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因为腋臭而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找不到心仪的朋友,而且还会受到周围人厌恶的尴尬境遇,于是,四处求医。其实,人的体内就生满了各种名贵的草药,比如极泉穴就可以解除你的腋臭烦恼。极泉穴在腋窝下,就是小时候挠痒痒逗你笑的那个位置。胳肢窝爱痒痒证明心血旺盛,等到了老年,心血不足,神经也渐萎缩,这儿就不传导了,自然就不大感觉出来痒了。这个穴大家可以用大拇指拨动它一下,会感到里边有好几根筋,轻轻一拨,有时候手指头就麻了。所以没事拨动它几下,拨到感觉手发麻、胳膊发麻为止。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极泉穴能治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在经受失眠的困扰,整夜翻来覆去地睡不好,一直不停地翻身,感觉压抑烦躁,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心经上的神门穴来帮忙了。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为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可掐、揉刺激神门穴,坚持每日点接、揉5~10次,长期坚持,必有奇效。用力不要过重,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以左手按摩右手神门穴5~10次,然后入睡即可。神门 在腕部,腕掌侧
在《内经》的《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其形乃彰,生气以长”,讲的是经络畅通与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的密切关系。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把人体的皮肤肌肉、四肢百骸及五脏六腑全部井然有序地互相联系起来。经络最主要的构成是连接体表和脏腑的12条主经,以及贯通背部、腹部的督脉和任脉,即人们常说的 14 经脉。每条经脉上又有若干呈特殊感应点和刺激点的腧穴即穴位。经络是一种网络周身、联通整体与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通道。除此之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女性朋友整天都是面色红扑扑的,像是婴儿一样,从表面上看,有一种红霞飞的羞涩和妩媚。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并非是什么好事情。大家想想,刚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基本上是黄里偏红的那种,因为小孩的光是被细毛含在里面的,所以小孩不会出现红光满面。老人是因为脸上那一层细毛退掉了,没有东西含着它,所以才出现了红光。所以说青年人出现红光满面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出现了红色桃花状,就好像是化妆了一样,这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眉毛的正中间,如出现红如灯花状散的相是非常不好的。在中医里讲心为君主之官,全身的
现代人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很长时间,以至发困,颈肩部发紧、僵硬,随后,后背开始疼痛,脖子也不能转动,甚至手也有了麻木的感觉。显而易见,这就是所谓的电脑病找上了门。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在肩背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和保健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点、按、压、揉这个穴位,能够产生强烈的酸胀感,可以放松整个肩部的肌肉。此时此刻,不妨开始敲打小肠经,再加上按揉天宗穴几分钟,做的时候再加上1分钟的扩胸运动,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感受。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
生孩子、做母亲,本来是诸多女士人生的一件乐事、大事。然而,对于一些人而言,在这种乐事、大事面前,也常会出现不顺心的事,那就是:孩子顺利来到了人间,可是,万万想不到,产后自己却奶水匮乏,婴儿一天到晚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这无疑成了刚刚荣获母亲称号的人的一块心病。怎样才能尽快满足孩子的吃奶需要,增加乳液产量,同时,去掉自己一块心病,保持一份开心呢?那就是向自身寻医问药,寻求手太阳小肠经少泽穴的帮助。少泽穴位于手小指末节尺侧,小指尺侧指甲旁0.1寸。可以掐点、按揉30—50次。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产后缺奶的情况将会永
一说起颈椎病,很多人就会想到是“脖子酸痛”,有些入晚上睡觉不注意姿势,受了凉,早上起来也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脖子不能动了,一动就痛,只能很别扭地让脖子侧向一边,不但姿势不好看,而且生活和工作也都会非常受影响。其实,颈椎病并不仅仅是脖子痛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于上班族来说,长期久坐加上不运动,是造成颈椎病的主要原因。颈椎病在中医上被称为“痹证”,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小肠经上的后溪和前谷来帮忙了。首先一个重要的问题还是找准穴位,后溪穴在哪里呢?从大的方向来说,后溪穴在手的外侧方,是在靠近手掌和手背临界的地方。具体说来,手
知识经济的今天,图书、网络、电视、游戏机等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视也就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戴眼镜的人也在与日俱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晴明穴就是这里的“土”与“将”睛明穴,又叫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之意。 “晴明”之意即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本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是太阳穴膀胱经的第一穴,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所以称之为“晴明穴”。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只要简单地按摩
痛经是很多女性头疼的事情,每月都要痛一次,而且往往持续的时间还不短,所以,解决痛经问题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期待,次骼穴是疗治痛经的特效药。次,与上谬穴相对为次也。髂,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并由此得名。次醪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对于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有很好的疗效。在实际运用此穴的时候,可以用手掌在此穴所在的部位进行来回的摩擦,直到热感透过皮肤为佳。如
老子按摩法又称太上混元按摩法,据传是春秋时期老子所创,但一般认为是托名老子。本法始见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共有49式,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使全身的各部肌群得到运动,并强调意念与姿态的结合,以达到强向健体的目的。
天竺国按摩法又称婆罗门法,是古印度的一种养生保健按摩法。早在唐代就已传入我国,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予以载录。共有18式,简单易学。
马王堆《导引图》又名帛书导引图或马王堆汉墓导引图。源出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聃的一件彩色帛画。本功法可分为养生功和医疗功。养生功以养生保健为目的,多为模仿动物动作的功法,如螳螂、熊经、猿呼、鹞背等。医疗功以康复治疗为目的,多标明“引”治某种疾病的术式,如引聋、引膝痛、引温病等。但由于年代久远,画面和文字多残缺不全,现将李聪甫《传统老年医学》中研究整理后的功法摘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