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期间及疾病初愈的恢复阶段,应节欲保精,禁止夫妇合房,特别是严重的内脏病及某些传染病,更应停止房事。由于夫妇合房而致病情加剧甚至危及生命者并非罕事。清代潘揖《医灯续焰·尊生十二鉴》中专列“远房室”节,并说:“欲修长年,必先远色,矧病者乎!病既固虚致邪,务宣坚城却寇。”哪些疾病要禁止房事呢?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心脏病病人应节制房事;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忌房事:患急性肾炎、急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伤寒病、大叶性肺炎、大出血、流行性出血热和其他急性传染性疾病,应禁止房事,其恢复期,至少2个月内应禁忌房事。某
妇女“三期”,是指妇女经期、孕期、产后及哺乳期。“三期”是妇女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房事而言,又是非常时期,也就是应当禁止房事的时期。如果在“三期”不慎房事,不但会损耗精血,而且还会发生多种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会遗患多年,给妇女身心造成很大痛苦。经期:妇女月经期,身体抵抗力减退,子宫内膜有创伤,此时同房,容易把细菌与污物带入生殖器内,引起夫妇积方生殖器官感染等疾病。孙思邈说:“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经期得房,容易引起崩漏、带下、痛经、积聚、子宫糜烂、宫颈癌等,有的治疗起来非常棘手,给妇女造成终身痛
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气候与环境不良对夫妇行房不利。如《素女经》指出,在月亮的晦朔弦望,以及大风、大雨、雷电霹雳、大寒大暑、地震等恶劣气候环境下,不可行房。这些气候环境超出了人体调节功能所承受的限度,就必然会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的节律,使人心情恐惧,身体寒热,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此时,应慎重保精,积蓄元气,调养脏腑。若反其道而行之,在气候异常情况下,强力行房,必然会损伤身体,由此还会引起心理上的负担,贻害无尽,故应避免行房。环境不良是指行房时的居处不洁。前人曾指出“井灶圊厕之侧,冢墓尸枢之旁,皆悉不可”。现在
病因就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发病的因素。我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医疗实践,经过比较、分析、综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病因学说。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即:“干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园也;一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以后,经过逐渐探索、补充。到了南宋,陈无择编著了一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他把复杂多变的病因丹为三类。一为内因,即内伤七情;二为外因,即外感六淫;三为不内外因,即指饮
治疗特点,就是在抬疗性功能障碍疾病时应当注意的几个要点。性功能障碍疾病有其自身的发病规律,这些规律使其对该病的治疗有别于其他疾病,明确这些要点,对治疗性功能障碍疾病很有帮助。一、辨证用药与辨病选药相结合辨证用药是中医治疗学的精华。离开辨证用药去对待变化多端的病证,遇到阳瘙就用兴阳药,遇到阳强就用抑阳药;或者见痛止痛,见血止血,没有不失败的,甚至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我们必须发挥中医辨证用药的特长,精心辨证,依证用药。这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囿于辨证用药的框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研究成果的
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就会引起相关脏腑的阴阳失调。这种阴阳失调的全过程,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即病机。换言之,病机就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内部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的特点为邪正斗争、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等。根据性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病原固及临床表现,其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阴阳麦调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保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一旦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会呈现出一系列阴阳偏盛偏衰的变化。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四种,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就性功能障碍
1.叩齿提肛法每日晨起卧位叩齿百次,然后舌舔上颚齿龈,含漱津液,频频咽下并意送丹田,往返百次。再于吸气时收肛,呼气时松肛,一收一松为1次,连续50次。此法益精清降,提高性功能,可治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2.搓摩涌泉法取坐位,双掌互相搓热,分别紧贴足跟内侧,沿踝关节至三阴交穴,往返搓摩30次,然后用手掌分别搓摩足心涌泉穴各百次,并意守涌泉。此法交通心肾,防治遗精、早泄和性冷淡。3.双掌摩腰法取坐位,双掌分别贴于后腰肾俞穴,并以中指点压命门穴,再从上向下摩腰百次并意守命门穴。此法温肾摄精,防治阳痿、早泄和腰
房事不节造成伤身折寿,人所共知。为什么古代皇帝生活优渥,而平均年龄只有仅39岁?这同皇帝的三宫六院、房事不节有密切的关系。而清代的乾隆皇帝髙寿88岁,成为长寿皇帝,这同他“远房事,习武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国内外的长寿老人的调査也发现,他们大多对房事都有严格而规律的节制。纵欲常常是脑中风、心肌梗死等老年病复发加重的主要诱因,这已被医学界所公认。但“禁欲”,特别是老年人禁欲也会损害健康,影响长寿。国内曾对广西巴马县的长寿老人作过性生活的调查,发现他们和谐稳定的夫妻生活都保持较长时间。正常的房事,可疏散心情
古人倡导房中术并非为了淫欲享乐,更重要的是运用房中术既尽男女之之道。掌握房中之道,并懂得节精保精,配合气功,导引和适当服食药饵,则能养生。古代房中家倡导的节精保精四法。1.御而不泄御而不泄,便可保持精室盈满,缩短现代性学所说的不应期。但是,若有精室湿热或游阻之患,譬如出现当今所说的前列腺炎等病变时,则不可交而不泄,亦不可抑忍不交,应该定期排精,以利去腐生新。2.数御一泄古代房中家认为,“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数交而一泄,精气随长,不能使人虚也。若不数交,交而即泄,则不得益。泄之精气自然
1.收养心神心藏神而寓火,神宁心安则阴精固密。若心神为外物所扰,欲火的内动,君火引动相火,相火妄动,则易致阴精耗散,所以节欲保精者当先收养心神。2.切忌早婚早婚极易遗泄无度,耗伤阴精,导致疾病或早衰。万全《养生四要》指出“少之时,气方盛而易溢,当比血气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动情盛,入接无度,譬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萎也,况禀受怯弱者乎!”3.节制性欲已婚青壮年对房事生活当有所节制,且不可自恃体壮而恣情纵欲,耗伤肾精。《千金方?房中补益》云:“所以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对于
最早提出节欲保精理论的人是老子,他认为能做到平和无欲,就是懂得了生命的法则,懂得了生命的法则,就叫做智慧聪明;贪图性欲,就叫做自招灾殃;性欲耗费精气,就叫做消精亡阳。节欲保精,指节制性欲,保养精气,固摄阴精。明代医家张介宾云:“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说明精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善于养生之人必须节欲保精,方能神气旺盛,身体健康。1.精与生命过程息息相关中医理论认
古人云:“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从而悟出“合男女必有则”的“交接之道”,顺之者延年益寿,逆之者早衰早夭。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云:“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堪称中医房事养生之准则。1.欲不可绝性欲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性行为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行为,所谓情欲性事,人皆有之。禁欲则违背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会引起许多疾病,因此中国古代医家养生家都反对禁欲,以顺养生之道。如《素女经》说:“天地有开阖,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