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泣穴位于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持续往下按压承泣穴,穴位有酸胀感,同时眼睛清凉舒适,该穴能增加泪液分泌,改善眼睛干涩,缓解眼部疲劳,防止眼袋松弛,减退眼圈。按摩方法:用中指顺时针轻轻按摩承泣穴约3分钟后,再交替逆时针旋转3分钟。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自我按摩特定穴位,可激发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或减轻感冒的发生。 搓大鱼际:大鱼际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用两手上下交替搓摩大鱼际50次。 按揉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用两手中指分别按摩左右太阳穴50次。 揉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30~50次。 推摩双颊:用手掌向上推摩两侧面颊30次,推摩轨迹如一个“0”字形。 刮擦鼻旁:用两大拇指在鼻梁两侧自上而下刮擦30
身体上有四个有强身作用的大穴,分别是关元、气海、神阙、命门,是任脉和督脉上的关键性穴位,这四个强身穴,直接参与身体能量代谢这个最根本的生命活动,它们温暖的是全身之阳。这些穴位的保温以及针对性的温敷,可以充分发挥其强身作用。关元:在脐下三寸。因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古人认为这个地方是人体的“玄关”,是人体强健的秘密所在,不可明白地告诉人们,所以在命名时,就将“元关”两个字颠倒了一下,于是就成了“关元”。气海:在脐下一寸半,这个穴位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古往今来,想要强身保养的人
说起带脉,从字面意思上看,好像与腰带、皮带有关。您猜对了一半,带脉的位置与系腰带的位置相近,而且与腰带一样环绕身体一圈,它强壮腰肾的作用不容小觑。在讲带脉前,我们先谈谈经络系统,这样便于更深入地理解带脉。经络系统主要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组成,而带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这些经络大多为上下纵行,但只有带脉是环绕横行。 具体地说,带脉绕腰腹循行可以说是穴位相连的线性循行,也可以说是胸廓 -骨盆之间较宽的带状循行。线性带脉是左右皆从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命门穴出发,向两侧横行经过膀胱经第一条线的肾俞穴,第二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和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在3个月以上,症状时轻时重,以咽部不适感、发干、异物感、咽痒、干咳、恶心,可有轻微咽部疼痛为临床表现。检查可见咽部弥漫性充血,色暗红,有的咽部有颗粒状突起的滤泡。慢性咽炎分为虚火上炎、痰热、痰瘀互结、肺脾气虚等证型,治疗在忌烟忌酒、节制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还可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那就是照海穴。当感到嗓子干痛、声音嘶哑,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另外,通过按摩照海穴,也能缓解秋冬气候干燥所引起的皮肤干痒等问题。取穴:照海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意外,如出现晕厥、休克、心绞痛等,因没有任何防备,往往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痛苦不已。其实中医在急救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穴位进行按摩,可快速的缓解病情。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急救穴位。 心绞痛点压至阳穴 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病情十分危急。这个时候可手持一枚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凹陷处,病人卧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连线交于脊背正中点即是此穴),一般按压3~6分钟,心绞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在冬季,风邪与人的体表最常接触,也最易侵犯人体,造成头痛、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发生。风府穴最容易招致风邪,因此治疗和“风”有关的疾病,也是首选此穴。督脉治风之要穴 要说风最喜欢侵袭头部,引起的第一病症就是头痛。古人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不能让后脑勺对着风口直吹。而北方人一到冬天,都会戴上厚厚的帽子和围巾,这也是最传统、最简单的防止风邪侵袭的保健方法。风府穴隶属于督脉,出自《素问·气府》:“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中医认为,刺激风府穴可以起到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可
临床常揉三个穴(区),降糖效果好。 揉推地机穴:地机穴在小腿内侧的阳陵泉穴下3寸处。糖尿病患者一按到地机穴会很痛,而且会摸到结节。越是老糖尿病患者,结节就会越大。起床前先揉地机穴36~100次,然后从地机穴往下推,一直推到内脚踝;临睡躺在床上,用脚跟推也可以。1天3次。推拉胰腺区:胰腺区就在胃和十二指肠区域。先是用右手从胰尾处向胰头处拉按,左手再跟着推按。1天3次,1次推拉36~100下。 按揉涌泉穴:用手上的小鱼际部位从脚上的胰腺反射区推到涌泉穴,1次推36~100下。1日3次,晚上睡前最好在泡脚后进行
人的关节是身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如用力不当或过度,会导致手腕酸痛、疲劳,甚至关节肿痛,影响生活质量。中医认为,阳池穴是腕关节保健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揉阳池穴,能缓解其劳损。阳池穴不仅可以消除腕关节疼痛,还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脏功能失调等疾病均有助益。阳池穴有这么多的作用,原因在于它是三焦经的主要穴道,其中上焦支配心脏,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顾名思义,阳池就是囤聚太阳的热能。所谓阳池,是指阳气生发之池,阳池穴位于手腕部位,腕背横纹中
独阴穴:别名独会穴,属于经外奇穴。中医讲“男为阳,女为阴”,从独阴穴的名字上可以看出这个穴位可以治疗一些女性疾病,如女人干呕、月经不调、胞衣不下、难产等。除此之外,独阴穴最大的功效是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胸痛、心痛等心脏方面的病症。中医认为独阴穴具有调理冲任、降逆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胃痛、小肠疝气等症也具有极好的效果。取穴:独阴穴位于足底部,第2趾的跖侧远端,脚趾关节横纹的中点处。方法:将食指的指尖按压在独阴穴的穴位上,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左右两侧的独阴穴每次按揉3~5分钟即可,每天1次。
咳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有时候痰容易咳出,有时候却比较黏稠,不易咳出。对于后者,可以试着找找足背1 趾~ 2 趾间向后(内踝骨)约4.5 厘米的地方,用拇指按揉大约10 分钟后,痰便容易与支气管壁分离,一咳就出来了。其道理在于中医认为这里是支气管反射区。按压后,产生的酸、麻、胀、痛的感觉可对支气管进行刺激。在按揉支气管反射区的同时,如果能酌加下面2 个穴位,则效果更佳。丰隆穴 位于足阳明胃经,为化痰“要穴”。处于外踝尖上8 寸,距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既可以控制高血脂,又可以治疗自觉咽中有异物阻塞,
与民间流传的“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一样,腰痛也是一个很折磨人的症状。从发病缓急来分,可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急性腰痛多由于跌打损伤,而慢性腰痛常见的原因有肾虚,腰部骨质增生、骨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腰椎管狭窄、肿瘤,腰部骨折,腰部慢性外伤,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不管哪一种腰痛,都可用按摩“腰痛点”的方法减轻不适。“腰痛点”在哪里 一只手上有2 个“腰痛点”。将手伸出,手背向上,一处位于食指和中指根部骨节的结合处,另一处在无名指及小指根部骨节的结合处。当出现腰痛时,按压这两个点,疼痛感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