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房中术与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房中术与气功应同时进行操练,即将气功、导引引入房中术,达到延年祛病的目的。所谓八益,是指气功导引与两性交接相结合的八种方式八个步骤。所谓七损,是指男女交合有七种做法对身体有害,合称七损八益,倘若不能运用八益、避免七损,那么人到了四十岁阴精就自然的衰减一半,五十岁起居生活显得衰老,六十岁则听觉失聪且视力不明,七十岁下体干枯而上体衰虚,阳器痿软不用,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出,完全是个衰老夫子了。要想延缓这种衰老、恢复健康也有办法,那就是除去七损,以救治疾病,采用八益来补益精气
竹简《天下至道谈》写道,夫妇交合时有十种守则都能注意到,十种姿态形式也能乐而选用,八种交合动作也能杂合为用,在睡卧后交合,不宜多汗时进行,气血流注阴部,屏住呼吸摇动前阴,能使筋脉流畅通利。然后观察交合时的八种叹息声,便可判断性高潮是提前或是延迟到来。夫妻间的两性生活行为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性事前的爱抚,交接时机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要使交合有则,完满的结束,就必须综合运用八道、十修、十势和观测五音的变化,才能使双方同时达到性的高潮。所谓十修,竹简《天下至道谈》,译为白话:一叫导气,二叫含咽口中津液,三叫调
1.合阴阳之征候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简书《合阴阳》,主要讲性生活前的爱抚动作,亦即性交前戏。大意是:握手,抚摸女子手腕,沿着肘关节向上抚摸腋窝、肩头、颈项、后脑,反复数次,再抚触对方嘴唇,一直向下,经过乳房,肚脐,进入女子阴户,再拨弄阴唇,以提起女子情绪,使其性欲旺盛,全身快乐发痒,精神愉悦,容光焕发。但此时还不急着与女子交合,应亲吻并搂抱女子,与之恣意玩弄抚摸,嬉戏:1) 待气血朝上,面部发热,再慢慢互相嘘气;2) 待乳房挺立胀大,鼻翼出汗,再慢慢互相拥抱;3) 待口中津液增加,大舌滑腻,再慢慢靠拢;4)
1.合阴阳贵有法见于《素女经》。主要论述性事的技法,认为如果依式行事,可使男女百病消除。黄帝曰:“(合)阴阳贵有法乎?”素女曰:“临御女时,先令妇人放平安身,屈两脚,男入其间,衔其口,吮其舌,拊搏其玉茎,击其门户东西两旁,如是食顷,徐徐内入玉茎,脂大者内寸半,弱小者入一寸,勿摇动之,徐出更入,除百病。勿令四旁溢出,玉茎入玉门,自然生热且急。妇从身当自动,摇上与男相得,然后深入,男女百病消灭。浅刺琴弦,入三寸半,当闭口刺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因深之,至昆石旁往来,口当妇人口而吸气,行九九之道,讫乃如此。”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正虚邪凑、阴附失调。而正气虚弱是致病之本,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人体患病后就应顾护正气、祛除邪气,调和阴阳。若再强力行房,势必耗伤正气而致邪气益甚,加重病情。故病人应节制性欲,蓄养肾精,扶助正气,保病康复。节欲之法,当以独卧静养、清静恬愦、固守精气为宜。所谓“服药千朝,不如独宿一宵”即是此意。节制性欲,保养肾精是对患病之人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病种的不同,以及所处疾病的不同阶段,对患病之人的房事生活又有不同的规范。一、禁忌房事对性病,如梅毒、淋病、软性下疳、尖锐湿疣、艾滋病以及
所谓最佳时机,是指选择男女双方感情融浩、精力充沛。并且双方恰需交台的时间进行房事生活。把握最佳时机有利于房事生活的和谐欢愉及双方的身心健康。一、必要的事前准备夫妻双方心情舒畅、情投意台、欲念萌动是房事和谐的先决条件,尚需积方必要的事前亲昵、爱抚与触摸,为达到最佳日寸机创造条件,从而使双方严生迫切的入房要求,共同达到最佳境界。正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中云:“必须先徐徐嬉戏,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阴气推之,须臾自强。所谓弱而内迎,坚急出之,进退,欲令疏迟,情动而止。不可高自投掷,颠倒五脏,伤绝精脉,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功能明显减退,肾精亏耗,肾气衰微,性功能逐渐减退。《素问·上古天真论》日:“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说明老年人肾之精气亏竭是衰者的自然征象。因此应“远房帏,绝嗜欲”,以免更耗肾中精气。占代医家多主张老年“断欲”。认为“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老年凡节制性欲固然有其积极意义。如《寿世保元》所说:“年高之凡,血气既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不可纵心恣意”。但不可一概“断欲”,老年人亦需要互相温存及和谐适度的房事生活。如《千金老要方·房中补益》谓:“或日年未
饱食后行房,不但影响肠胃消化,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玉房秘诀》上说,饱食后“各气来行,蹦台阴阳,腹部彭亨。小便白浊,以是生子,子必癲狂”。《三元延寿参赞书》说:“饱食过度,房室劳损,血气流溢,渗入大肠,时便清血,腹痛,病名肠癖。”现代医学认为,饱饱食以后,血液较多的集中在胃肠道,大脑的主要精力也是指挥消化液的分秘,此时夫妇行房,全身性的紧张活动及大脑精力的转移,必然会使消化功能紊乱,很容易引起肠胃病。至于饱食后行房孕育之子或发瘴狂,那是指夫妇因饱食行房引起自身疾病后影响下一代健康,虽言之有过,但也不
喜、怒、优、思、悲、恐、惊、为凡之七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七情人皆有之,世七情太过,常会伤及气血并损内脏。《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总则气结。”七情内伤对房事也有一定影响。孙思邈说:“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而交合,令人发痈疽。”又说:“大喜、大怒……皆不可台阴阳。”明代龚廷贤说:“忿怒中尽力行房事,精虚气竭,发为痈疽。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自汗盗汗,枳而成劳。”喜为心志,夫喜伤心,容易使人心气焕散,此时交台
酒后兴奋,不能自持,常常会做出些荒唐之事,醉酒行房就是对身体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而有些青年人对此不以为然,故应明之以害,晓之以理,使其刻记在心,力求戒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以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唐代孙思邈说:“醉不可接房,醉饱交接,小者面黯咳喘、大者伤绝脏脉损命。”明代龚迁贤说得更为明确,“大醉入房,气竭肝肠,男子则精液衰少,阳萎不举:女子则月事衰微,恶血淹留,生恶疮”。他还在《寿世保元》中立“嗜酒丧
“七损八益”一词,出自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养生方·天下至道谈》。原文为:“气有八益,有七孙(同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则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说,阴气不用,课泣留出。”可见“七损”是七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房事行为,“八益”是指八种对人体有朴益作用的房事做法。如果不知“七损八益”,就会导致早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何谓七损?“七损:一日闭,二日泄,三日涡,四日勿,五日烦,六日绝,七日费。”闭:“为之而疾痛日:
《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房事作为一种生命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亦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即根据四时季节的变迁来调谐房事生活,合房时机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阴乎阳秘,而且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相适应。《医心方·卷二十八》引《养生集要》说:“道人荆京云:春天三日一施精,夏及秋当一月再施精,冬当闭精勿是。夫天道冬藏其阳,人能法之,故得长生,冬一施当春百。”指出人们应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安排房事生活,也就是春季的行房次数应稍多,夏及秋季应适当减少,冬季应勿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