹泻等症状。雨季养生建议一,少吃肥腻、甘甜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酗酒,因为饮食没有节制、肥腻味甘的食物吃得过多会加剧湿热蕴结于脾胃。二,日常饮食首推清热祛湿、健脾和中的食物。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等能清热;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能利水渗湿。薏苡仁粥、赤豆粥等都是这一季节不错的选择。三,要格外注意食品的卫生
近日全国频发暴雨天气;面对暴雨天气,该如何防病养生、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呢?让我们从生活起居各个方面来逐一了解。一、饮食:祛湿防病饮食卫生 多雨潮湿的季节很适宜肠道病菌和霉菌生长,因而极易诱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泻等。不卫生的食物不要吃,尤其生吃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净后再吃;隔夜饭最好不吃,如果吃应先回锅加热。少进“湿热”之品 很多人认为只有吃了油条、炸鸡翅等油炸食物才可能导致“热气”,其实烧鸭烧鹅也是比较“湿气”的,这些食物雷雨天少吃为宜。拍黄瓜虽是很好的清凉小菜,但就是因为里面
腹泻是小儿夏季常见病,因为患儿常伴有呕吐,喂药很可能会吐,而盲目使用抗生素则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此时,如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在施以常规治疗以外,施以简便易行的食疗和足浴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宝宝夏季腹泻主要以伤食泻和湿热泻居多,如果宝宝大便酸臭,夹杂食物残渣,伴有恶心、呕吐,往往是伤食泻;如果宝宝大便色黄,质稀,次数多,肛门红赤,舌苔黄腻则是湿热泻。食疗方:炒谷芽、炒麦芽各10克,焦山楂10克,茯苓1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适用于伤食泻患儿;马齿苋15克,荷叶6克,薏苡仁30克。
1、取鲜芦根、丝瓜皮各100克,煎后凉服,有清暑湿除烦止渴之功。2、金银花、菊花、麦冬、五味子各20克,加酸梅100克,加水煎后,去渣,加入适量的白糖,凉后服,有开胃、生津、止渴之功。3、绿豆100克,白扁豆20克,水煎饼45分钟,加入白糖适量,凉后服用,有清暑热、健脾化湿之功。4、金银花、野菊花、扁豆花各25克,煎汤代茶,有清暑解热毒之功。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时期,大暑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俗话说:“大暑小暑,淹死老鼠。”这个时候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大暑期间饮食不妨适量增加一些薯类食品。薯类脂肪含量少,热量远低于主食,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蠕动。我国居民应增加薯类摄入,建议每周5次,每次50~100克。吃马铃薯——预防情绪中暑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很容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就是“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但我觉得只是单纯地熬一锅绿豆汤有点单调,于是添加了银耳、冬瓜,枸杞等食材,煮出了一碗晶莹可爱的银耳水晶绿豆爽。先将冬瓜去皮除瓤,洗将后切成小方丁,放入开水中焯透,再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将已用温水泡发的银耳耐心地一朵一朵择好,上蒸笼蒸熟备用。将事先已浸泡过2小时的绿豆煮熟备用。锅中加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银耳、绿豆、冬瓜丁和少许枸杞,调入一点盐,适量的蜂蜜,白糖,小火慢炖一会儿就好了。将其盛入漂亮的水晶碗中端上桌。阳光下,雪白的冬瓜丁,鲜红的枸杞
第一关:元气关。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例如,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室温保持在27℃,不宜太低。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度夏,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第二关:情绪关。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