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穴为肺经首穴。中,与外相对,内部;府,脏腑。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故名。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是手、足太阴经交会六。【精确定位】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简易取穴】两手叉腰,胸廓上部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形凹陷中心是云门穴,由凹陷正中垂直向下一横指处即是。【一按就灵】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远离胸闷、气喘、肩背痛。但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此外,配肩髎治肩痛;配
命门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且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精确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简易取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的凹陷处,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了。【一按就灵】命门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也是益肾壮阳的要穴。因此,按揉此穴或灸才是真正的壮阳之道,每天花3?5分钟用手掌来回擦命门,直到有一股热感透过
阳白穴是足太阳胆经上的穴位。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已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精确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简易取穴】双目平视前方,瞳孔直上方,自眉中直上1横指处,即是此穴。【一按就灵】阳白穴属于多气多血的穴位,并且位于血管、神经丰富的面部区域。经常刺激可使面部红润,使肤色健康有光泽,尤其减少额部的抬头纹。具体方法是用中指指腹揉按阳白穴,用力速度,每
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承,即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该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体内经脉出体表经腺后经气冷却液化为经水,经水位于胃经之最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泪液之要滴下,故名。【精确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简易取穴】将示指、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鼻侧,示指指尖位于下眼眶边缘处,即是承泣穴所在位置。【一按就灵】因熬夜或睡眠不足出现了黑眼圈,用食指腹揉按承泣穴3~5分钟就可以淡化黑眼圏.经常按磨承泣穴要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预防黑眼圈的出现。同时,还有助于消除眼部疲劳,预防眼部疾病。
颧髎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颧,颧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移,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冷降干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精确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简易取穴】 颧骨最高下缘凹陷处,即是该穴所在位置。【一按就灵】中医学认为,颧髎穴是面部美容的特效穴。常按摩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对色斑和粉刺有很好的调理和治疗功效。面颊部位经常长有色斑或粉刺的人按摩颧髎穴会有痛感,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3~5分钟。坚持按摩,可使色斑和粉刺减轻,直至消失。此外,按摩颧
鸠尾穴是任脉的络穴。鸠,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他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该穴名意指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精确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联合部下1寸。【简易取穴】从胸剑联合部沿前正中线直下1横指处,即是该穴所在位置。【一按就灵】经常用拇指指腹按压鸠尾穴,并做环状按摩,每次3~5分钟,可使皮肤富有光泽,气色饱满,精力充沛。【养生说明】本穴有安心宁神、宽胸定喘、降逆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太,至也、极也、大也;冲,冲射之状也。太冲,脉名。地居冲要,脉气盛大,且有宁静聪明之象。该穴名意指行同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精确定位】在足背部,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简易取穴】由第—、二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第一、二趾骨结合部前方,司感觉到有一凹陷,即为太冲穴。【一按就灵】太冲穴是肝经上的“消气穴”,是容易着急上火人群的一大法宝。因此,生活中,当你感到烦闷、焦虑甚至想发火的时候,只要用拇指指腹推按双脚背部的太冲穴各3分钟,胸中的怒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涌,外涌而出也,形容水向上、腾溢;泉,泉水也,就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水流。该穴名意指肾经的经气由太阳经的阳气转入而来,促使肾经经气的生发,如同天一生水滋润万物。【精确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简易取穴】将脚趾头向下弯,在脚心处会形成一个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一按就灵】如何让秀发保持乌黑光滑柔顺,是每个女人的一大必修课程,每晚睡前先用热水泡脚5?10分钟后,使脚充分放松,然后按揉或者艾灸双侧太溪穴2
经络、穴位是中医重要的保健事项,很多推崇中医养生的人群对其尤为重视。其中,在人体中隐含了诸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按摩对了能起到养生作用,而按摩错了或手法不当则会危害身心健康,针对如何按摩按压穴位,专家指出,平常一定要掌握一些穴位常识。身上一些穴位不能乱按太阳穴太阳穴处分布着很多血管,且骨质十分脆弱,如果手部按压的力度过大或是方法不得当,则易使得太阳穴处的血管产生破裂而发生血肿,严重的还会使人出现昏迷等状况。哑门穴在后颈窝处隐藏一个控制发声的穴位——哑门穴,此穴周围连接韧带,也是颈部进行活动的重要部位,如果对
权威中医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便于记忆的9个养生要穴。别看这些穴位不起眼,平时多按揉几下,能有强身健体、祛病养生的神奇功效。风池,明目醒脑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中脘,养胃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按压时会有酸痛感。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
出汗过多伤阴上火 按摩涌泉滋阴降火炎热的夏季虽然渐渐远去,但是不少人在夏季出汗较多,到了秋季如果不注意保养,更容易被燥邪所伤。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汗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热清火,而出汗太多则会伤气伤阴,阴伤多了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在初秋,也需要注意滋阴降火。涌泉穴位于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是中医经穴治疗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穴位之一。足,指六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该穴名意指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的气血场,如三里方圖之地,故名。【精确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措(中指)。简易取穴取站位弯腰,将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足三里穴。【一按就灵】每天闲暇之余,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处按压,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