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外界的寒气最易造成感冒。寒气若没及时排出,自毛孔侵入体内即会伤肺,所以防止寒气侵入是养肺的重要环节。这时候鱼际穴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两手鱼际对搓,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皮一样,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搓动,搓十余次时,鱼际开始发热,这时意想热气沿手臂进入肺脏。持续2分钟左右,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时就可交替两手,搓另一只手了。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在手掌的大拇指根部,由于肌肉明显突起,形状如鱼,故中医学把这个部位称为鱼际。把大拇指伸直,在大拇指根部这一块泛白的地方是大鱼际,在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的中点,就是鱼际
影视作品中,一些年轻人装老年人,除了皱纹和胡子外,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一路走来一路咳,甚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所以,咳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衰弱之病态下的一种表象。不仅如此,有时候,咳嗽还让你和别人的倾心交流被强制打断。干咳尚且如此,如果咳一声一口痰就更是魅力尽失了。咳嗽的原因很多,如肾虚了会咳嗽,那就要补阳虚;肝火旺了会咳嗽,那就去火;脾虚湿气重了还是会咳嗽,那要健脾去湿,着凉了风寒感冒还是会咳嗽,那就要祛寒气。但有些人却是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与咳嗽有关联的重要器官——
一想到腹泻,大多数人就想起一天好几次冲进厕所的情景,还有的腹泻患者总是一吃完饭就跑厕所,尤其是在外面吃饭,一回家就赶紧去厕所。情况加剧时,胃口不好,有时还恶心、口臭。其实,一般人一天大便1~2次属于正常,超过3次就算是拉肚子了。如果每天大便都在3次以上,连续2个月就属于慢性腹泻了。但是慢性腹泻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是找不到原因的,现代医学称为功能性慢性腹泻,还有情绪性腹泻、肠道易激惹综合征等。就拿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来说吧,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肠道容易激惹,病人作了很多检查也找不到原因,但就是容易拉肚子,吃个雪糕也拉
大肠经属于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大肠、络肺。在体表,由食指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前面、肩部、颈部、颊部,止于对侧鼻孔旁。从该大肠经上的穴位分布来看,除了上肢的15个外,其余5个分布在颈部和面部。就这些穴位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看,或许我们也需要对大肠有新的认识,不要单纯地认为大肠主要是用来排泄食物的糟粕(粪便)的。《黄帝内经》说: “阳明经多气多血。”而气血是维持人生命活动的基础。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大肠经还可以解决牙痛的问题。此话怎讲?从其在体内的循行来看,大肠经从食指上行,沿着胳膊的外前侧一
说到曲池,可能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九曲回廊,曲院风荷,一池清水。确实,中国字总能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唐代大诗人卢照邻就曾经写过一首《曲池荷》 的诗: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曲调很悲凉,让人读来很忧郁。其实,曲池是一个阳气很足的穴位,可以缓解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合穴,其位置在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简单一点的寻穴方法就是:将手肘屈成90°角,在手肘的内侧,会发现一条横纹,横纹外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这是古人对于迎香穴治疗功效的总结。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这里要复杂一点,不仅仅是指香味,所有和气味有关的东西,都包含在里面。迎香穴的位置是在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1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为什么迎香穴能“迎香”呢?因为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因而胃经浊气下传到此穴,并因此得名。现实生活中,鼻子也难免跟你耍点小脾气,鼻炎、鼻塞就是如
消除失眠的方法之一是揉捏耳屏和后脑。用拇指、食指央住耳屏内侧(即耳道口和耳背中央部),不分高低凹凸地进行揉捏按摩2分钟,然后以中指按揉后脑的风池穴(枕骨下缘凹陷处)1分钟。第二种方法是刺激足反射区,用手指按捏足拇趾,用小木锤对足底上的足心、足跟中央各捶敲1分钟。
皮肤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机体的内在健康。肤色既表明了外在皮肤的问题,又反映了生理内在的健康状况。面色萎黄,一般就会出现身体消瘦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面黄”和“肌瘦”搭配在一起让二者结伴同行的缘故。试想,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消化不良,那么这个人即使不瘦,大体也胖不到哪儿去。这就要提醒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了,看看自己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免得还在为自己的身材而盲目乐观,结果让健康悄悄地溜走了。意欲留住青春的女性,不妨多多敲打胃经,我们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它上行头面,令我们脸
有些人说早晨要养成排便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不用养,这是人体气机的一种自然走势。早晨5~7点的时候,排便是人体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古语里讲“日出卯时,天地之门大开”,早晨5—7点的时候天亮了,这就叫天门开。那么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就是指魄门,魄门就是肛门。中医里还有句话叫做“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谓表里是什么呢?表里是一种关系,就好像夫妻,丈夫在外边忙着的时候,妻子就应该把家里照应好,丈夫如果在外面特别忙,那妻子也相对比较忙。肺为里、为妻,大肠为表、为夫。排便是大肠功能最直接的表现,大肠上接小肠,
立秋后天儿还是热,不少人可能开着空调、风扇就睡了,醒来后也许会感觉脸疼,有的是隐隐跳痛,有的是剧烈刺痛,表现出的病症不一样,以为这是面瘫的前兆,并把这罪名归咎到风扇、空调上。其实它俩只算是“嫌疑人”,脸疼可能会预示着某种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感官能力较低,一旦出现脸痛,可能问题就比较明显了。若对这种隐隐作痛“视而不见”,当心留下健康隐患。所以,及时选择合谷按摩的治疗方式,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合谷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虎口”,为什么称为合谷穴呢?这里采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将大拇指和食指看成了两座山,虎口看上
虽然拥有窈窕的身材,但如果配上大大的眼袋,还是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颜面针灸”及点穴按摩,同样可以达到脸部“减肥”的目的。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只需每天1次,每次1个小时按摩承泣穴,2个星期后,就会看到眼袋明显消除。由于承泣穴是胃经的起始穴,故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如果你想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每天早起坚持做眼的保健按摩,即早起时用食指指肚按摩承泣穴36次,使之有酸重感即可。承泣穴离眼睛非常近,是胃经的起始穴;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眼眶边缘之间即是。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
太阳穴经常被人提及,但是很多人对人迎穴却不熟悉,其实人迎穴也是人体头部的一个重要穴位。人迎穴位于颈部,取此穴位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处即是。人迎穴治疗的疾病也比较多,有利于增进面部血液循环和使脸部皮肤紧缩的功能。人迎穴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大家不要使劲儿去点它,一点它就容易咳嗽,反而不舒服。大家可以用手抚摸它,抚摸的时候可以非常放松,趁机吸两口气,吸一下,然后吐一下,这是缓解心理压力最好的一个穴位。每天都按摩它几分钟,对老年人来讲是防治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