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指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从胎宫内排出的余血浊液。正常的恶露,初为暗红色,继则淡红,末为黄、白色,一般在产后21天左右排净。不过,也有一月方净者,如果量、色、质正常,无其他症状,不作病论。一般情况,血性恶露会在前14天会排干净,如果超过14天未排干净,叫恶露不尽。《胎产心法》中提到:“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渐成虚劳。”因此,恶露不尽多与“虚损”或“血瘀”有关。在产后3天~7天,可用生化汤和益母草膏,对排恶露都是有效的。生化汤被称为排恶露的圣药
古语云“孕妇过三伏,腹中揣火炉”。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准妈妈们在炎炎夏日里的“白热化”状态。孕妇新陈代谢旺盛,食物的摄入量与废物的排泄量增加,基础代谢比常人高出10o/6左右,加之孕妇皮肤汗腺分泌旺盛,出汗多,尤易中暑。那么孕妈妈们如何度过炎炎夏目呢?以下为您提供一套准妈妈安全度夏攻略。衣:宜选择宽松、透气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尽量避免使用卫生护垫,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并且勤换内裤。准妈妈爱出汗,分泌物增多,易受病菌感染,夏天最好每天淋浴。食: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注意饮食均衡。为了使胎儿发育良好,必
老传统月子里有很多讲究,如不让洗澡、吃水果等生冷食品、不能刷牙等,这些合理吗?老一辈人总是说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实际上这种认识较片面。坐月子期间阴道分泌物较多,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勤换纸垫可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减少感染的发生。产后由于气血亏虚,导致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受外邪,因此洗头应用温水,并要及时吹干。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必须擦浴,不可盆浴,以免洗澡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后可以淋浴。坐月子期间不刷牙也是不合理的。月子期间不注意口腔卫生,易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感染性疾病引起口腔疾病
经常有孕妇问医生,怀孕后期出现便秘应该怎么办?其实,孕期便秘主要跟饮食过于精细、运动量过少有关。为了补充营养,孕妇会食用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忽视蔬菜纤维的摄入量。另外,不少女性怀孕后,活动量大大减少,整天坐着或躺着,使得胃肠蠕动能力减弱,加重了腹胀和便秘的发生。孕期便秘可持续整个孕期。有些妇女怀孕初期就开始便秘,经常3~4天才排一次便;到孕晚期则更为严重,子宫膨胀压迫肠道,甚至1~2周都不排便。因此,孕妇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缓解便秘。下面介绍赶走孕期便秘的8个“小妙招”1、定时排便 确定一个适
女性妊娠12~18周内胎儿已形成而流产,中医称为“小产”。十月怀胎后的自然生产有如瓜熟蒂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小产有如生采青果,容易破坏皮肉,对母体的伤害更甚于自然生产。若在此时不好好地调养,小则伤身,还可能终身不能受孕或是造成习惯性流产,严重者会伤命。现将一些小产的调理方法介绍给大家。小产如果过了危险期,可以用中药辅助膳食调养,可以将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的黄芪补气汤制成药膳:黄芪60克、当归30克、肉桂3克,鳝鱼500克,料酒、葱、姜、蒜、食盐、味精适量。将以上中药浸泡在800毫升水中,浸泡15分钟后
剖宫产是指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胎儿不能从阴道内分娩,而只能通过手术从腹腔内直接将胎儿取出的过程。常见的原因如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臀位等。一般是孕妇在腰部进行麻醉以后,切开子宫,将胎儿从子宫内取出。剖宫产手术有一定风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虽然麻醉方法有全麻、腰麻、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等,但剖宫产目前在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腰硬联合麻醉,这种麻醉就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联合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基本取代了过去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简单来讲,就是腰部皮肤及皮下局麻后,用一种硬膜外穿刺针从外向内穿刺到
妊娠剧吐,中医称为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可致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严重者出现肝肾衰竭、心律紊乱、多发性神经炎。临床采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具体为:取半夏30克、紫苏梗15克、干姜10克、肉桂5克、丁香5克。将以上药物研成粉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6克,用鲜生姜汁调和成药膏,贴于肚脐,再用一次性敷贴胶布封固,每次贴敷6小时,取下休息4小时后再更换新药膏贴敷,每日2次。连用至症状消失。曾有一早孕反应严重的患者,接受1次治疗后,呕吐次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新婚生活是幸福甜蜜的,此时此刻的新婚夫妇,青春炽热,情绪高涨,紧张而繁忙。由于婚后脑力和体力劳动较多,尤其是性生活的频繁,使体力和营养素的消耗都大大增加,所以新婚期间应注意科学合理调配饮食,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素,以补充身体需要,减轻疲劳症状,不仅有利于夫妻双方的身心健康,使蜜月生活和谐愉快,而且对优生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膳食调配应注意以下原则:(1)要注意热量和蛋白质的补充。新婚期间热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应在供给充足热量的前提下,日常 膳食中注意补充富含蛋
不少新人将步入新婚殿堂。据了解,有些新娘子在蜜月期间突发小便次数增多,尿痛、尿急,并伴有畏寒发热、腰痛、全身酸软、下腹坠胀等症状。尿液化验时可查到红细胞和脓细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蜜月病”。据妇科医生介绍,产生“蜜月病”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因为在新人的蜜月期间,新婚夫妇忙于筹办婚事,饮食无规律,营养供不应求,导致免疫力下降。二是新婚夫妇双方对生殖器官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必要的保洁措施,加之性生活过频过急,致使细菌侵入尿道等部位引起感染性疾病。妇科医生提醒,对于“蜜月病”要重在预防。首先要注重性卫生保
不少年轻人喜欢旅行结婚,可以饱览祖国美丽河山,给蜜月生活增添浪漫色彩,但在蜜月旅行中一定要注意性生活卫生,以免留下后患。(1)新婚夫妇要了解性生活的常识,使性生活过得美满。(2)蜜月旅行最好避开女方的月经期。因行经期间不宜性生活,且女方经期较为疲劳,旅行会加重疲劳,这些都给新婚带来不愉快。若旅行中女方来了月经,男方一定要体贴,照顾好女方。(3)旅途各地住宿条件较差,卫生状况不好,故旅行中更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内裤要勤换洗,水盆、马桶等公共用具要洗刷干净后方可使用,尤其是女方更应注意。(4)蜜月旅行游玩,体力
性生活过于频繁,耗伤阴精,中医称之为“竭”,常见于一些性生活频率较高的新婚夫妻。可饮用益精填髓的饮品来调节。原料:海蛤30克,墨鱼6条,熟地10克,党参2只,生姜20克。做法:将海蛤、墨鱼洗净,墨鱼切段,生姜拍一拍,与其余的配料一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没原料,小火慢炖2小时,起锅时加入3克食盐。切忌加盐过多,因为过咸会伤肾。这道汤羹以海蛤、墨鱼等咸寒之物补益肾阴,配合生姜除寒,党参益气生津。
为了婚事简办或为了婚假之机游山玩水而作旅行结婚的人不在少数。诚然,蜜月旅行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等诸多优点,但从优生和保健角度看,却不值得提倡。男女双方为了准备婚事,都已付出很大精力,感到十分疲乏,如旅行结婚爬山涉水,赶乘舟车,体力消耗很大,累上加累。人体过分疲劳时免疫能力下降,感冒等各种疾病会乘虚而入。新婚期间往往房事过频,旅途中受客观条件限制,不易保持性器官卫生,女方容易受害,易患尿路感染,生殖器官炎症,少数严重者被迫中断旅行入院治疗,严重影响健康。旅行结婚,新婚夫妇在旅途中生活起居均无规律,一日三餐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