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中医认为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梅核气的按摩部位1.足底部反射区: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肝、胆囊、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胰、十二指肠。2.足背部反射区:肋骨、胸(乳房)、胸部淋巴腺(胸腺)、喉与气管、膈。常用手法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
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生活中调气、养气非常重要。有两种养气的好方法,一是深呼吸,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要均匀;细,就是不能粗猛。二是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具体操作方法:可在夜晚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脚频繁痉挛 脚突然抽筋,或是肌肉的猛然收缩,可能是由锻炼或脱水引发的短暂情况。有时候,在躺着的时候,一块肌肉或周围一片肌肉会突然痉挛,之后会伴随有酸痛。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你的饮食应该增加钙、钾和镁的摄入。试着弯曲脚,按摩疼痛的部位;也可以用冷毛巾或消毒酒精来使肌肉放松。为了避免脚抽筋,睡觉之前伸展脚,然后喝杯热牛奶来补充钙。脚趾稍微下陷有压痕这是贫血的表现。贫血时,指甲和甲床都会呈苍白色,而且指甲易碎,脚总是感到寒冷。疲劳是贫血的首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站立时呼吸短促、头晕或头痛。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检
垂臂摆动 自然站立,躯体尽量前屈,使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将肩关节肌肉肌腱放松,然后做前后、内外摆动以及划圈动作练习,摆幅要由小至大。此法亦可在俯卧位下进行,即将患侧手臂垂于床边,按上法进行练习。以上动作可以在手腕上套上重物进行,以增加牵引力。上举屈肘 患者可取站位或坐位,外展上举,屈肘,患侧手经过同侧肩上由背后握住毛巾一端,健侧手后伸内旋,由背后握住毛巾另一端,并逐级加大幅度,同时可以配合扩胸运动。下蹲拉肩 患者背靠书桌,保持上身挺直,双臂后伸扶桌边做下蹲动作,以练习肩关节后伸活动,由轻到重逐渐加大下蹲动作
冬季,许多老年人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方药:桂枝20克,制附子10克,艾叶30克。用法: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在消锅里加水500毫升,煮开,水开后冷却至40℃(即摸上去感觉温热),捞出药包,把水挤出来后重复使用(可重复煮水3次)。用药液泡脚至水不热,约30分钟,每天煮1次泡1次,泡脚后的水倒掉。
急速步行,可增强肺功能,提高肺泡使用率。对于肺脏功能的提升,急速步行的效果要高于普通散步。为此,每日进行 两次急速步行非常必要:先慢步走5分钟,让整个身体热起来。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深呼吸,最大速度掌握在不影响自己的匀速呼吸,且步伐轻快即可。经常开怀大笑,可刺激免疫功能,肺脏免疫细胞因此变得更活跃。有调查数据显示,心情愉悦时的呼吸次数与深度会明显高于哀声叹气时,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身体循环通畅,为肺部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和营养,从而刺激免疫系统的功能,肺部免疫细胞就此活跃起来。做做白日梦,可
慢性咽炎四季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如干燥、刺痛、瘙痒、烧灼、异物感等,每遇讲话过多、情绪波动或天气变化时症状会加重。按摩穴位法治疗该病,效果明显。按摩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散肿,具体方法概括为:“一抹”、“二摇”、“三点”、“四擦”。一抹喉结100次,二摇喉结100次,三点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之中点,稍偏食指处)100次,四擦涌泉穴(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100次。在不服药的情况下,如此反复按摩,1~2天即可见效。此法简单易行,无副作用,患者不妨一试。
落枕又称“失枕”,是以颈部一侧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或炎症。笔者采用按摩阿是穴(痛点)治疗落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后侧。术者用拇指或大鱼肌轻推患侧颈部6~10次后,找出阿是穴(最痛点),此时手下多能感到此处皮肤下肌肉有一硬结,用拇指按揉阿是穴1~5分钟。接着,术者轻轻地将患者的头部向健侧牵拉,充分牵拉患侧肌肉,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阿是穴10~20秒后,术者牵拉头部的手松开,嘱患者左右旋转头部10~15次后,拇指松开。再用拇指或大鱼肌轻推患侧颈
扶膝而坐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坐下时,两手撑膝,两只手的手心正好护在膝盖上,双手按住双膝的同时,可加以按摩,先按顺时针方向转36圈,再逆时针方向转36圈,重复2次。这样可增强膝部关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对防治膝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及小腿抽筋等效果明显。
如果能坚持每天搓脚心1~2次,持之以恒,可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活血通络的功效,还可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心、肝、脾、胆等脏器病症。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搓脚心方法有以下几种。交叉搓摩法:两脚心相对,双手搓热,用热手掌交叉搓摩脚心,以脚心发热为宜,可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各进行1次。定向搓摩法:用中指或食指指端,从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50下,每隔3天加50下,最后加至500下。穴位搓摩法:取坐位,两脚分开,将一条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两手擦热,用一只手握住脚趾
每到冬季,很多人双手都会出现脱皮的情况,中医认为米醋性温、味酸苦,外用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止痒等功效,用米醋来搓洗双手能治疗手部脱皮的病症。具体方法是:每次洗完手,蘸取少许米醋,在手上反复揉搓,揉搓后不用再洗手,照此方法一天揉搓手部三四次。米醋以优质白米醋为佳。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泡脚最佳时长: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泡脚最佳水温:泡脚的水温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足浴时水深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晚上9点泡脚最养肾:晚9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