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由寒转暖,但阴寒未尽,天气多变,病毒、细菌极易繁殖,此时体弱老人宿疾易发,应多加注意养生之道。春气奋发。《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春日气候融和,多作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可增强神经系统对气候的适应和调节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肝病、高血压病人应是时服药,显得尤为重要。春捂秋冻。这是民间多年防病实践的经验,符合人体生理机能。由于春季气温乍暖乍寒,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孔松弛,如突然骤减衣服,极易使“风邪入内”,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部疾病。应根据天气
春暖花开的日子,会有很多人出去踏青。不难发现,草地上有很多的蒲公英。现在就来推荐一些蒲公英的食用方法。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食用蒲公英,最好选择在初春的四五月间,在开花之前采下,那时清火、消炎、抗癌的功效最佳。生吃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凉拌 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水,再用冷开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
阳春三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阳气渐生的春季阴寒尚未退尽,尤其是早春时分,大部分时间气温仍然偏低。而且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频繁无常,忽寒忽暖,或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或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即便一日之中,昼夜之间,温差也是波澜起伏,晨晚凉,夜间寒,白昼暖。面对着乍寒乍暖,温差悬殊的春季气候,应该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应该顺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应注意葆养阳气。以衣着为
芪精枣汤 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枚,水煎服。1日1剂,治气虚体弱,倦怠乏力。核桃丹参佛手饮 核桃5枚,佛手片6克,丹参10克,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成泥加入丹参佛手汤中拌匀,用小火煎煮10分钟冷却即可饮用。山药桂圆蒸甲鱼 怀山药35克,桂圆肉15克,甲鱼一只,先用滚开水烫甲鱼,切开洗净,去内脏,然后与山药、桂圆、料酒、盐、葱、姜一起入沙锅注入鸡汤煨炖至烂熟即可食用。鸽肉参芪汤 白鸽1只,党参20克,黄芪、怀山药各30克,将白鸽肉切块,放入沙锅中,与党参、黄芪、怀山药一起加清水适量煮熟后
春天是百病多发的季节,不仅流行病猖獗,一些慢性病也易复发或加重。饮用药粥是既简单又实用的防病方法。下面是几款药粥的制作方法和防病作用。地黄粥地黄500克,白蜜120克,大米、酥油各适量。地黄洗净捣汁,加入白蜜,熬成膏状放入冰箱贮存,每次用10克。将大米约50克煮粥,粥熟时加入地黄膏10克,酥油少许。每日早晚空腹食用。本粥具有滋阴、养血、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咯血、阴伤便秘等症。如用于补肾肺,可在粥中放入熟羊肾,切碎同食。如在粥中加花椒、姜则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之效。防风粥防风12克,葱白2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连俱生,万物以荣。”就是说,当春回大地之际,冰雪消融,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复苏,柳丝吐绿,万事万物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季三个月中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有寒气消退,气候变暖,万物复苏萌发为特点。春季阴寒未尽,阳气渐生,乍暖还寒。且天气变化无常,温差较大,致使人体难以适应。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疾病易发。我国古老的生活谚语“春捂秋冻是符合春季养生原则的。因此,在春季穿着宜保暖,注意防避风寒,尤其是体弱多病之人。人体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一年中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人体一年之中清除体内毒素的最佳时机。对于老年人而言,春季“化燥、排毒”应当从日常的饮食入手。专家建议,老年人要抓住春季排毒的时机,调整秋冬季以来的饮食习惯,多多食用一些可以排除体内“毒素”、化解“春燥”的食物。民间自古就有“千斤难买春头泻”的说法,意思是说春季是排毒、清火、减脂的好时节。经过了秋冬的膏粱厚味,不妨利用春天赶紧给身体做次“大扫除”。在春季,首先要多补充水分,老年人每天最好喝1000毫升至20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也可以自己煮制一
春季养肝忌酸涩、油腻和酒春季为肝火旺的季节,春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肝。肝火旺,则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中医认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酸性食物吃多了会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有效调节肝火。建议春季养肝要做到忌酸涩、忌油腻和忌酒。值得提醒的还包括,春季的新鲜水果一定要等它熟透转甜才能食用,不熟的水果太酸,吃多了也易伤肝。除此之外,春季还应忌吃羊肉、海鱼、虾等好发食物,注意摄取维生素、无机盐和优质蛋白质。医学研究还表明,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容易引起春困,维生素
春季也是皮炎多发的季节,建议到医院查明病因,不能自行乱用止痒药,因为很多止痒药水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及收敛干燥的成分,用得越多,皮肤越干燥,瘙痒更严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一般以门诊治疗为主。当瘙痒难以忍受时,可以适当吃一些抗过敏药。日常生活中纠正皮肤干燥是治疗的根本,所以家庭护理尤其重要。老年人的衣服和床褥应该保持柔软清洁,最好使用棉质的物料。老年人洗澡建议使用温水,以38℃为宜,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减少沐浴露、香皂的使用,不能用力搓澡,避免洗掉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艾灸疗法的适应症之偏瘫[取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春季,人容易上火,而许多家庭都有冬天没吃完的滋补品,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及特制的膏方等,继续吃怕上火,收藏起来怕变质,怎么办呢?冬虫夏草 四季能服冬虫夏草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肺益肾,调补阴阳,其性温和,一般情况下四季都可服用,不过随着天气转暖,健康人服用量可以稍微减少。冬虫夏草煮水营养利用率很高,可以在水中放入3~6根冬虫夏草后,用文火煮沸后喝下。等到虫草水变淡,再把虫草吃掉。保存冬虫夏草关键是要防蛀。最好将其分开来用塑料袋封好,放冰箱冷藏或冷冻室中。只要年限别放太久,一般不会变质。阿胶 开春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易在春天发作,患者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丰富的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否则会增加胃肠负担。饮食防治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热后,于饭前空腹服,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也可用新鲜青色卷心菜,洗净,捣烂,用消毒纱布绞汁,服时稍加温,每日2次,15天为一疗程;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毫升,白芍6克,调匀后饮用。均有养阴宜胃之功效。
春季,很多人会出现困倦乏力、眼涩头晕、昏昏欲睡、整日提不起精神等春乏现象,下面介绍几则解春乏食疗方,供选用。芪精枣汤: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1剂。核桃丹参佛手饮: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0克。将丹参、佛手片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在此汁液中加入捣烂如泥的核桃仁拌匀,用小火煎煮1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即可饮用。山药桂圆炖甲鱼:山药35克,桂圆肉15克,甲鱼1只,料酒、盐、葱、姜、鸡汤各适量。用热水烫甲鱼,切开,去内脏,洗净,与山药、桂圆肉、料酒、盐、葱、姜一起入砂锅内,加入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