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卧位运动预备式:仰卧位,两臂自然伸直放于体侧。动作:①用力交替伸屈左右腿,作8~16次,还原预备式。②膝关节保持伸直,缓慢抬起左腿与躯体成直角,左腿缓慢落下,同时抬起右腿,交替进行8~16次,还原预备式。③两臂上举与躯体成直线,同时吸气,屈左腿,两手抱膝起坐,同时呼气。如此左右交替进行8~16次,还原预备式。④两腿并拢屈双膝,尽量贴近腹部,然后两腿伸直恢复预备式,重复8~16次,还原预备式。⑤两腿并拢保持伸直,然后两腿同时缓慢抬起与躯体成30°角,再缓慢放下双腿。世复进行8~16次,还原预备式。⑥两膝
著名日本养生家西胜造先生,在研究总结古今、东西方医学文献及民间疗法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修改,创造出一套健康法,被人们称为“西氏健康法”。该法在日本流行数十年,依然深受欢迎。现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养生六法介绍给大家。睡平板床:原则上应直接睡在光滑、平直的床板上,如果不习惯,则垫被要尽可能薄一些。姿势宜仰卧,床板宜硬而平,开始不适应,逐步就会习惯。睡平板床全身能真正安静休息,矫正脊椎小关节紊乱,增加肺活量,减轻对心脏的压迫,促进肾功能。枕木枕:用半圆形的木头作枕头(也可用陶瓷或其他硬质材料),半径为本人无名指
太极拳是目前流传很广的一种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体操的精华。初学太极拳,有的人会觉得膝关节疼痛,这是常见的现象。但这种疼痛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所谓正常的疼痛是因为运动量增大,热量消耗大,乳酸堆积增多,引起肌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疼痛则是练习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久痛不止,产生浮肿、积水、积脓等现象。要避免伤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莫弓过:屈膝程度不要太过。膝关节本来是做屈伸运动的关节,但在太极拳这种特殊运动形式中,若屈得太过,膝关节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做弓步时,前弓步的膝尖应落在脚面以内,小腿最好不要
在我们充实而又忙碌的每一天,座椅、沙发、凳子几乎占据了人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如工作、开车、回到家中坐着看电视,平时娱乐打扑克、打麻将等。这样的生活方式使久坐不动成为很多城市人的习惯,然而这种习惯却悄无声息地为公众健康带来很多伤害。中医介绍,久坐不动对男士伤害极大,让会阴部、阴囊长期受到挤压,压迫臀部和大腿的膀胱经肌肉,造成膀胱经与肝经气血运行不畅,致使阴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使膀胱功能失调。肾与膀胱相表里,肝肾同源,久坐的男人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勤于运动的男人的2倍。中医认为,对久坐的危害早有认识,《黄帝内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运动保健也很重要。通过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轻呼吸道阻塞的程度,改善肺通气量及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缓解症状,增强心肺功能。呼吸锻炼:①腹式呼吸: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尽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锻炼2~3 次,每次10~20 分钟。②缩唇呼吸: 吸气时用鼻腔,空气经鼻腔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气管的刺激;呼气时将嘴唇收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口形徐徐呼出,可以延缓小气道提前闭合,提高呼吸效率
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腰部功能至关重要。进行适量的有效的腰部锻炼,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腰部锻炼概括为十字诀,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悬: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撑: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随着双臂缓慢上举的同时用鼻缓缓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腰部向上直撑到最大限度,这时停片刻。然后,随双臂慢慢放下的同时用嘴慢慢呼气。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地方做。拱:即拱腰锻炼。仰卧硬板床上,双侧同时屈肘、屈髋、屈膝,再以头、双足双肘五点作
俗话说“人老腿先衰”是有道理的,老人通常腿脚都不灵便。腿衰的原因是下肢肌力下降,而肌力下降又与下肢周围血液循环功能下降和肌肉内产热不足有关。青壮年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周围皮肤温度并无差别,老年人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的体表周围皮肤温度大约为34.2℃,而胫骨前肌、腓肠肌周围皮肤温度仅为32.48℃,与大腿部分相差1.75℃,小腿温度低于大腿温度是老年人共同特点,此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血液循环功能越低,肌肉内产生热能力越不足,从而使肌力活动减弱,这是“人老腿先衰”的基本原因。最近在欧美国家流行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活动身体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医传统保健项目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以练形,呼吸吐纳、调整鼻息以练气,宁静思想、排除杂念以练意”的独特保健方法。常见的徒手养生保健项目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强调练习者对意、气、形、神的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多蹲少坐对身体各个脏器是一种锻炼。借物蹲 练习者用自己的背部、腰骶部依靠在墙上,或是手握着栏杆,借以分解身体重量,使下蹲训练变得容易进行,从而蹲得深,蹲得久。练习时间可以从开始的1分钟逐渐延长到5分钟。太极蹲 太极蹲是双脚尖并拢,双脚跟紧靠一起,然后双膝弯曲,弯曲到大腿腿腹与小腿腿腹紧贴在一起,经络穴位重叠,互相挤压,可起到推拿、按摩的效果。练习时间1~3分钟。八卦蹲 八卦蹲是从太极蹲演化而来的,即将太极蹲的下肢并拢变化成下肢分开,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双膝弯曲小于90°,臀部不要左右扭
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而健身也就成为人们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时下,人们的健身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常见的有扭秧歌、跳广场舞的,有打太极拳、有甩鞭舞剑的;专业一些的还有攀岩、骑自行车拉练、专业健身训练等,而且,创新的健身方式层出不穷。近来,在很多场所又出现了一种奇特的运动方式——爬行。这是一种类似于动物四肢着地的健身姿势,也引来很多人的议论围观。在多个休闲场所,时常都能看到身着宽松舒适运动服饰的市民,先是做一些热身准备动作,随后开始弯腰弓背、手足并用地在地面上一路向前爬行。一圈
金秋送爽,正是户外锻炼的好时节,但如果运动前准备不当,不经意间就会带来小损伤。肩膀受伤便是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专家建议,入秋后的养生锻炼,最好遵循四原则,即重收敛、主打慢、练耐寒、护好肩。敛——金秋养生重收敛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闭藏。因此,金秋的养生原则重在“收敛”。顺应节气变化,从起居方面应调整为“早卧早起”,早起有利于舒展肺气,帮助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慢——运动项目主打慢运动量过大会导致出汗过多,阳气耗损。秋季锻炼应以慢运动为主打。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选择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如打太极
散步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散步既不需要任何体育设施,又不需要指导老师,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锻炼项目,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散步是理想的锻炼方式之一。散步的益处很多,但是也需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体质者应采用不同的散步方式。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肥胖者长距离疾步走:每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