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氧运动临床实验显示,有氧运动能大幅度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其他非药物治疗方式相比,有规律进行有氧运动的失眠者睡眠时间也会延长。美国西研究人员对23名久坐的成年人进行了研究,其中以中年女性居多,年龄都在55岁以上,这些人都有睡眠障碍,有的人很难入睡,有些人睡不好,一到白天精神就变得很差。研究人员将这23人分组,有的人一周做四次有氧运动,一次运动持续20分钟,也有人一周进行四次有氧运动,一次30分钟到40分钟,为期16周。另外,还有一组人去上烹饪课或到博物馆上课,一周上课3次到5次,一次上课45分钟,
很多老年朋友喜欢锻炼,专家提醒体型偏胖的老年人,运动时要多加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腰。 人的椎间盘就像是“弹簧”,可以缓冲脊柱运动时受到的压力,保护脊髓,还可以协助腰部完成前后屈伸、左右旋转的动作。对于胖人来说,腰椎承重较大,容易受损,同时由于腰椎包在厚厚的脂肪中,适应力会差一些。如果突然进行大量的运动,会在短时间内给“倦怠”的腰椎增加过大的压力,导致腰椎无法承受,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进入老年后,肾气逐渐衰退,腰部关节韧带、肌肉发生退行性改变,腰部就更加容易受伤了。因此,体胖老人锻炼时应特别注意,转腰动作要
老人保健操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使机体获得更多的氧气,还能增强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主要适用于老年人体质较好者的保健,也可用于骨关节慢性病,呼吸循环系统慢性病及其他老年病的治疗。 ①头颈运动:两腿分开,自然站立,两手摩擦脸部,上下顺时针、逆时针各摩擦10—20次;两手叉腰,左右转头,眼朝天看,各8次。 ②上肢运动:立正,臂屈肘,两手置于肩上,肩部向前向后各绕环10—15次,然后两手伸开向前向后再绕环10—15次;再以两肘上提两手至胸前,手心向上,接着翻掌,两臂向头上方
习惯了晨练的老年人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依然起得很早去锻炼身体,但是需要注意冬季不同于其他季节。锻炼时间——冬季清晨的空气清洁度很差,尤其是上午8点钟以前,因此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钟左右。锻炼场所——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应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有雾时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如果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运动项目——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下
以下是老年人早上健身要注意问题:(一)、不要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晨练。可吃些食物,至半饱后稍事休息再到户外进行晨练。(二)、“闻鸡起舞”不宜提倡。有的人清晨三四点钟即爬起来锻炼,然后再回去睡个“回笼觉”,这样不但易吸入污染空气,还会使生物钟错乱,导致疲劳、早衰。最好是等太阳出来后再开始晨练,因为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最重且此时氧气也少,日出后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空气方达清新。(三)、气温过低不宜晨练。秋、冬季早晨若气温过低或气温突降不宜晨练,尤其是老人、体弱者,体温调节能力差,受冷易病。
哪种老人禁止做跑步锻炼?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动作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走”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听到“立定”的口令,再
对初练者而言,训练的科学就是简单的、基本的复合性训练,如卧推、深蹲、硬拉等等。尽管这些简单的动作很乏味,但效果却不容置疑。以下是老人健身的禁忌:一忌急于求成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二忌单独锻炼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三忌过分剧烈运动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四忌坏天气参加运动老年
在人们眼里,跑一直是和腿联系在一起的。但对老人来说,悄然兴起的“臂跑”则非常适宜。顾名思义,臂跑就是用运动手臂的锻炼方法来代替跑步。研究表明,臂跑在健身效果上与跑步异曲同工。养生专家介绍,老人锻炼采取以臂代腿的方式,更温和,且不受场地限制,也没有受伤的危险,容易学习和掌握。 臂跑运动的具体做法是:1.运手: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活动手指和甩动手臂及手腕,好像玩健身球或做甩手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可做1—2分钟。2.车手:平躺仰卧,手臂向上伸直,好像用手去转动单车的踏脚一样,可做1—2分钟。3.飞翔:站立,两臂
美国科学家最近对老年人锻炼情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65岁人群中只有11%的人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力量锻炼,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年龄大的缘故,许多老年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进行一些可以增强自己力量水平的锻炼。 但是研究证明,通过锻炼增强力量,能够给老年人带来不小的健康效益。力量锻炼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减少摔跤和骨折的危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老年人首先应从心理上改变对力量锻炼的看法。 研究人员介绍说,力量锻炼除了能使老年人的肌肉更加健壮外,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耐力,增强骨质密度,改善人
吃完饭,补充了能量,本应该精神抖擞,可奇怪的是,不少老人却会在用餐后出现全身乏力、困倦、头昏、心率加快等症状。对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而造成的餐后低血压症状。 老年人在饱餐后,食物都会集中到胃肠道等待被消化,但老年人的消化系统不比年轻人,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消化掉体内的食物,机体血液就会自动“支援”到肠胃,脑部供血量相对减少,因而出现餐后头昏、困倦、乏力的情况。再加上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较弱,饱餐后血液循环的改变,也容易使心脏供血不足,于是导致心率加快。通常情况下,这种状态持续半小时左右就会
1、戒急于求成 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2、戒单独锻炼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3、戒过分剧烈运动 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 4、戒坏天气 参加运动老年人大多反应较慢,坏天气可能引发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雨,下雪等时。 5、戒仅从事一项锻炼 如长年参加某项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关节软骨逐渐退化、磨损,导致关节的承受力下降并激发炎症反应而引起疼痛、僵硬、活动受限,老年性骨关节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延缓关节的老化,一些人怕磨损关节干脆不运动,另一些人则认为多动关节才能灵活,采取不适当运动方式过量运动。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要想养护关节,适量的游泳是最佳的选择。 游泳时关节负荷最少 由于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内的滑液,运动时软骨间歇性受力,使滑液在软骨内循环,如果关节长期固定不动,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而早期退化;但运动量过大也会造成关节过度负荷,导致关节软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