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过的话就忘了、事情重复说、东西放在哪里想不起来、出门容易落东西,严重者甚至不认识家人……老年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没有特效药,很多人会寻求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老年痴呆有肾虚精亏、心气不足、瘀血内阻、痰迷心窍等不同的病变机理,可以学习一些体表刺激疗法防病治病。人体体表有五脏六腑的经络穴位,刺激相应的经络穴位就能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产生内源性“药物”。捏耳 俗话说:“头常梳、耳常搓、齿常叩、津常咽、腹常揉、肛常提”。肾开窍于耳,耳垂一带是耳朵的头面区,这一区域的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曾说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自古至今,颐养生命,延年益寿一直被大众所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养生知识也通过越来越多的途径得以传播。膻中是个什么穴 膻中穴,又称“上气海”“元儿”“胸堂”等。根据《针灸大成》一书的描述,其定位为“在两乳间,折中取之,有陷是穴,仰而取之”,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膻中”一词首见于《灵枢·根结》,即“厥阴根于大墩,结于玉英,络于膻中”。此外,由于膻中穴位于胸中,为宗气之海,且“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穴可以有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与燥意让不少朋友感觉越来越明显。这时候养生保健别忘了自己身上的“涌泉”、“极泉”和“阴陵泉”这三眼“泉”,经常按压这三个穴位,就如同泉水滋养我们的身体。但它们都在您身上的哪里?为什么冬天需要它们呢?今天就带您详细了解。冬季,天干物燥,人在如此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上火”,这就需要我们在冬季注意保养,防止被燥邪所伤。另外,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容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很多朋友因此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我们的双脚对我们的健康极为重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由于脚部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容易出现紫斑、水肿、奇痒、疼痛等症状。脚冷会影响司机的正常操作,数九天里护好足对司机来说很有必要。选好鞋 要选择合脚的鞋,一般尺码要稍大一些(约大0.5~1.0厘米),这样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能“养脚”。此外,为保暖,有时还需加鞋垫,也应留有余地。女性驾车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可换穿软性鞋,如旅游鞋、软羊皮鞋或厚面料厚底棉毛鞋等。勤按摩 足部按摩可消除足部疲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足部按摩简便易学,随时随地可做。如可把两个脚心相向置
人们普遍认为,椎间盘突出或滑脱,自然会引起疼痛。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一项调查表明,椎间盘错位跟年龄有关。也就是说,在30岁的人中有30、50岁的人中有50有椎间盘错位现象。而他们中很多人对此还毫无所知,因为这是不伴随疼痛的错位,造成背部疼痛的原因是退化和劳损。对于30~55岁的背部疾患者,倘若能坚持做背部健身操,就能有效地预防或推迟背部疼痛的到来。增加下腹部力量  仰卧,举腿,直到大腿与腹部垂直。小腿要与大腿成直角。努力把大腿垂直上举,直到臀部微离地面,但背部不能离开地面。抻拉下背部 
时值冬季,脚部保暖不能忽视,否则容易引发疾病。脚部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受凉会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所以中医有“凉从脚下起、病由脚底生”的说法。脚掌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加之脚部表面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寒冷的侵扰,脚部的温度过低会引起胃痛、腹痛、腰痛、静脉曲张等疾病。目前这段时间不应急着换薄袜和单鞋,要选择保暖性能较好又很柔软的袜子。平日要注意经常活动双脚,可以做原地踏步或做摇摆动作等。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持续至水温不热时结束,擦干后用手指搓揉脚跟、脚掌、脚趾和脚背,这样做
每到秋冬季期间,总有大批的女性与老年患者到医院着手、脚冰冷,以及腰寒等疾病。实际上,据医学家介绍,有54%的女性都有发冷的现象,可见这种病症的比例有多大。严重者达到夜间常因四肢冰冷而无法入睡的程度。白天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是感觉冷。按摩阳池穴有暖身作用,可以使你手脚不再冷。将手背向上翘起,在手腕出现的皱褶中,有一个最靠近手背的皱褶,在它的正中央有一个压痛的点——阳池穴。 “阳池”本身是囤聚太阳热能的意思,有时候人体的阳气运转不起来,那是肚子里有浊气, “浊气不去,新血不生”。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除了吃药来止痛之外,还可以按摩身体上的某些保健穴位。头痛——印堂穴 无论是感冒还是心烦,在你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开来,因为解除头痛的开关就藏在两眉之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头疼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这个部位2分钟左右,动作宜慢不宜快,稍微用点力,以感觉微麻、发胀为宜。一般的头痛立刻就能见效。牙痛——合谷穴 牙痛总会让人坐卧不安,此时不妨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揉压
冬至后为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民间素有“冬补三九”的说法。三九天进补,应以养藏阳气为主,而要想藏阳气,选用腰后的命门穴最好!命门穴,属于督脉上的腧穴,具有固本培元、温阳补肾之效。传统医学认为,冬至节气为阴气最盛的时候,“阴极而阳始至”,身体内潜藏的阳气开始升发。如果阳气不足,则不耐寒冬、升发受阻,使得身体机能活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命门穴为人生命维系之处,是人体阳气的根本。通过刺激命门穴可以起到补益阳气,激发身体机能,从而起到提升抵抗力的补益作用。取穴法:在盆骨外侧摸到最高点,为“髂棘”;髂棘连线与身体后
冬天手脚冰冷的时候,大家都会习惯将双手合并来回对搓,以摩擦生热来取暖。搓手、搓脚的动作简单,只要选对需要搓的位置,也能起到保健作用。搓手心,清心安神每天适当搓搓手、搓搓脚,不但能起到取暖的作用,这里提到的“搓”,在中医按摩推拿中,属于摩、推、擦法的范畴,就是用手在体表施加少许压力,进行单方向、往返或环转的活动。因此,只要选对位置来搓,也能起到保健的功效。在我们手心有个劳宫穴,手握拳时,中指下的那个地方就是穴位所在之处。据临床验证,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理气和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其强壮心脏及安心定神的效果
对付三伏天因暑热、潮湿和贪凉所致的外感风寒,可常按涌泉、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涌泉 效果:按摩涌泉可滋阴降火,缓解上火症状。按法:涌泉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晨起和睡前用力按揉20~30次,效果更好。极泉穴 效果:炎热多汗容易让人心烦气躁,这个时候不妨按摩极泉穴,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按法:极泉穴位于腋下,适度捏拿腋窝,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右掌轻拍左腋下30~50次,再换左手拍打右腋下,重复5遍。阴陵泉 效果:伏天气候潮湿闷热,湿邪经皮肤侵入人体。按摩阴陵泉有助加强脾
【穴名】该穴位于膝关节内侧,膝高突似丘陵,而为脾经合穴,五行属水,如山陵下泉水涌出,与外侧阳陵泉位置相对,故名阴陵泉。【穴性】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具有补益脾气、清热利湿之功。中医学认为口角流涎和脾胃积热或脾虚不敛相关,且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直接与唾涎生成相关。饮食不化、积热于脾胃,热邪上扰舌下,则唾涎外迫而溢流;脾气亏虚不能固摄唾涎,则见涎流口角。按揉阴陵泉穴,既可健脾益气以固津液,又可清泻脾胃积热。【取穴法】在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以拇指循小腿内侧上推,至膝关节下可触及向内上方弯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