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寒冷的季节,中医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阳。而肾脏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肾脏代谢功能正常,则机体内环境稳定,新陈代谢正常。但冬季天气寒冷,不宜户外活动的可在家进行一些简便易行的护肾养肾方法。热水泡足 每晚泡脚水温以40℃为宜,时间以每次15~30分钟为佳。经常泡脚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脏和肝脏的目的。脚跟健走 每天用大步走代替悠闲散步。方法是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前脚在落地的时候,后脚脚尖踮起来。用脚后跟先着地的走路方法,可以刺激了肾经的穴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挺身撞背 身
天气越来越冷,手脚冰凉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些女性、老年人或体弱者,即使喝热水、多穿衣服,身体依然暖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认为手脚冰凉是“虚”“寒”造成的,于是喝热水、多穿衣,靠吃牛羊肉等辛热食物温补,多做运动增强体内阳气的御寒能力。不错,这些都是改善手脚冰凉的方法,有些人坚持一段时间感觉到成效,但有些人可能收效甚微。为何会有这种差异?中医认为,气血是濡养四肢末端的源泉,气血虚的人群没有足够能量温煦手脚,自然就会变得冰凉。这类人群,同时还伴有全身怕冷,同一温度下,穿得总比别人多。但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一
随着现代生活及工作习惯的改变,便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不罕见有日常排便费力、便如羊屎等一类不适的人群,且数量越来越多。那么“便秘”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又有哪些防控的小办法?便秘不是独立的病 便秘是指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有便出不畅等情况。通俗来说,只要大便不能日行一次即可称之为“秘”,大便干难解、大便软但仍不解也是“秘”,甚至大便不成形,略稀溏,但上完仍有便感也是“秘”。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便秘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胸部CT已逐渐取代胸部X线成为医院体检中心常规检查项目,由此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很多人看到“肺结节”三个字都认为“我的肺里长了东西,我得了肺癌”,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是通过胸部CT检查出的非正常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按照阴影大小区分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结节(直径10~30毫米)。研究表明,结节越大,恶性风险越高,6毫米以内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小于1%。按照阴影密度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实
最近正骨火了这其中,综艺节目带来了不少助力像是之前小鬼王琳凯和范丞丞在《我要这样生活》节目中就带火了正骨这一项目节目里做正骨的师傅预约的队伍直接排去了明年在很多人看来正骨当真是“痛并快乐着”充满着各种“咔嚓”“咯吱”“嘎嘣脆”的正骨过程所有的疼痛都是真实的 但效果也是不虚的病人为了听响声来判断自己治疗的疗效施术者也听响声来判断自己的技术过人!这在常人听起来好像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事实如此嘛!正骨不一定会发出“咔咔”声 在临床中正骨推拿是一起的,正骨推拿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正骨
电视剧《老中医》中孟河派中医翁泉海在给病人诊治大椎凸起时说,“这不是筋包,是肉包,早晚会要了你的命。” 那么这个凸起的“肉包”到底是什么?真的会害人性命吗?大椎凸起长出来的“肉包”又叫“富贵包”“富贵包”并不代表富贵,它是“夺命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会引起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肩颈疼痛、胸闷等等重则还容易引发中风、脑梗等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吓唬谁呢?不就是长了个包而已嘛!”对,本来长了个包也不算什么大事问题就在于这个包长的地方不对富贵包=夺命包,再不重视就晚了! “富贵包”所处的位置是大椎穴,大椎
饮食是塑造肠道菌群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今人们在外饮食频率激增,加工脂肪和糖的摄入增加,会吃进太多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速食食品,使得肠道菌群失调、健康面临危机。受之影响,肛周脓肿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另外到了冬天,很多人钟情吃火锅、麻辣烫、涮羊肉,忽略了肛周脓肿“怕冷喜热”,往往一时热乎了身体、满足了味蕾,却激起了肛周的“青春痘”(即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和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 肛周脓肿属于肠道内细菌感染,往往是肠道细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引起肛腺感染,最终感染延至肛周间隙而形成。通过对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以上不同程度地患有膝骨关节病。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多为膝关节老化导致,医学上称之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体全身的关节都有可能出现骨关节炎,其中,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这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具有负重大、活动多、易受外伤、劳累和寒凉刺激等特点。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每日都承受着因直立行走和各种活动所引起的机械力,因此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较大。当软骨磨损得粗糙不堪时,关节就会像生了锈的门轴一样,转动起来不仅费力,还会带响,这也就意味着骨性关节炎发生了。中医学
鼻子除了起呼吸作用外,还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和加温加湿作用,是防止细菌、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可分泌黏液,内有很多鼻毛,可把细菌等粘住,因此鼻腔又是很多病毒、细菌以及灰尘、花粉、螨虫等过敏源聚集的地方,也是扩散、传播细菌和引发多种疾病的根源。特别是冬季直至初春这一阶段,空气寒冷干燥,不但容易引起头痛、鼻塞不通、鼻子衄血等病变,还会导致“病从鼻入”,诱发呼吸道疾病,以及中耳炎、颅脑疾病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冬季应特别重视鼻子的保健,对减少疾病的传播极为重要。1、防寒 风寒侵袭是诱发感冒、引发头痛、鼻
北方的冬季,除了凛冽的寒风,干燥给人的感受是最深的。面部起皮、瘙痒,手足干燥、皲裂,口唇干裂、起皮,喝水也不管用,用了很多保湿品还是干……这究竟怎么回事?中医认为,燥是一种邪气,从秋季开始,湿润的空气逐渐干燥,使人们感到各种不适。从自然界的环境变化来说,燥邪无法避开,所以正确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介绍一些中医应对“干燥”的方法,不妨一试。口唇干燥抹蛋黄油 如果口唇干燥皲裂,建议先用具有消炎收敛保护作用的蛋黄油,睡前涂擦在唇部,一般一周就会痊愈。古医籍中称蛋黄油为“雏凤膏”,其性平,味甘,具有解毒消肿
严冬时节,寒冷的天气对人体露出部位及保暖性差的部位有一定刺激。如果此时穿鞋过紧、保暖不好或很少运动,气血凝滞,可以引起局部血瘀而形成冻疮。妇女、儿童和体弱者的手背、手指、足趾、足缘、足跟、面、鼻、耳轮、耳垂等处易患此病。冻疮给人带来不便和痛苦,严重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冻疮非冻伤 医学上所说的冻疮和冻伤并不是一回事。低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统称冷伤,冰点(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冷伤才是冻伤,而0~10℃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则是非冻结性冷伤,冻疮就属于非冻结性冷伤。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最爱出击的时间,潮湿的环
中医认为,肺气虚容易给寒邪提供入侵身体的机会。饮食不当、忧思伤脾,导致脾失去正常运转。脾为肺之母,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上达于肺,导致肺气虚,因此容易出现喷嚏频频,鼻塞流涕等不适。临床上,很多和邱女士情况类似的患者,都应当以补肺健脾、祛风散寒为法调理身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以蜜麻黄、防风等宣肺气、祛风散寒,蒺藜、苍耳子祛风止痒、通鼻窍,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固表。除了辨证服用中药调理,平时还可以通过食疗、艾灸宣肺。这里推荐药膳和保健法如下。 芪葱炖瘦肉 取瘦猪肉250克、北芪10克、白术15克、葱白5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