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湿热,适当多吃点苦味食物有助于化除人体内的湿邪。从中医角度讲,饮食要均衡,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辨证做出调整。比如,高温室外作业的人,可多“吃苦”,如苦瓜、苦菜、莴笋一类;而对于坐办公室吹空调的人而言,则要适当“增辛”,多吃姜、蒜一类辛辣食物养阳。高考考生压力大,易生“内火”,而最近气温又回升过快,吹空调制冷容易感冒,影响备考质量,不如适当增吃一些苦味蔬菜,清心降火,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下面推荐几道苦瓜做的菜,有凉菜、热菜和汤供不同选择。苦瓜凉拌:年轻人体内有实热者,如果想通过吃苦瓜来清热败火,最
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养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怡神养心:人们要借助夏天这个散发的季节,把春季的淤滞恼怒的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条畅,心神和缓。夏季自然界一派繁荣景象,人们喜爱的景色在户外,应该多到户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美景。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则伤心”,就会损失心气,秋冬季节容易患病。夏季养神,一忌肝火,尽量避免生气、焦虑、抑郁
一、为何初夏多腹泻原因是多方面的。初夏时节,气温的趋势是升高的,但气温也起伏不定,天气变化无常。此时,人体内生理性散热和保暖功能与冬天和初春时节已有很大不同。冬天或初春时节,人体受到低温的强烈刺激后,皮表的汗腺毛孔会闭锁,以抵御外寒并保存体内热量,这就是中医上说的“外寒内不寒”。到了初夏,随着气温的大幅度的回升,人体的汗腺已经“开放”地迎接夏季。如果此时出现“五月寒”天气,突然降临的寒冷最容易侵入肌体,人体各系统、脏器的生理性协调一时适应不了,引起功能紊乱、失调、抵抗力降低,不仅伤风感冒应时而生,而且还会
春夏之交时节,气温逐渐变热,天气潮湿多雨,由于气温升高,人的汗液会增多。出汗多容易导致人的血液变得黏稠,在血管内的运行速度减慢,加重心肌缺血。室内外温差大容易造成心脏短时间内的收缩,可能诱发心肌梗塞。而且春夏之交,人的情绪也很容易烦躁,导致植物神经的调节紊乱,有诱发高血压的可能。同时,季节的变化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也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专家提醒,为了预防冠心病发作,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生活、饮食等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应对寒热准备。冠心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
炎炎夏日,许多苦味食物能够消暑去热、健胃提神,如苦瓜、莴笋、芹菜、苔菜等,它们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品。的确,苦味食物不仅有助于恢复精力、消除因炎热而导致的不良情绪,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人的消化功能,适当吃些这类苦味食物,对保持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夏天吃苦味食物越多越好,如果方法不当或者食用过度,不仅于健康没有帮助,而且会适得其反,给人体造成伤害。一些苦味食物含有的苦味成分对人体有益,譬如苦瓜中的苦瓜苷有降血糖的功效,芹菜中的芹菜苷有降血压的作用,茶叶中的生物碱与多酚类物质有提神以及抗氧
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很多,许多人都是一进家门便用凉水去洗脸、冲凉,这样做非常容易长痱子。痱子是夏天常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在流汗时用凉水冲洗,会导致汗孔闭塞、排汗不畅,产生痱子。因此,出汗后一定要先用毛巾擦干,然后再用温水冲洗。还要注意大汗淋漓时不要直接进入空调房间,这样也易导致汗孔闭塞。如果已经长了痱子,要特别注意及时更换汗湿衣服,经常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干燥,配合用一些痱子粉止痒消炎。在饮食上最好忌烟酒、辛辣、油腻食品。出汗后受冷易引发疾病在夏季,稍微活动后就可能大量出汗,这时如果从头到
夏天炎热,姜味辛辣,按说不应“火上浇油”。但中医认为,夏季阳气蒸蒸,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表现得十分炎热。与此同时,在里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故地下表现得相当阴冷。相应于人就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心烦口渴,容易腹泻。也就是说,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时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夏吃姜”选对人体质偏寒者:不少人平常就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即便是夏天也不敢开空调。这些人夏天适合吃姜,因为姜性温,可以用来温中驱寒。胃寒患者:平时如有喜食热饮、干呕清水等症状的人食用生姜比较合适。尤其是夏天,
中医认为,苋菜味甘,性凉。归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利窍止血等功效,夏日食用对身体有益。而营养学家指出:苋菜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容易吸收,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多食苋菜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有减肥排毒,补血补气之功效。尤其是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和铁,对儿童牙齿和骨骼的生长,以及预防贫血,均可起到促进作用,真是一道极好的夏季时令养生蔬菜。下面两道不同做法的苋菜美食与朋友们分享:第一道 苋菜猪肉水饺主料:苋菜700克、猪肉糜500克、面粉500克调料:葱姜
由于气候炎热,烈日当空,坐卧多,活动少,所以夏季里还是要多活动,多做些适合的运动。通过身体的代谢和循环排出热量,调节体温。饮食起居要“五味淡薄,令人神爽少病”。古代的养生家总结概括为早、缓、少、淡、软五个字,早是晚饭要早吃,夜不滞积食物;缓就是细嚼慢咽;少是少食多餐,七八成饱;淡是清淡,油腻厚味的东西少吃。清代的养生学家石成金也提出:食宜早,不可迟晚;食宜缓,不可粗速;食宜七八分饱,不宜过饱;食宜淡,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宜寒凉;食宜软烂,不宜坚硬;食毕饮茶两三口漱口齿。这和上边提倡的不谋而合,大同小异。
酸梅,实乃乌梅。中医认为,乌梅涩肠敛肺、生津安蛔,主久泻、久咳、便血、疟痢、虚热烦渴及蛔厥腹痛等病症。苦夏者饮酸梅汤可开胃生津,增进食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用这种酸甜凉爽的哦!《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乌梅“多食损齿,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经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药品化义》中也称“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脯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故有实邪之人,菌痢、肠炎的初期者,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均忌食之。做法:去核的乌梅与山楂比例为3:2,再准备一份
莲子:莲子性平,味甘涩,任何体质都适合饮用,可以解决心脾的问题。当天气闷热晚上入眠不易,莲子有清热解烦闷的功效。可以使用约15~20克的莲子做成甜汤,适合夏天饮用。小麦:小麦味甘属于凉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养肝,也有收敛汗液、安定情志的功效。特别推荐小麦30克、甘草3~6克、红枣2~3枚所制成的甘麦大枣汤,很适合在心烦无法入睡时候饮用。百合:百合味甘微苦,属微寒性,有润肺的效果,当躁郁烦闷时,有助清心安神,助人入睡。炖煮汤品时,可加入15~20克的百合,解忧除烦。新鲜百合也可用中火清炒,加少许盐,鲜
夏季雨水多,湿气大,容易造成所以要及时调补。夏天多吃豆子,能够补充因出汗而损失的B族维生素和钾镁元素,又充足的蛋白质,是美味与营养兼得的好办法。蚕豆:蚕豆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钙、钾、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它还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有增强记忆、健脑的作用。蚕豆还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等功效,特别适合暑热和湿气重的夏季食用。嫩蚕豆可以煮熟后直接吃,老蚕豆可以用来煮饭、熬粥。绿豆:研究证明,绿豆皮里面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单宁、皂甙等。绿豆中还有生物碱、豆固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