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穴是小肠募穴,又是足三阴经、任脉之会,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关元穴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其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关元穴的功效与作用及关元的准确位置图。本文目录1 关元的准确位置图2 关元穴的功效与作用2.1 按摩关元穴、太溪穴治肾虚2.2 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睡眠2.3 常按关元穴,
本文目录1 阴交的准确位置图2 阴交穴的功效与作用3 阴交穴的主治病症4 阴交自我取穴按摩法阴交的准确位置图阴交穴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阴交取穴技巧正立,先将左手四指并拢,掌心朝内,指尖朝下,四指放置于小腹处,拇指置于神阙穴下方的穴位即是。阴交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腹满水肿,泄泻,阴痒,小便不利。阴,阴水之类;交,交会的意思;“阴交”的意思是指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中有气海穴传来的热胀之气,有冲脉夹肾经而行的水湿之气外散传至本穴,二气交会后,形成了本穴的天部湿冷水气,所
神阙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脐带脱落处结疤后的陷窝,俗称“肚脐”,别名脐中、气舍、命蒂,为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神,指元神;阙,有缺空之义。也有一说为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其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是人身原气所居、真气所系之处,经气之汇海,五脏六腑之根,十二经络之本。有“脐通百脉”之说,被称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文目录1 神阙的准确位置图2 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3 神阙穴主治病症3.1 灸神阙除疾病4
本文目录1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2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3 上脘穴主治病症4 上脘自我取穴按摩法上脘的准确位置图上院穴在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胃脘疼痛,呕吐,呃逆,食不化。上,上部的意思;脘,空腔的意思;“上脘”的意思是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如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所以名“上脘",也称“上管穴”“胃管穴"“胃脘穴”“上纪穴”。“胃管”的意思是指穴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
本文目录1 少府的准确位置图2 少府穴的功效与作用3 少府穴主治病症4 少府穴自我取穴按摩法少府的准确位置图少府穴属于手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第四、第五掌骨之间,屈指握拳时,小指尖处。少府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胸痛、心悸、小指拘挛、掌中热。少,阴的意思;府,府宅的意思。“少府”的意思是指本穴为心经气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是少冲穴传来的高温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成为聚集之状,犹如云集府宅,所以名“少府”。少府穴也称兑骨穴。“兑”在八卦中指“口”,“骨”的意思是“水”,“兑骨”的意思是说此穴内的气血物质中富含水
本文目录1 少冲的准确位置图2 少冲穴的功效与作用3 少冲穴主治病症4 少冲自我取穴按摩法少冲的准确位置图少冲穴属于手少阴心经经脉的穴道,在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一分处。少冲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昏迷。少,阴也;冲,突也;“少冲”的意思是指此穴中的气血物质从体内冲出。此穴为心经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之处,体内经脉的高温水气以冲射之状外出体表,所以名“少冲”。少冲穴也名经始,意思是此穴是少阴心经的起始之处。手和脚一样,都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
本文目录1 极泉的准确位置图2 极泉穴的功效与作用3 极泉穴主治病症4 极泉穴自我取穴按摩法极泉的准确位置图极泉穴属于手少阴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两腋窝正中,在腋窝下的两条筋脉之间,腋动脉的搏动之处。极泉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肩臂疼痛、胁肋疼痛。极,高、极致的意思;泉,心主血脉,如水之流,故名泉;“极泉”的意思就是指最高处的水源,也就是说这处穴位在心经的最高点上,所以名叫“极泉穴"《黄帝内经》认为,心经是君主之官,君主之官有个特性,就是君主不受邪。心包经就相当于是心经的警卫。警
本文目录1 青灵的准确位置图2 青灵穴的功效与作用3 青灵穴主治病症4 青灵自我取穴按摩法青灵的准确位置图青灵穴在人体手臂内侧,当极泉穴与少海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处,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青灵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头痛振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青,是指肝脏的颜色,此处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的横行;灵,灵巧的意思。“青灵”的意思就是指此穴内的气血运行为风木的横向运行方式。因为此穴内的物质是极泉穴下传血液的气化之气,在本穴的运行过程中,因散热而缩合成水湿云气,并以云气的方式向下传输,表现出了风木的灵巧特征,
本文目录1 少海的准确位置图2 少海穴的功效与作用3 少海穴的主治病症4 少海自我取穴按摩法少海的准确位置图少海穴属于手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的凹陷处。少海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少”的意思是“阴”“水”;“海”的意思是“大”,即百川所归之处。“少海”的意思就是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此处穴位。此穴位物质是由青灵穴水湿之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液宽深如海,所以名“少海穴”。此穴也被称为“曲节穴”。“牙痛不是
本文目录1 神门的准确位置图2 神门穴的功效与作用3 神门穴主治病症4 神门穴自我取穴按摩法神门的准确位置图神门穴属于手少阴心经经脉的穴道。该处穴位在手腕关节的手掌一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心痛、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神,神魂、魂魄、精神的意思;门,指出入之处为门。此处穴位属于心经,心藏神,因此能够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治疗此处穴位,能够打开心气的郁结,使抑郁的神志得以舒畅,使心神能够有所依附,所以名叫“神门穴”。俗话说:“晚上睡不着,按按神门穴",这句话说的就
本文目录1 少泽的准确位置图2 少泽穴的功效与作用3 少泽穴主治病症4 少泽自我取穴按摩法少泽的准确位置图少泽穴属于小肠经脉的穴道,在人体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少泽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喉痛、昏迷、热病、初中风。少,阴、浊的意思;泽,沼泽的意思。“少泽”的意思就是指此处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汽。此穴因为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汽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就像热带沼泽的汽化之气一样,所以名“少泽”。少泽穴也称小吉穴、少吉穴。虽然本穴内的物质是
本文目录1 颧髎的准确位置图2 颧髎穴的功效与作用3 颧髎穴的主治病症4 颧髎自我取穴按摩法颧髎的准确位置图颧髎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面部,颧骨尖处的下缘凹处,大约与鼻翼下缘平齐,即当目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颧髎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眼部疾病、上颌牙痛、三叉神经痛。颧,颧骨的意思,指穴位所在的部位;髎,孔隙的意思。“颧髎”的意思是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
本文目录1 听宫的准确位置图2 听宫穴的功效与作用3 听宫穴主治病症4 听宫取穴按摩法听宫的准确位置图听宫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经脉的穴道,在耳屏正中前,张口后的凹陷处。听宫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癫狂痫。听,闻声;宫,宫殿;“听宫”的意思是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犹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的经水又如同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所以名“听宫”。听宫穴又名“多闻”“多所闻”,意思是此穴
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它对应我们后背的督脉脊椎,督脉是阳脉之海,阳气旺盛,就好像火气很盛一样,需要水的滋润。我们这个后溪穴,就是专门为督脉提供水源的地方,所以古人说“后溪专治督脉病”。就是说脊椎上的病都可以找后溪穴来治疗。本文详细介绍了后溪穴的功效与作用和按摩方法。本文目录1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2 后溪穴的功效与作用3 后溪穴主治病症4 后溪穴自我取穴按摩法后溪的准确位置图后溪穴属小肠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手掌尺侧,微微握拳,当第五指掌关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内肉际。后溪穴的功效
本文目录1 阳谷的准确位置图2 阳谷穴的功效与作用3 阳谷穴主治病症4 阳谷穴自我取穴按摩法阳谷的准确位置图阳谷穴在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阳谷穴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头痛、目眩、耳鸣、热病、癫痫。阳,阳气的意思;谷,指两山所夹空虚之处。“阳谷”的意思是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的阳热之气。此处穴位的物质是腕骨穴传来的湿热水汽,到达本穴后,水汽进一步吸热汽化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本穴如同阳气的生发之谷,所以名叫“阳谷”。因为气血物质在此处穴位的变化是吸热胀散循经传输,动而不居,
本文目录1 天柱穴位位置1.1 取穴方法1.2 穴位解剖2 天柱穴的作用2.1 主治病症2.2 穴位配伍3 刺灸法3.1 针刺方法3.2 艾灸方法4 天柱穴解析4.1 文献摘要天柱穴位位置标准定位:天柱穴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天柱穴的准确位置图天柱穴位于颈后区,横平第二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正坐或俯伏取之。取穴方法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
本文目录1 腰奇穴位位置1.1 腰奇穴在哪里1.2 生理解剖2 腰奇穴的作用2.1 穴位配伍3 刺灸法4 腰奇穴解析4.1 出处腰奇穴位位置腰奇穴位于骶区正中线,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腰奇穴位准确位置图腰奇穴在哪里腰奇穴位置在人体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生理解剖在棘上韧带中;有第二、三骶动、静脉;布有第二、三骶神经后支。(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和骶中动脉分布;再深可进入骶管裂孔。层次
本文目录1 腰眼穴位位置1.1 标准取穴1.2 穴位解剖2 腰眼穴的功效2.1 按摩腰眼穴的作用2.2 按摩腰眼穴能强肾2.2.1 按摩方法2.3 穴位配伍3 刺灸法3.1 针刺法3.2 艾灸法4 腰眼穴解析4.1 文献摘要4.2 研究进展腰眼穴位位置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平时久坐,常觉腰部酸胀处即是。腰眼穴位于第四、五腰椎棘突间旁开3~4寸处《中国针灸学》。腰眼穴位准确位置图标准取穴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平时久坐,常觉腰部酸胀处即是。经
本文目录1 胃脘下俞穴位位置1.1 取穴方法1.2 生理解剖2 胃脘下俞穴的功效2.1 主治病症2.2 穴位配伍3 刺灸法4 胃脘下俞穴解析4.1 出处4.2 文献摘要4.3 研究进展胃脘下俞穴位位置胃脘下俞穴在背部脊柱区,当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取穴方法胃脘下俞穴位置在人体背部,当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经验取穴法:患者俯卧位,先定两肓胛骨下胸平齐的第七胸椎棘突下取至阳穴,再向下一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脘下俞穴位置图生理解剖在斜方肌下缘、背阔肌、最长肌中;有第八肋间动、静脉背侧
本文目录1 夹脊穴位位置1.1 简要取穴1.2 穴位解剖2 夹脊穴的功效2.1 主治病症2.2 穴位配伍3 刺灸法4 夹脊穴解析4.1 研究进展夹脊穴位位置取穴方法: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夹脊穴位准确位置图简要取穴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在所有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
本文目录1 当阳穴位位置1.1 取穴方法1.2 穴位解剖2 当阳穴的功效2.1 主治病症2.2 穴位配伍3 刺灸法3.1 针刺法3.2 艾灸法4 当阳穴解析4.1 出处4.2 文献摘要当阳穴位位置当阳穴在头前部,当瞳孔(正视时)直上,前发际上1寸,即头临泣后0.5寸。当阳穴位准确位置图取穴方法患者正坐或仰卧位,当阳穴在头前部,前发际上1寸,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于约平上星穴处取穴。穴位解剖当阳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在帽
本文目录1 颈百劳穴位置1.1 取穴方法1.2 穴位解剖2 百劳穴的作用2.1 颈百劳主治疾病2.2 穴位配伍2.3 穴位方例2.4 按摩百劳穴治疗近视眼2.4.1 治疗手法2.4.2 疗效情况3 刺灸法4 百劳穴的意义4.1 穴位出处4.2 文献摘要颈百劳穴位置颈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颈百劳穴在颈部,第七颈椎棘突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颈百劳穴的准确位置图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头稍前倾或俯卧位,颈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各一个。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
“风”,风邪。“池”,蓄水洼地,引申为蓄聚。为风邪蓄积之所,穴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中,此凹陷宛若池塘,故名“风池”,是治疗风邪最重要的穴位。本文目录1 风池的准确位置图2 风池穴的取穴方法3 风池穴的功效与作用4 风池穴治疗说明4.1 风池穴的临床应用5 风池穴常用的刺激方法6 使用风池需要注意什么风池的准确位置图风池穴的取穴方法大拇指与食指沿患者两侧斜方肌外侧缘的凹陷向上推,当推至凹陷的上端,平枕外粗隆处(风府)便是风池。取穴指南:风池穴位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可在天柱穴上方外侧寻
本文目录1 扶突的准确位置图2 扶突穴的作用3 扶突穴的主治4 操作方法扶突的准确位置图【定位】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快速取穴法】正坐位,头微侧。手指置于平喉结的胸锁乳突肌肌腹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扶突穴的作用【功用】清咽消肿,理气降逆。扶突穴的主治【主治】1、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2、急性舌骨肌麻痹,嘶哑,咽喉炎。3、膈肌痉挛,唾液分泌异常。4、气喘,低血压。操作方法1、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咽喉部放射,出现发紧发胀之感;注意
中医认为,两肾之间是生命之门,也就是命门。而这个穴位的两边是两肾,正好在肾俞的中间,这就符合了中医对于命门的定义,所以,就命名为“命门”。这个穴位是人体生命之火所在的位置,所以对于全身状态的调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用时不可小视。“命门”二字,最早出现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其意指眼睛。《难经·三十六难》中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将命门定位为肾阳,命门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命门的命,指生命;门指出入通达之处,命门意思就是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难经·第三十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