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吸烟的人,天天刷牙,牙齿为什么还变得暗黄,靠近牙龈周围还会发黑呢?刷牙的确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细菌,但是还有一些残留物会沉积在牙齿表面并分泌许多黏性物质,当吸入口腔内的烟雾与牙齿表面的黏性物质相结合后,日积月累,慢慢使牙齿表面变黄或变黑。吸烟者牙齿上的烟斑可以加速牙菌斑的形成从而破坏牙周组织健康。因此,戒掉烟瘾才是保持牙齿洁白和预防牙周病的重要手段。如果戒烟困难,又想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就得善待牙齿,应该更加重视日常的口腔清洁,平常吃过食物要及时刷牙,学会使用牙线,彻底清除牙缝内的食物残渣及菌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尽管亚洲男性(黄种人)通常不比白种人容易脱发,但如果他们经常吸烟,情况就不大一样了。研究称,吸烟可能会破坏毛囊,阻碍荷尔蒙和血液在头皮中的循环,从而提高雄性激素的分泌。研究人员对740名平均年龄为65岁的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出现中度或严重脱发的现象比较明显。同时研究人员指出,总的来说,黄种男性出现秃头的主因——雄激素源性脱发的症状比白种人来得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医学界对白种人光头和吸烟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多,对黄种人、黑种人和美国土著人“为什么会谢顶
呼吸内科专家表示,虽然不能确定电子烟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它绝没有辅助戒烟的效果。专家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电子烟戒烟,并提醒广大烟民,戒烟主要通过自己的决心,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电子烟上。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曾于2008年9月就“电子烟”专门发表公开言论书,称尚未掌握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电子烟是安全有效的戒烟工具。世界卫生组织绝不认为电子烟是一种合法的帮助吸烟者戒烟的尼古丁替代品。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已颁布相关法令,对电子烟的销售加以抑制或禁止。
“五一”长假来临,亲朋好友聚会时常常要喝点酒,推杯换盏之间,有些人酒刚一下肚脸就红了。有人认为这是不胜酒力,得悠着点喝,还有人说脸红的人酒量大、代谢好,多喝几杯也没事。其实,人喝酒后面部潮红,是因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这些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上脸”。 除乙醇脱氢酶外,人体内还有一种叫做乙醛脱氢酶的物质,喝酒脸红的人只有前一个酶而没有后一个酶,导致乙醛在体内迅速累积而迟迟不能代谢,所以脸红时
戒烟药茶:1.取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2.取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之后,早晨空腹服用。3.取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白砂糖少许,水煮当茶饮服,每日8~12次,连用2~3天。戒烟药贴:1.将味精、肉桂、丁香各等份研细,每次取0.5克,加适量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者加入少许酒做成药饼,贴敷于合谷穴(即虎口,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甜味穴(翘起手拇指,在近腕部的拇指尽头、二筋之间,有一凹陷深窝便是
不少人酒后爱喝浓茶,他们认为酒后一杯浓茶有解酒益健康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阴阳学理论中说酒味辛,入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饮酒应取其升阳发散之性,使阳气上升,肺气更强,促进气血流通。茶味苦,属阴,主降,若酒后饮茶会将酒性驱于肾。肾主水,水生湿,于是形成寒滞。寒滞则导致小便频数、阳痿、睾丸坠痛、大便燥结等症。现代医学通过饮酒后喝茶人的生化变化证实了这一点。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成为乙醛,再转化成乙酸,由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排出。而喝茶,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
近几年来,中医药专家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摆脱香烟的危害,运用中医宣肺清热、化痰排毒药物帮助戒烟,收到良好效果。 戒烟汤 1、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5克,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橘红、桔梗各12克,川贝、射干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细辛3克。每日1剂,一般6~9剂,能使有10年以上烟龄或烟瘾较大者烟瘾减退并逐渐戒烟。 2、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早晨空腹1次服下,随即开始戒烟。服药之初仍有思烟之感,但要坚持3~5天,烟瘾即可逐渐降低,而且会厌恶烟味儿。 戒烟药
蜜拌苦瓜主料:苦瓜2条。辅料:京糕条50克。调料:蜂蜜40克,精盐2克。制作:洗净苦瓜,去籽及白膜,切粗丝,下入开水锅中焯透,捞入冷水中浸凉,控净水,撒上盐拌匀,静置10分钟,控净水装盘。把京糕条撒在苦瓜上,淋上蜂蜜即成。特点:苦瓜爽脆,味道香甜。促进酒精分解,减轻头痛症状,镇静安眠。银耳西芹主料:水发银耳150克,西芹250克。辅料:干海米20克。调料:精盐4克,味精1克,白醋5克,白糖5克,香油5克。制作:银耳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焯1分钟,捞入冷开水中投凉,控水备用。芹菜洗净,切斜刀片,焯熟,投凉,控水
先吃饭后喝酒。在喝酒之初,吃些鸡肉、烧鹅等油腻的食物,这些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能阻碍酒精的吸收,进入血液里的乙醇就少了很多,这样人就不容易立即“上头”。 喝酒的时候慢慢喝,不要一饮而尽。酒精进入人体内5分钟就可以被血液吸收,喝得太快,血液浓度越来越高,很快就醉了。如果已经喝醉,最方便而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喝蜂蜜水,因为蜂蜜中含的大部分都是果糖。酒后不宜饮浓茶,此外,可以喝淡茶,淡茶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酒精的排泄,而又不至于引起心脏的负荷。
现在社会压力大,许多男人一下班就聚在一起喝酒,用狂侃胡说八道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郁闷。很多商务人士更是免不了要经常在外应酬。吃饭时,为了调节气氛实在不想喝酒也得硬着头皮喝上几杯。还有些入夜以继日,觥筹交错,虽然明知喝了伤身,但碍于情面而死撑,直到喝倒为止,宁可对不起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对不起客户和朋友。不少人认为少量酒精刺激能使人注意力集中,但是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少量酒精仅有一些镇静作用,摄入较多则对记忆力、注意力等有严重伤害。人们总误认为喝酒只会伤肝,伤及不到其他部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酒喝入肠胃后,不到5
中医认为,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体内素有水饮,又因酒而致宿饮上冲,饮酒后往往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无食欲等不适症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均会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因此喝酒要预防醉酒可先吃些东西,如含高蛋白的菜类或食品或喝些豆浆等,使这些食物在胃内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吃一些水果对于防治醉酒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若在开怀畅饮之后确有不适,也可以试试一些中药解酒方缓解症状。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汤为解酒常用主方,载于元代李东垣之《脾胃论》。 取葛花、白豆蔻、砂
误区一:吃肉垫底,不易醉虽然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只会迟些醉,并非不易醉。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会令人容易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风险。误区二: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分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脏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误区三:酒量和身材、性别有关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