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压力过低,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和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由于血压下降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因此也会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对以下七个特效穴位按摩,可以刺激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身体机能。 百会穴 取穴: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在两耳之间的连线的中点处。方法:双手抱头,以左右拇指从穴位正上方进行指压。 素髎穴 取穴:位于人体的面部,鼻尖正中央。方法: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住鼻尖进行捏、拉、揉等动作,共2
采用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好。方法一:两手拇指微曲,其他四肢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梁两侧上下往复摩擦数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侧。方法二:双手捂住脸部,左右手各自向相反方向弧形揉搓脸部。方法三:用一指尖轻按人中穴(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以顺、逆时针方向各旋转按揉50次。以上各法,每日早晚各做1次。只要长期坚持,定会收到满意效果。
《黄帝内经》上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肩进入锁骨上窝;直行脉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胆经失调容易发生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等头面五官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各种不适和疼痛,如胸胁肋部胀满不舒、腰腿痛,神经精神失调性疾病,如失眠等也与胆经失调有关。刺激胆经及其穴位可以清利头目、聪耳明目、缓解胁肋部胀满、调理睡眠、治疗腰腿痛。胆经上分布有44个穴位,其中头面部穴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耳穴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传统医学书籍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疗、保健功效的记载。耳穴诊疗法借着具有简便有效而副作用少的优势,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了大众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新视野中的好选择。 在耳穴理论中,人耳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耳穴作为人体的一个微系统,可反映人体的健康信息。耳穴阳性反应点会随着疾病不同阶段发生改变。既可反应身体情况的过去、现在,同时预示着未来发展。耳穴既能诊断也能治疗、干预和保健。因此,运用耳穴诊治法,便
许多人年过四十,上臂都有松弛的悬垂肌肉,左臂更明显。捏揉起来犹如棉絮,手指一搓还有疙疙瘩瘩的脂肪颗粒,稍一用力疼痛难忍。这种情况其实是心脏供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补救方法很简单,每天捏揉此处,能把松弛的肌肉捏实,心脏供血也会顺畅,自然不再胸闷气短。手臂内侧是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心经起于心中,在体内和体表各有一段循行路线,体表是沿手臂内侧后缘一直到小指。心经与心血管病直接相关,主治心、胸、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掌心热等。心经经气异常,会产生心痛、咽干、口渴、前臂厥冷、麻痛等症。此外,
“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的,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因性腺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会使皮肤过于干燥,皱缩的皮肤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老化蜕变,向中枢发出异样的刺激信号,所以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血海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
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较大儿童,男孩比女孩多。一般十几岁儿童最多,2岁以下婴儿较少见,病势一般比成年人急而重。由于儿童的阑尾壁薄,发生穿孔快,腹部检查不配合,陈述不可靠突出,且儿童免疫机制尚不健全,网膜未形成包裹,一旦穿孔,易发生腹膜炎,腹腔有脓液形成。一旦孩子患了阑尾炎,在众多的治疗方案选择中,按揉足太阴脾经大横穴不失为一种花钱少、见效快的方法。首先在脐旁四寸找到大横穴。然后,每日按揉30—50次,或采用针刺手法,令患者仰卧屈膝,以28号2寸毫针直刺大横穴,可沿腹向下成4
不少追求苗条的女孩,喜欢把水果当正餐,但并非任何食物都能当饭吃。昨天,28岁的减肥女孩小霞因莫名胃痛、狂吐酸水来找医生询问,医生告诉她,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收到了疗效。在中医里,公孙穴通冲脉,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宫,其中,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冲脉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调理公孙穴,等于是对人身上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疏导,具有行淤止痛之功。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这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
上了年纪的人,需要的是无忧无虑、平静、健康的生活,倘若突然大小便里发现了血,不但家里人会紧张,自己也会担忧:这究竟是怎么了?——是小恙还是大患,是否会有生命危险?应当说,老人小便带血,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不必一开始就忐忑不安。在正常情况下,选择经络按摩或针刺地机穴的治疗方法,还是可以获得手到病除的效果的。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 “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找到这个穴位后,可以每日按揉30—50次,也可以选择直刺1—1.5寸,相
足太阴脾经的主要循行在胸腹部以下,肢内侧,即从足到头。它从大脚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经核骨,向上沿着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缘(小腿内侧的骨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与肝经相交,然后在肝经前循行),上膝股内侧前边(即膝盖、大腿内侧),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央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其分支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经气接手少阴心经。脾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足太阴脾经共有21个穴位,其中
五脏六腑中,脾为气血生化的源泉,肝主藏血。三阴交是妇科的首选要穴,自唐代, “三阴交”之“三阴”已被理解成太阴、少阴、厥阴,从而被视为三阴经的交会之穴。在中医里,这里几乎成为了妇科病的万灵丹,我们应该重视它的作用。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可止血、能滋阴又可利湿,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而对机体产生有利的作用。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在女性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记住中医中的血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血的含义是不同的,中医学
关元穴是人体功效最强大的补穴之一。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也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因其强大的补益功效,而被称为“千年野山参”。要知道,人参已经很补了,野山参更是大补,而千年野山参更是大补中的大补。我们知道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称为“阴脉之海”,也就是说人体的阴都会汇聚到任脉当中。如果你补脾经的话,气血由下向上推动,到了这个部位想要更旺盛通畅到我们任脉里面去,就一定要增加这个部位的治疗。对于女子来说它气血充盈了,那么女子子宫当中的气血才会充盈,生殖能力才会比较旺盛,月经周期才会比较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