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说明妇女的生长、发育、妊娠以及衰老,均与天癸有密切关系。中医中的天癸就是我们熟知的雌激素。雌激素,主要就是由卵巢分泌的。卵巢是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器官,位于子宫两侧,左右各一。虽然卵巢给女人带来了月经的烦恼,但它却行使着很多重要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生卵子和雌激素,而这又是女人青春、美丽、健康的根本。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期前,卵巢在形
中医认为,痛经跟女性月经来潮时发生血脉瘀滞、气血失和有很大关系,进而“不通则痛”。另外,也有经血量过多、经后疼痛的患者,则属于“不荣则痛”。茶疗改善 茶饮也有助改善痛经。红枣桂圆饮:适合气血虚弱、寒凝血瘀的女性,可以在经前、经行时准备10颗桂圆、五颗红枣,然后放到锅里,再倒入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熬煮15分钟熄火,趁温热饮用,对缓解痛经有帮助。红枣玫瑰饮:适合肝郁气滞者,这类女性平常压力大,常有经前头痛、乳胀明显等症状。可准备干燥玫瑰花5朵、山楂2钱、红枣3枚,然后先把山楂、红枣放入锅里,再
情绪异常:长期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
中医认为,妇女“血可盛不可衰,血可通不可瘀”。所以,妇女经期应注意以下三方面:饮食有节月经期宜食清淡而富有营养之品,不宜过食辛热及寒凉之物。过热则易月经过多,过寒则经脉血行受阻而致痛经,月经不畅。经期也不宜过量饮酒,以免刺激胞宫,而致月经紊乱。起居有节妇女不宜居寒湿之地,不要过度劳作,注意劳逸适度,尤其是在月经期更需谨慎,尽量避免寒冷刺激、淋雨涉水、剧烈运动和过度精神刺激等。房事有节保持阴部清洁,节制房事,以避免细菌侵入女性身体内,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此外,妇女在经期可食一些药膳,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下
每个女性在经期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对于经期嗜睡症,医生和专家们早就有过各种研究了。结果发现一个现象,出现经期嗜睡和女性的体质禀赋有一定关系,比如体胖、浮肿的女性,或平时饭量较小、大便偏稀的女性,就特别容易在经期出现嗜睡的症状。从中医来看,这些人的身体状况都跟脾脏出了问题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这里所说的“运化”包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的代谢运输功能。我们吃了食物和水,需要转换成营养并运输到身体各个需要的器官,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有条不紊地运行。脾可以说是运输机。如果脾虚则运化功能减
很多女性月经期常会出现经痛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每个月,女性都要与自己的“老朋友”月经朝夕相处好几天,有的人疲倦、有的人疼痛、有的人烦躁,似乎带来了不少麻烦。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月经不仅是件“麻烦事”,它还能帮助女性辨明体质,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周期提前 多因过劳月经周期不足21天,多由肾虚、气虚或血热造成,临床上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过度劳累或饮食失节最易伤气,进而导致月经来潮提前。血热者血流加快,也可能导致经期提前。除天生体质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也会加重血热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多因气滞、血瘀或痰湿引发,导致冲脉任脉受阻,致使月经不畅,经期延
月经期能洗头吗?这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说,月经期间洗头,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有些人说,只要月经期间洗头,月经立刻停止;而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更可怕:经期洗头会引起子宫收缩,血液流出不畅,引起子宫肌瘤。这种说法,令很多女性闻之色变。那么,到底月经期间能否洗头?洗头是否会引起身体问题呢?中医认为,月经期间洗头会引起月经量减少的原因是因为寒气伤到了经络,导致经络运行失常,引起月经的异常。出现这样现象的人,一定是正气不足之人,稍有外邪,身体就失调。此类人一定同时怕风怕冷、冬天手脚冰凉、面色不华、月经量少等。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月经的来潮与停止,犹如月之盈亏、潮之涨落,每月一次,周而复始。每个月的那几天,都会是女性颇为烦恼的日子,有规律、无疼痛地过了还算好,如果碰到不按规律“办事”,则足以让女性朋友心烦意乱、寝食难安。月经提前要提防 生熟地黄能帮忙月经来了,腰酸背痛腿抽筋,小肚子一下变得鼓鼓的,浑身都跟着浮肿起来。更难受的是明明还不到时候,月经没打招呼就提前来了,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冲任、脏腑、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能够定期藏泄。《黄帝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有些女性经期不定,以为是体质的原因,其实经期不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黄帝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月事按时来,子宫按时枯荣,才能有孕。经期不准很容易造成女子不孕,所以一定要及早重视。经期不准别大意 玫瑰解瘀平肝气经期不定的最典型案例是《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她身世扑朔迷离,谨小慎微地在繁杂的家族中立足,让秦氏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长期的负面情绪累积,忧思、抑郁成疾,导致月经失调。中医认为,情志活动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正常情绪反应一旦太过,很容易损伤脏腑功能,秦可
对于女性来说,每次月经到了,就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满脸爆豆,皮肤油光,腰腹有种无法说出来的坠胀,浑身冰冷,许多女性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痛经,苦不堪言,到底该采用什么办法对症缓解经期的不适?经水时疼时止 小小茴香有大用来月经期间肚子疼,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有一些人简单地归结为痛经引起的宫寒,天天喝红糖生姜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红糖水一停,还是恢复原样。对这种情况,傅青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是由于肝气不舒造成的。肝在五行中属木,具有藏血的功能,女人在月经来时身体虚弱,最怕风寒。如果风寒入体,就会引起肝气
中医认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的主要原因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癖、感受寒凉、瘀阻经络(寒湿凝滞)、气血不足(气血虚弱)等。痛经是哪儿出了问题痛经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理解不了痛经的疼痛。医学上把疼痛分为12级,最轻微的疼痛是蚊虫叮咬,也就是1级,最痛的是母亲分娩时的疼痛,高达12级。痛经为8级,而被棍棒暴揍的疼痛才为7级。有统计表明,有三分之二的女生都会受到痛经的困扰(剩下的那三分之一真是让人羡慕),每个月疼一次,一次疼几天,这其中的滋味,真是难以形容。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