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穴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它位于脚背上大脚趾骨与第二脚趾骨的交汇处,这个穴一定要用手指掐进足大趾与二趾的凹陷中,才会真正起效,所以要把指甲铰平,不然脚肯定要被掐破的。以这种深度从太冲揉到行间,效果才真正显出来!很多女性月经总是提前或者延长,老没规律,月经的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这是因为肝有热所致。其
生活中,我们见到不少年轻人原本应该乌黑的头发却多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鬓角过早出现了一些银丝,整个人看上去好像衰老了很多,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少白头”。中医认为,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所致。所以,对于深受白发困扰的青少年而言,先要疏通“管道”。胆经气血充足, “华发早生”的烦恼也就没有了!为什么两鬓会出现白发呢?我们知道,头发在中医中还有一个别称——“血余“。按照中医的理论,头发的两大能源物质为精和血。头发健康,则说明你的精血充足;而“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当阳气衰弱后,气血也会不足,
经常对穴位进行按摩,能有效地防治白发。治疗白发的穴位在脚底的涌泉穴。它位于脚底中央洼处(将脚趾用力向内弯曲时产生洼槽,然后用指压,感到痛之处即是),按摩时双脚每按压15次为1个疗程,每天做2个疗程。这种指压法治疗少白头并非立即见效,必须坚持练习。涌泉 将脚趾用力向内弯曲时,取脚底中央洼处的痛点。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一是足够的气血,二是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那么有人就问了:足够的气血靠什么来养呢?答案很简单: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上天黑后至午夜1点40分)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自主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失眠之因,历代医家多责之于心肾。其实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病变均能导致失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生化不足,都会致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而失眠。但临证所及,失眠者大多以情志、精神刺激为主因。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阳气由阳入阴
《黄帝内经》里记载, “头颈寻列缺”,意思简单,就是说有头颈问题,找列缺穴。头疼、颈椎病、落枕等,只要是脖子以上的病痛,按摩列缺穴就能奏效。特别是对风寒、风热头痛疗效较好。列缺穴在哪里?患者正坐或仰卧时,微曲肘,侧腕掌心相对,列缺穴位于人体的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还有一个较为简便的取穴方法,就是将我们两手的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就是本穴。按摩列缺穴时,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
有些女性,随着年龄增长,一段时间内,身上出现潮热现象,午后或入夜发热,兼有盗汗、颧红、干咳少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一系列现象。吃了一些药,也不见根本性好转,搞得自己每天郁闷异常,烦躁不安。其实,对于潮热这种病,不妨走近自身,对症取药,采取经络按摩尺泽穴的方法。首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找到尺泽穴,然后,每天点按、点揉5—10次。对尺泽穴进行按揉,可以起到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功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喜人效果。因为尺泽是合穴, “合穴属水,内应于肾”,而这条经是肺经,属金,
如果你的额头总有大粒痘痘不断,邪说明你的肝脏已经积累了过多毒素。不规律的生活、昼夜颠倒、长时间熬夜都会让肝脏不能在正常时间工作,毒素就会积累下来。中医研究发现,长期的情志不疏、劳心伤神的人,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额头上常常会长出痘痘来。一般此类人心理压力比较大,脾气也不太好,一点小事就容易放在心土,也容易斤斤计较,工作中不乏细致,但生活中却易流于琐碎,从而引起心火旺盛、心火上炎。如果你的左脸上出现痘痘,这就是提醒你该注意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感了。在中医理论中,肝不仅有藏血的功能,是身体里藏血的脏器,更管理着情
中医中常提的肝经,即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联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前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肝经出现问题的时候,多会
月经量过多,就像土石流一样来势汹汹,中医称之为“崩漏”。中医讲肝藏血,如果没有妥善处理,有可能因为失血过多造成休克而危及生命。大敦穴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是肝经的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刺激此穴可疏肝理气,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征。治病利用大敦穴,经常使用的方法是采用艾卷施灸。将点燃的艾卷接近大敦穴平行往复回旋熏灸,灸7分钟左右,每日1次。可配合大敦旁边的隐白穴,火气旺的,可多灸大敦,比较虚寒的可灸隐白穴,哪个敏感灸哪个。
肺位于胸中,左右各一,上通喉咙。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在中医里将之称为“华盖”。本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有9个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在前胸上部。从本经所管辖范围来看,此经腧穴可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又因肺外合皮毛,即是说皮毛是需要肺经经气充养的。如肺经经气充盈旺盏,那么,这样的人往往属于过敏体质,并且从体表来看,皮肤多会发红;从人对季节的喜好等感觉来说,怕热的比较多,反之,则会出现皮肤暗黑,没有光泽。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爱美的人首先就应该爱自己的肺,否则,无论谁想让你白都是一句空话。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电脑已成为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然而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不同程度上会感觉有眼睛不适的情况,也很容易患上腕部疾病。中老年人手关节容易老化,加上平时干活、用力,日积月累地磨损得厉害,也可能造成手腕部损伤、疼痛。这个时候可以找太渊穴来帮忙。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穴。太渊穴位于手内横纹凹陷处,取穴时,手掌心朝上,腕横纹的桡侧,大拇指立起时,有大筋竖起,筋内侧凹陷处就是这处穴位。按摩时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握住手臂的那一只手拇指的指腹和指甲尖
中府穴是肺经的一个募穴,也是脾肺两边的一个交汇穴。中,与外相对,是内部的意思。府,通腑,指的是脏腑。这是专门调治中气不足的一个大穴。它在人体的胸外侧部,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此穴是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对增加肺功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果人身体的气乱了,老是觉得气比较乱,比如,经常的咳嗽哮喘、上气不接下气、气堵闷等,一定要多揉中府穴。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或经常有咳喘问题的朋友,如果一推之下觉得这块儿很痛,要把这痛的地方给推开了,把气给它散掉,会立刻感觉胸腔里面特别舒服。此外,中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