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五禽之戏”,之后繁衍的流派甚多。功法的侧重点有着眼于“内气”、“内”、“外”、“动”、“静”、“刚柔”、“柔劲”、“导引按摩”等等不同,风格各异。自发五禽戏动功属于五禽戏派生功法,但在练法上与传统功法有很大的差别,它属于一种“自发运动”(有认为是诱发运动),是经入静、放松、意守丹田等程序后,出现自发动作,如拍打、按摩、点穴,或近似虎、鹿、熊、猿、鸟等五禽的动作。功法具有动静兼备、内外双修的特点.其意守、内视的方法都颇有特色。一、练功准备练功前首先要把思想安
秦重三先生是中国已故著名气功家。他曾向武术家王力泉先生学过太极拳,也常与意拳家王乡斋先生切磋,交谊甚笃。他著有《气功疗法和保健》一书,并创立了闻名国内外的一派站桩功,以意领气,动静结合,盛行一时。该功法一般习练有郊者,在三四个月内即可完成小周天功,十个月内完成大周天功。对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人来说,习练前两种呼吸法即可。 姿势1、两脚开立同肩宽,脚尖尽量向内站成一个圆形,两腿微屈,含胸拔背,即腰直,胸平,不挺不弯。2、两臂抬起与肩平,肘略低于肩,作环抱树干状(以扩大肺活量为度)。3、两手十指然张,弯曲如握球
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蹲墙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就传统而言,腰在人
《庄子听息法》这一种静功,导源于庄子著作。陈樱宁先生根据自己六十多年的经验创导而成,并写成册子,但未刊印发行,后经阎海整理而成。本书摘用其中慨述及庄子听息法部分。一、概述所谓听息法,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这种听呼吸的方法是庄子书上的妙法。初下手时,只用耳根,不用意识,不是以这个念头代替那个念头,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两乳间的膻中穴),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而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让它瞒过,就算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等,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识去支配它。这样听息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
《黄帝阴符经》云:「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道家之言性命,自母胎起就有一定的看法。全真龙门派第十代传人了空祖师,为清朝中期丹道家,其对西方医学认识已有相当之见解;在其论「炁」之著述中说:「炁伏于何处?即伏于脐之上下是也……。小孩在母腹时,『两眼和合归并,舌接任督两脉』,先天祖炁在任督两脉中后生前降,运转周流,一身气血全通……。」又说:「性者,心也,发于二目。」指的是形而上学的心,是道家「性命」之心;所以道家之心与性、科学上之能与炁,它的根源乃在于双目。自来道家各派都一致认为:「人之全身均属阴,唯目属
观光法是笔者编创的“乾坤悟性气功”的后部分,摘出供广大气功爱好者学练。观,是看的意思。观有外观内观之分,外观是眼睛睁着向外看,内观是闭着眼睛向内看。光,是光明,光亮。观光就是清楚地照亮一切。过去有‘童子照’的功法,在黑暗中能看东西,有的甚至看几里或几十里远。练观光法,不仅使人具有以上功能,还能治疗各种疼症,气血瘀滞诸证。练习观光法,取一般练功姿势,坐势为好,站、卧也可以。只要全身放松,舌舐上腭,自然呼吸,集中注意力,眼睛轻闭,观看全身或某一部即可。初练时,眼的内光引入小腹部、两膝、两脚心、两手心,时间一长
道家修炼多采用卧功,卧龙法是其中的一种。它以特定的姿势调动人体的真气快速生发、运行及灌注,对体弱者有增强体质、养血安神、培育元气、保健祛病的功效。具体操作如下:1.预备式:自然仰卧,两腿伸直,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手放于体侧,掌心向上,眼睛微闭,叩齿3次。2.金龙摆尾:吸气,两脚尖用力向头部勾,顺势用力收腹,同时意想肾脏随双脚的内勾而向胸腔上移,接着动作静止,闭气观想双肾6秒种。然后呼气,双脚尖绷直,同时身体放松还原。一吸一呼为1次,反复49次。3.金龙游动:观想任督二脉(人体前后正中线),把人体剖成左右对
叶吴贤同志是浙江省气功协会委员,在我国气功界有一定名望。他的功法很深,在国外、港澳、日本和菲律宾都有一定的影响。《睡功秘宗》一功法,是叶吴贤同志在博览我国古代气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练功实践编创的。此功一经传出,影响很大。向他求教的人很多;国内、外都有广大气功爱好者来信求教。应我部的要求,叶吴贤同志把此稿提供给我们在此发表,以满足广大读者和气功爱好者的要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床上功夫。床上功夫有卧式(也称睡功)和盘式两种。盘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卧式睡功与众不同,它是健身与功夫相结合的气功。一、
抗寒保健功源自昆仑气功,它主要是根据气功理论中的"精满不畏寒"的原理,配合吐纳导引,在抗寒的同时又能到强筋健骨的作用.本功法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学练,也适合年少多病,体质虚弱的朋友学练. 一.晨炼 站桩,双脚略宽于肩,双膝微屈,自然站立,自然呼吸.双目轻闭.1.吐旧纳新 吸气,用鼻缓缓吸气新鲜空气,意念自然界的精气清气由鼻孔吸入体内,冲洗全身内外,呼气时,腹部微收,用嘴缓缓呼气,意念体内浊气由嘴呼出.这样重复做九次.最好能在早晨睡醒后炼,这样可以把体内的浊气排得更加彻底干净,而且养成这个习
我初学气功时,用的是单守下丹田法,结果进步不快,且多偏差,后转学闵小艮“神游水府法”,自觉事半功倍,效力倍增,始信小艮真人之信言也众所周知,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旺则气足,气足则神旺,故填补肾精为练功第一要。肾精充足,自然精力充沛,神思敏捷,筋骨强健,百病难生;肾精不足则神思昏沉,筋骨疲软,行动迟缓,百病丛生,故历代气功家都很重视强肾填精之法。何为“神游水府法”?神者,心也,意也;水府者,肾也。简单地讲,神游水府法,就是通过内守心、肾、脐三个部位,结合意念导引,将心气心液注入双肾,从而达到炼血化精、炼精
此法常练习,可以有效改变人体的体质虚弱,现介绍如下:1、首先让身体平直躺在平面的实地板上,将双腿放松微曲,脚掌侧躺成外八字形,并分开与身同宽,使腰部贴紧地面,双手可按在胸部或腹部。接着深吸口气,利用腰,腹部的力量把双腿平行往上翘起(脚后跟离地四寸左右),期间可自由换气并用意念守住腹部。就这样保持着这种姿势越久越好(大约可支持两分钟左右),直到腰部禁不住变得弯曲脱离地面为止。2、当完成这动作将双腿放回地面后,就会觉得气血翻腾,而且腰,腹部也会变得很充实。此时先不要急得起身,依旧保持原先姿势,让腰部贴紧地面,
周天功又叫大小周天,是我国道家的主要练功方法。周天一词原是古代天文学术语,指黄道一个循环而言。在内丹术中,第一阶段“炼精化气”,锻炼时,会感到内气循督任二脉运行;而第二阶段“练气化神”锻炼时,内气要通达奇经八脉,所以古代道教中的炼养派,借用周天一词,称前者为小周天,后者为大周天。正如《天仙正理》上说的:“小周天云者,言取象于子、丑、寅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这套功法:以人体精、气、神作为修炼对象,整个锻炼过程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关,练精化气(小周天),具有医疗保健的功效;第二阶段中关,练气化神(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