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蚊子和苍蝇越来越多,若家里栽种几盆能驱蚊蝇的花卉,既能赏花之美,又能避蚊蝇骚扰,一举两得。七里香:这是一种四季常绿的小灌木,外形呈伞房状,分枝多,叶小亮泽,花白繁密,开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为房间增加美感。摸其叶片,会感到浓浓的甜香味,驱蚊效果很好。食虫草: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长到1米来高,花小黄色,一株达数百只花头,各花头的外围有黏液。只要有小蚊虫落在上面便被黏住,虫子尸体被其慢慢消化作为其生长营养,驱蚊效果很好。逐蝇梅:其枝叶与花朵中挥发出蚊蝇敏感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逐蚊蝇功效,而对人体无伤
夏季,天气炎热,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饮食得当,就能顺利地度过夏天,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有损于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夏季的饮食保健就更为重要了。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夏季气温高,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最好不吃,如吃,也必须经过高温处理。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做凉拌菜时,菜一定要洗净,最好在开水中焯一下;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凉拌时,应放点蒜泥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并有杀菌解毒作用,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做冷饮时,要用凉开水,不用生水。夏季,老年人最好不吃小
炎热的夏季,适当地使用酸味,可开胃,增食欲,并可去腥解腻、清新爽口,对消暑也很有好处。有些可自制,有些不妨寻来一试。酸奶:即鲜牛奶煮熟后,舀置容器中,晾至微温,下入酸奶酵(含乳酸菌)拌匀,保温置于恒温状态下,半日即成。酸奶洁白柔嫩,微酸的口味也很开胃。酸菜:以鲜蔬菜为原料,经晾晒、烫熟、腌制,装缸发酵后制成。味酸咸、清利爽口。酸豆乳:以豆乳经乳酸发酵制成的冷饮食品。形似酸奶,质地细嫩,具豆奶香味。因添加料不同,可制成奶味酸豆乳、杏仁酸豆乳、可可酸豆乳等。酸梅汤:将乌梅10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炎热的夏天到了,露胳膊露腿才够凉快。可是,一起露出的还有手臂和小腿上粗糙不平又发红的一片片“鸡皮肤”,令人尴尬。网上有各种声称能祛除“鸡皮肤”的产品热销,很多爱美之人趋之若鹜。需要提醒的是,“鸡皮肤”学名叫毛周角化症,大多是遗传所致,无法彻底治愈,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毛周角化症是由基因控制的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有50%的机会遗传给下一代,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倾向,也可因甲状腺功能不全或维生素A缺乏所致。毛周角化症最常发生于手臂和腿部的正面或外侧,常被误以为是粉刺、青春痘或是没洗干净
炎热的夏季,喝一碗绿豆汤,既能解渴,又能消暑。但绿豆汤又有解毒作用,那么到底该如何用好绿豆汤呢?尤其对于正在服药的人,如何对待绿豆的解药毒作用呢?绿豆汤可清暑解毒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的功效,是夏天人们最喜欢食用的食品之一。绿豆性凉,味甘,平时喝可以消暑止渴;由于其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清体内毒素的作用,对热肿、热渴、热痢、痈疽、痘毒、斑疹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农药中毒和重金属中毒患者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来解毒。研究还发现,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苏氨酸以及钙、铁
每年进入夏季,医院里的急性胃肠炎病患者就会开始增多,特别是儿童小病号数量猛增,多是因为食用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因此,进入夏季,家庭冰箱应做一次大清洁和整理,食物要分类存放,而且最好使用PC、PE、PP和钢化玻璃等材料的保鲜盒。“冰箱食物中毒”高发每年6~8月,都是儿童“冰箱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夏天外部温度高,冰箱开门频率增加,细菌繁殖几率增加。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7℃,此温度对大多数细菌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推迟食品变质时间,但不会杀灭细菌。其中,部分嗜好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孩子容易出现厌食、头疼、萎靡不振等现象,这个时候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可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穴位敷贴的药物主要是一些辛温发散、芳香行气、温阳散寒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白芷、细辛、白芥子、延胡索、附子、干姜、肉桂、焦山楂、炒麦谷、神曲、炒稻芽、青黛、莱菔子、吴茱萸、沉香、檀香、麝香、甘遂、冰片等,适用于体虚易感冒、发烧、鼻咽炎、咳嗽、哮喘、厌食、腹胀、腮腺炎、疳证、遗尿、夜啼、汗证、疝气、脐部疾患等小儿疾病。使用前,可根据病症选定药物和贴敷部位(穴位)
芒种节气后,开始进入收获的夏日忙季,也是时令水果上市的旺季,市场供应量增大,价格也逐渐亲民。这个时候很多人为了减肥而选择更多地摄入水果,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固定几样?还是根据自己体质选择适当的时令水果?答案肯定是后者。吃跨季节水果不但不环保也不利于健康。很多跨季节水果都是大棚种植,大棚中的温度和湿度较高,不利于农药降解,使它们大部分残留在果物上。在体内长期积累微量农药,对人的肝肾久而久之会造成损害,引起贫血、脱皮,甚至白血病。中医讲究顺时养生,在适当的季节做适当的事,时令水果得天时最丰沛,更易人体吸收;而且除
冬瓜莲叶粥:冬瓜10克,莲叶1张,粳米60克,加水同煮粥吃。每天1剂,可用于预防中暑。杨梅汁:鲜杨梅500克,白糖50克,置瓦罐中捣烂加盖,7天后用纱布绞汁,再取汁入锅中煮沸,待冷却装瓶内备用,常食。用于预防中暑。米仁炖鸭:冬瓜500克,米仁30克,鸭1只,将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冬瓜去皮切块,与薏米仁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汤服食。有清利湿热作用,适用于中暑先兆及轻症患者。荷花汁:鲜荷叶或荷花适量,水煎服。或冬瓜100克,荷叶1张,水煎服,可清热醒胃。苦瓜茶:鲜苦瓜1个,绿茶3克。将苦瓜去瓤切碎,与绿茶加水
夏天,日照强、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空气流动小,在烈日炎炎的天气影响下,人体出汗增多,睡眠及饮食减少,体能消耗加大,以致抵抗力下降,罹患各种疾病,对此须严加防范,做好夏日“防护盾”。中暑人在夏天会对温度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当气温高于30℃时,这种反应加强,而气温超过37℃,超出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平衡失调,即会发生中暑。暑为夏季主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最易入心。心主神志,暑热之邪侵入人体,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心境,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
进入六月,人体消耗大,自然界高温高热多雨水,各种物品易发霉,蚊虫孳生,极易传染疾病。空气湿度增加后,人体内汗液若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邪侵及人体,阻止气机,会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食不知味。那么,这个时节如何养生?从以下几点做起。做好精神调养。应按时休息,顺应这个时节昼长夜短的特点,晚睡早起,养成午休的习惯,使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因为此时节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午休可助祛除疲劳,有利于健康。且“暑易入心”,要有意识地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忌大悲大喜、恼怒忧郁,以免伤身
薄荷,又名番薄荷、苏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中医认为,薄荷性味辛、凉,入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透疹之功,常被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气郁滞、胸闷胀痛等。《神农本草经》曰:“薄荷气味辛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本草纲目》言:“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清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挥发油,水煎剂对人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