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入静?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各种内外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都可经脑干网状结构等组成的非特异投射系统弥散地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广泛的兴奋,起到维持清醒的作用。所以各种具有阻断这一神经冲动传导的措施,都有促进入静的作用。从接受外部刺激产生外部感觉的环节来讲,这些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其中 80%以上的感觉信息来自视觉和听觉。因此可以通过轻闭双眼以及选择安静的环境练功等措施来阻断视觉、听觉刺激,减弱神经冲动帮助入静。当然,对于那些有益于入静的良性视觉、听觉刺激,仍可保留和利用,如悦耳
什么叫“一念代万念”?念,指意念。练气功时意念有正念与杂念之分。正念是诱导、保持与深化入静状态的意念;杂念是影响练功入静的杂乱念头。所谓“一念代万念”是指用主动保持的恒定的正念代替或排除头脑中不断涌现的散乱的杂念。对于初学气功的人来说,“一念代万念”是一种练功要求。它要求练功人采用意守的方法不断地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地进入气功状态。对于达到了入静状态的人来说,“一念代万念”则是指其所处的意识状态。古人们将这种意识状态描述为“照心不灭,念心不起”,“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以一念化万念”。“注意”可分为有意
入静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客观变化?当练功达到入静状态时,不仅能主观上感受到那些极其舒适的心理效应,身体上也会出现许多客观的变化,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这些客观变化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已证实了气功入静的生理效应,其机理尚待更系统深入的研究。这里仅对主要的内容作一简介。1、神经系统:当练功人进到入静状态时,脑电图发生显著变化,与睡眠安静状态完全不同;大脑皮层主动性抑制增强与扩散,进一步可使感知觉发生改变;调节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
气功的内涵多数气功有这样的过程;首先是人体接收宇宙大气,通过修德练性、意念集一的动静结合、遵循功法的自我身心修炼,人体内部逐渐起了变化。从意念的“静”求得心平气和,气行津行,因此口中津液生,津精都为五谷饮食精微所化生,许多功法规定将练功所生之津咽下,意念中将津咽至丹田,以补肾精。精为先天之根本,也是产生元气(真气)之基础、来源,因此精可化气。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血凝,血为气室,血为气母,练功后气血都会充足,气血都会正常循经、循脉运行,人的“神”就旺。因为“两精相搏谓之神”,又因“精血
练气功有哪些益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前人对气功作用的总结概括。近年来随着气功的广泛传播,数百万人的练功实践进一步证实前人对气功防病与治病作用的总结概括。下面介绍一下练气功对健康者的益处。1、预防保健:《黄帝内经》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表明练气功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练气功具有明显的消除心身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紧张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长期的心理紧张会降
气功有哪些应用领域?气功作为中国传统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在医学方面。如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和特种医学等学科中都具有一定意义。此外,气功方法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体育、武术、特艺训练等领域。由于篇幅所限,下面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1、预防医学:气功重视自养其生,强调精神修养,顺应四时,不妄作劳,从而使“正气内存”,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现代研究和临床证明,气功可以有效地消除精神紧张和形体疲劳,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使“邪不可干”,对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2、临床
气功与推拿有何关系?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手法种类较少,常用的是按和摩两种手法。以后随着治疗范围的扩大,手法也相应有了发展,于是按摩这一名称逐渐被推拿这个更明确的概念所取代,并逐渐形成了推拿治疗体系。远在两千多年前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中央之……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其中已将导引与按跷结合起来。后世医家认为:“按谓折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导引按跷,中人用于养神
练功可以减少七情的干扰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的情志刺激会引起许多病变。如:喜伤心,过度的喜悦容易心肌梗塞、神经错乱、或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脑神经系统为中医所说的神明之心,也属“心”的范畴。又如:怒伤肝,肝阳上亢会引起高血压、青光眼、神经性头痛等。大怒伤肝、肝火犯肺、肝火犯胃会引起咳血、吐血;肝郁气滞会产生多种气滞血瘀症,如冠心病(血瘀型)脑血栓、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甚者会发展为肿瘤。肝郁不舒还会引起癔症、妇科疾患。忧思过度会伤脾,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
中老年人练气功的好处1.练气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人到中年脏器则开始衰老,人到老年脏器老化或发生病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受阻。例如胆固醇高、血脂高、血液粘稠高度、血管粥样硬化等均可造成动脉硬化、血循环不畅等,这些都属于祖国医学中气滞血瘀的范围。练气功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可以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2.练气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练气功到一定程度,口中津液增加,唾液中含多种免疫细胞,能增强人的免疫力。经过科研检测发现,练气功组的人与不练气功的对照组的人相比,血液中各
什么叫入静入静,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处在清醒状态下又与外界中断联系,思维活动相对单一化,杂念减少,对内外刺激因子反应减弱的状态。在主观感受上常呈现“恬淡虚无”的境界。入静程度取决于功夫的深浅,入静境况也往往随气功的进展而步步深入。初步入静多表现为心平气和,情绪安定,精神集中,杂念减少,意守内容相对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所减弱。进一步锻炼,思绪更加净化,主观上仅有一丝息相,绵绵密密,心息相依,心神宁静,意念专一。入静再进一步发展,就达到了高度入静状态。这时自觉恬静虚无,静若止水,或觉轻飘飘如腾
什么是气功的三要素?气功的流派很多,各流派又有许多不同的练功方法,其练法虽各有所异,但就功法的基本内容而言,不外乎调身、调息、调心三个方面,简称“三调”,也称作气功的三要素。每一种功法都是三者的具体结合和运用。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调身:调身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放松身体,摆成一定的姿势,即调练体势。体势的锻炼主要是对形体体力的锻炼。所谓“外练筋骨皮”主要是指这种锻炼说的。不同的体势对机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具有特定的健身作用。同时,适当的体势也是顺利进行调息调心的必备条件。气功的体势也分为行式、站式、坐
什么叫意守?意,指意识、意念或精神。守,指集中和保持住。意守通常是指气功锻炼过程中,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意守,可以帮助排除杂念,实现“一念代万念”,逐步达到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体察身体各方面的感觉与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以取得更好的练功效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意守是一个包括注意、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暗示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过程。意守要求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这种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心理学称之为注意。注意有外部注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