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灸法种类很多,其中隔姜灸属于间接灸中的一种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隔姜灸?隔姜灸又是怎样操作的? 隔姜灸就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类似的灸法还有隔盐灸、隔蒜灸等。隔姜灸,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亦有载述。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
对于感冒,我历来不主张去治,这与国外不少西医的意见还真不谋而合。普通的感冒,的确是这样,多多喝水,注意休息,几天就好。 我原来有一位做医生的邻居M,他是德国人,他的女朋友R是西班牙人,有一次R得了重感冒问他开点药,M死活不肯,两人因此还吵了一架。我把他们请到家里吃饭,席间M医生告诉R女友,感冒吃药的话,七天能好,不吃药,一个星期就好, 我对M兄此论大为赞叹。普通的感冒,的确是这样,多多喝水,注意休息,几天就好。事实上,古传中医的确有一个治疗重感冒的秘法九针疗法。这个听起来很难的东西,其实也很简单,毕竟越
告诉你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的几大误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然而,现在很多人学习针灸,可是很难深入,其原因当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刚开始接触针灸时,便被课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用艾绒熏灼体表的穴位,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头痛是常见的疾病,但治疗较为棘手,药物止痛虽是治疗头痛的主要方法,但长期服药会使人体产生副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而用针灸止痛就不会发生这些问题。 针灸治原发头痛效果好 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瘀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就会引起疼痛,即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
编者按:夏季来临,减肥热再次席卷,针灸减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那么,针灸减肥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呢?针灸减肥又有哪些危害呢? 选择适合人群的年龄段 减肥最合适的年年龄是在25~50岁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中青年人,由于生理变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好动到不好动的过程,每天能量消耗也由多变少,因此容易产生肥胖。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体各方面的功能较健全,通过针刺治疗较易调整内在功能,促进分解脂肪,达到祛脂减肥的目的。 把握好减肥疗程 针灸减肥治疗要连续进行,10次为1个疗程,隔日或每日1次,至少坚持3个疗程;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降,脾主运化、主升,脾胃健旺、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吸收功能正常气血以行营卫;一旦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调等致脾胃受伤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采用艾炷隔盐灸法治腹泻,简便易行,患者不妨一试。中医养生艾炷隔盐灸可以治腹泻 取神阙穴(肚脐眼),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宽衣解带并使腹部充分暴露。将适量精盐填平肚脐眼后,把纯艾绒用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用力压紧制成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如大花生米大
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眼裂变大,眼晴流泪,左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 取猪牙皂200克,研成细末,取适量以醋调如糊状,涂于患侧颊车、地仓穴之间,一日换药2次,10天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面瘫十二针治疗。两个疗程后,诸证悉除。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带状疱疹即中医所称的缠腰火丹、火带疮等。《外科证治全书》曰:缠腰火丹,生腰肋间,累累如珠形,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属肝胆风热,宜服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或起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热烂流水,较干者更痛,属肝脾湿热,宜服胃苓汤加山栀、防风、石膏,其小疱用线针穿破。民间用灯草火灸治疗,疗效确切。 治疗方法:取灯草一根蘸麻油后点燃,向着疱疹区域近距离吹灭灯草火,使带有油渍灯草灰沾黏于皮损区,患者有热灼感。每日一次,连用3天。先疱疹簇集区,后散在区,或沿周围神经分布区由内而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闪腰岔气,是因在某种状态中突然、瞬间造成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撕裂伤。90%好发部位是腰骶髂关节,临床表现为伤后腰部一侧或两侧持续不减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坐下后无力自行起身,腰部弯曲不能挺直,腰脊柱多向患侧倾斜,俯、仰、扭转感困难等。体格检查时可见患者腰部肌肉紧张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中医学称急性腰扭伤谓腰部伤筋、瘀血腰痛。认为是由于外伤或劳动时用力不当伤及腰脊,致使经络受阻、瘀血阻滞而致病。针刺后溪穴有一定治疗效果
望诊在诊断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祖国医学的长期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部、舌部和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的病变,诚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1.全身望诊 首先望面部的精神气色、舌苔和舌质,然后望全身与局部损伤后所出现的各种形态。 ⑴ 望神色 精神镇静自然,面色滋润者伤势较轻;精神萎顿,面容憔悴,表情痛苦,面色不华,伤势较重。
针灸可以治疗便秘,早在《内经》、《灵枢杂病》篇就有记载,如腹满,大便不利取足少阴,腹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等,以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历代针灸医籍都有记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便秘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四方面:第一肠胃积热,第二气机郁滞,第三气血津液亏虚,第四阴寒凝滞。根据病因病机选择适宜的穴位,采取一定的手法进行针灸治疗,可以起到通腑泄热、顺气导滞、益气养血、滋阴润肠及温阳开结等作用。如采用泻法针刺天枢可以疏泄阳明腑气而通积导滞;针刺大
[导语]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那么,针灸治疗中都有哪些禁忌呢? 一、针刺禁忌: 1、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2、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 3、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内经》提出五夺、五逆禁针既是此意。 4、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 二、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