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门前做好防晒工作尽量避开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尤其是夏天。外出前(包括下班前)20分钟涂抹霜,否则刚涂上就出门,等于皮肤未及防护就暴露在紫外线的直射下。另外,还要尽可能戴帽子、撑阳伞、戴太阳眼镜、穿长袖衣裤,即使打防晒伞也要涂防晒霜,因为紫外线会通过地面反射到脸上。2、防晒重点部位别忽略从五官高低上讲,由于上述位置都属于高光区,凸起部位更易吸引紫外线,防晒不足容易形成斑点。所以可适度增加防晒霜倍数,这样就可以避免肤色不匀问题,户外海边选择PA+++才最合适。另外,嘴角和鼻翼两个地方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很多水果都不是自然成熟的,都是被催熟的。吃了这些被催熟的水果会对身体不利。最近纷纷有媒体报道,水果被人为催熟情况有泛滥趋势,“重灾区”涉及芒果、西瓜、香蕉等夏季时令水果。那么,怎样辨别催熟水果呢?芒果看果皮,自然成熟的芒果,外观颜色不会很均匀。而催熟的芒果大多数是在小头顶尖处呈现翠绿色,其他部位果皮均发黄;闻果香,自然成熟的芒果比催熟芒果的香味会更加浓郁。个别催熟芒果还有异味;用手摸,自然成熟的芒果有硬度、有弹性,催熟的芒果比较软。香蕉熟透的香蕉皮有明显的梅花点,催熟的一般没有梅花点。自然
感冒是因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身体过度疲劳、着凉、抵抗能力低下时容易感冒。患者有咽喉发痒、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头痛、发热、全身疲倦、四肢酸痛等症状。原料:西瓜、番茄各适量。制法:西瓜取瓤,去子,用纱布绞挤汁液。番茄先用沸水烫,剥去皮,也用纱布绞挤汁液。二汁合并,代茶饮。功效:清热解毒、祛暑化湿。治夏季感冒,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小便赤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中暑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人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是中暑的主要原因。预防中暑的饮食1、补充维生素: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2、补充蛋白质: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品;3、多喝汤,多饮茶: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5、多吃粥: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
夏至虽不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但从中医理论讲,夏至属于阳气最旺的时节,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是补养阳气的最佳时机。夏季养生要顺应季阳盛于外的特点,在饮食起居方面都应有所注意。饮食 宜清淡忌生冷由于天气日渐炎热,很多人会吃冷饮来消暑,但中医认为,进食过多生冷会损伤体内阳气。面对逐渐升温的天气,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加上夏季腠理发泄,出汗较多,此时宜适当食用酸味及咸凉食品。酸味食物既可起到收敛作用,防止出汗过多,又能开胃,又可清火散热。相反,荔枝、芒果、菠萝这些热性水果易上火,不宜多吃。夏季饮食上
夏季气温升高,烈日当空,人们极其容易出现整天昏昏欲睡、老是感觉“睡不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夏懒”。其实,只要经常按一下身体的几个穴位,就可预防“夏懒”,安然度夏。太阳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按摩时,先将四指并拢先按摩上下眼睑,然后按摩的手指从眼角处向太阳穴处移动,按摩数分钟。常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属足少阳胆经。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
转眼间已进入草木繁茂的盛夏六月,夏天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季节,有很多户外活动,也是孩子们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些疾病的多发季节。仲夏时节,小儿防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要预防儿童夏季多发病,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气温变化莫测,要适当为孩子增减衣物;二是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三是合理膳食,每天适量食用鱼、肉、蛋外,还应多吃一些乳、豆制品和蔬果;四是让孩子多到室外活动,得到日光充足的照射,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免疫力;五是保证儿童的充足睡眠,既有利于生长
夏天到了,在一个个闷热的夜晚,在吹着空调享受的同时,殊不知,一时的痛快可能让“面瘫”悄悄找上门,李燕主任提醒,天热勿贪凉,警惕吹空调不当患上面瘫。李燕介绍,中医认为,面瘫根本原因是风寒之邪入侵,寒性收引,凝滞经脉,不能濡养头目,肌肉纵缓不收而导致。夏天人体经常出汗,中医讲“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排汗需要消耗阳气,所以排汗过多,会导致人体卫阳亏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卫阳是人体防范邪气的第一道屏障,这时候虚了,又吹空调或风扇,风寒之邪就极易侵袭面部经络,受冷会使面部经络阻塞、气血不畅,面部血管因血流循
夏日酷热潮湿,各种疾病易乘虚而入,若能吃些含有“苦”味的食物,则有益于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甙类、微量元素,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苦味食品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苦瓜:又名癞瓜、凉瓜。它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钠、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苦瓜甙等。未熟嫩瓜可作蔬菜食用,成熟后,瓤可生食,瓜可做汤,又可凉拌,还可清炒,也可与肉、鱼一起做菜,清脆爽口,别有风味,具有增强食欲、助长消化、除热
进入夏季后,天气渐热、湿气渐增,困扰脾胃,影响肠胃机能,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要注意保健。清淡饮食夏季多雨潮湿,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没有食欲,脾胃的消化功能变差,因此夏季除湿养胃很重要。薏米可以说是最好的消暑除湿的食品,做粥时不妨放点,或煮点薏米水,外出时带上一瓶,当作饮料来喝。除薏米外,冬瓜、红豆、扁豆也是夏季祛湿的不错选择。饮食还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饭后适当吃些山楂、乌梅、木瓜等水果以健脾消食。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所以我们还可多吃些苦瓜、马齿苋等
因为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皮脂分泌量较多,极易沾染灰尘,使面部显得污秽油腻,这样就影响了皮脂的外溢,被堵塞在毛孔深层,再加上细菌的作用便形成了痘痘,从而破坏了皮肤的平滑,影响了容貌的美丽,下面介绍三个步骤让痘痘远离你。痘痘高发季节是夏季大部分痘痘都是医学上所说的痤疮。痤疮常有两种表现:一种叫粉刺,是单纯由于油脂分泌增多致毛孔堵塞而形成的小丘疹,不发红;另一种叫毛囊性丘疹,是毛孔堵塞时间比较长后,细菌在毛孔内滋生而形成的炎症,会发红、甚至出现脓点。大多数痤疮的产生和皮肤的油脂分泌、内分泌密切相关。皮肤科
从气象学来说,每五日为一“候”。当平均气温每候高于22℃时才是夏季的到来。每候平均气温等于或大于30℃才算酷热期,三伏天正值酷热期,所以俗语说:“热在三伏”。三伏天在我国最热的地区是长江流域,那里七月初梅雨期一过便处于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之下。在这个“大火炉”地区,高温日数普遍有20~30天(气象部门常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日数来表示某地区炎夏日子的多少),如南京17天,武汉22天,重庆33天。其实这“三大火炉”并非全国最热的地区,如浙江丽水每年高温日数都在45天左右。而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盆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