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徳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养生家都十分注重道徳养生。医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徳润身”“仁者寿”,都是把修养德性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人可以通过养花鸟、练书画、多读书、行善事等方式进行养性,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养德的原则重仁礼:古人养德十分注意仁与礼。《孟子·离娄下》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明为人要重视仁、礼的修养,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礼仪,相互之间要注意仁爱。只有这样,才能利于长寿。养德首先要性善。我国古代养生学者很注重性善,认为性善
快乐生健康,健康生快乐。快乐是养生之道,也是健康长寿之道。做-个乐活健康的老人,要在以下乐中颐养天年。知足之乐: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富也安然,贫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恬淡寡欲,知足赛过活神仙。天伦之乐:赏心于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情、手足之情中,则飘飘欲仙。运动之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创造了人的各种智慧、技能。选择时机,适当运动,乃长寿之道。助人之乐:把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乐事,则心情爽快,胸襟开阔,无疑会体健寿长。忘年之乐:忘年是活力的源泉。要不拘年岁行辈而多和青年人交知心朋友,这能使年长的人产
俗话说“人勤身不垮。”对于老年人,养生中的“勤”应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勤学习 老年人可多读书报、看电视、听广播来了解国内外大事,还可学习书法、绘画、摄影、集邮、种花、养鸟等,使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每当学到一点新的知识后,总会有一种快感与成就感。勤动手 老年人可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日常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既可增添生活情趣,又可锻炼身体。勤步行 老年人日常可以多散散步,有利于舒经通络、强肌壮骨,促进身体循环代谢,延缓衰老。勤交谈 老年人经常与亲朋好友在一起交流信息、谈古论今,可远离孤独,保持良好的心
在对长寿老人的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系外,也和一些共性的生活习惯有关系。长寿秘诀之一:养德德是指道德、品德及修养。长寿者无不品德高尚,对社会、工作、家庭等有责任感,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生活在社会上,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心理上趋于平静稳定就能够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不计贫富,不怀恩怨,甘于淡泊,修身养性。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长寿秘诀之二:养性养性就是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情。百岁老人大多性格开朗,性情平和,很少生气
长寿的人往往有一些相似的特征,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健康长寿之道,却值得借鉴。寿与众伴生命之树欲常青,需要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做到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有利于保持心理和生理平衡,健身延寿。寿与动伴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登楼、做操、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旅游等,可强身健体、舒筋活络。寿与艺伴即使身上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也应培养艺术爱好,如弹琴、下棋、读书、画画、集邮、种花、养鱼、养
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口愈来愈多,许多人在将要步入老年时就疾病缠身。如何让老人少患病、活得更健康、安享晚年呢?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 无论你已到花甲之年甚至年龄更大,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永不嫌晚。一般人觉得年过60,什么事都做不了,其实你仍可做很多事情去改善健康,比如适当的运动、调节饮食、外出旅游、多交朋友等。总之对生活要有信心,要享受生活。常做“温和运动” 运动能使人远离慢性疾病,但运动不要太剧烈,能让身体保持常动就行。散步、慢跑等温和活动最好。因为,温和运动有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并能强化肌肉减少跌倒损伤带来的
健康长寿,人人所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养生”这个话题更受到大家的关注。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诸多习惯中,以下五种良好习惯与大幅延长寿命密切相关。和香烟说再见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关调查统计证明,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脏病、中风、肺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胃肠道黏膜而诱发相关病症。多项大型研究分析也
春暖花开,在公园的亭子或大树下,常有一些老年人聚在一起学唱戏,自拉自唱,精神奋发、其乐无穷。人到老年,尤其退休后,在家闲来无事,每天唱上几段,既可以丰富晚年生活,又能开心健身利养生。具体来说,老年人学唱戏对健康长寿有以下好处:益智延年 学唱戏首先要背戏词和曲谱,记不住词曲就唱不好戏。老年人的记忆力逐渐减退,词曲学会了常容易忘记,这就需要反复记忆,而每记一遍就好像给脑子做一次“健脑体操”。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经常学唱戏、记词曲,无形中锻炼了记忆能力,能有效缓解老人记性及智力的衰退。锻炼肺活量 戏曲唱腔大
提起长寿之乡,中国江苏的如皋可谓大名鼎鼎,全市有440位百岁老人。在如皋城北街道有两位百岁老人还是兄妹,弟弟马治元2019年3月14号刚过百岁寿辰,姐姐马士凤102周岁,真可以称得上是长寿之家。弟弟马治元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楚,还很幽默。姐姐马士凤除了耳朵聋一点之外,老人家身体很硬朗,生活基本能自理。姐弟俩都爱打南通长牌,住的又不远,时不时就会聚在一起打上一把。南通长牌别名“笃子胡”或“游胡”,是一种民间流传的娱乐游戏,可碰不可吃,胡牌有“飘胡”“清胡”“塌子胡”,也有单将打法,主要流传在江苏省如皋、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子女总会用心指导老人怎样饮食、如何健身来保持身体健康。老人也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以及一些养生保健讲座来学习相关的养生知识。但是社会上繁多的养生资讯让人真假难辨。专家总结出八点常见养生误区,希望对老年人的健康养生有所帮助。误区1:人老不服老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身体没啥病,老当益壮,就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有的退而不休,拼命工作,甚至因工作疲惫引发疾病。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甚至脏腑功能都在减弱,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使不少老人总觉得瘦比胖好,甚至认为越瘦越好,为此还盲目减肥。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证明对于老人来讲,盲目减肥来追求老来瘦弊多利少。许多研究表明,老人盲目减肥会导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长此以往,不仅患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并且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特别是一旦发生重大危及生命的疾病,由于体重过低、抵抗力差,就很难对这些大病进行强有力的抵抗,不但死亡率高,而且预后不良,生活质量差。况且,有些疾病本身就会出现消瘦的症状,如糖尿
进入老年,究竟是清静休养好,还是勤奋用脑好?这虽受各人个体差异、生活习惯、阅历不同而不能千篇一律,但国内外有关学者一致认为:老年人除了应该保持良好的习惯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地多动脑、多动手。常言道:“脑怕不用,身怕不动。”研究发现,人在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其大脑血管常处于舒展状态,大脑细胞得到充分供血、供氧。如果能合理利用大脑,不但不会减短寿命,反而有利于延缓衰老。勤奋好学之人,往往远离“酒、色、财、气”,不易沾染恶习,可以避免“恙嗔之心”“愠怒之气”的干扰,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