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搓双耳,全身都受益。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
耳朵为听觉器官,其实耳朵在中医养生保健中还有重要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的听觉功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耳的听觉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肾中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有耳鸣、耳聋等,故中医用补肾法以治耳功能减退。根据中医理论有专家已经归纳出耳养生保健方法,也就是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护耳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声对耳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超过65分贝。如果在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要适当采取措施(如戴
三伏天热气逼人,空调、冷饮、生冷瓜果、吹风、大汗、睡眠不足、胃口不佳、体力消耗过多等等,都会损伤人体的健康,使人体的机能下降。因此,老年人要护好“四梢”,平安度夏有保障。筋之梢——指(趾) 人体手和脚是全身经脉交会处,注重手和脚的保健,可疏通经脉。老年人散步时尽量穿平底鞋,行走时经常以趾抓地,可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和趾力,伸掌握拳运动,常玩健身球,也可手握三个核桃指拨玩耍,左右交替,这样可增加双手的灵敏度,增强手脑联系,延缓衰老。肉之梢——舌 舌之正常,食欲旺盛,食物营养得以充分补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小的耳朵,分布了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的器官组织在耳部都有投影反射区,所以每天给耳朵做做按摩,其实也就是给全身按摩了一遍。如果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可能是气虚,所以需要适当补气,可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经常心慌、心跳,眼睛干涩,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可能是血虚,需要补血了。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引起的血虚,这时补血为主,可按压耳穴的胃、胰胆、肝、十二指肠、心反射区。如果经常感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五行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
每天早晨起床之前坚持做几个简单易行的动作,会使全天精力充沛,有利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搓脸早晨起来之后,先用双手的中指同时揉搓两个鼻孔旁的“迎香穴”数次。然后上行搓到额头,再向两侧分开,沿两颊下行搓到颏尖汇合。如此反复搓脸20次,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面部肌肤抗风寒的能力、醒脑和预防感冒的功效。天长日久,还能减少面部皱纹,改善容颜。转睛运转眼球,宜不急于躁地进行,先左右,后上下,各转10次,能提高视神经的灵活性,增强视力。叩齿轻闭嘴唇,上下牙齿互相叩击36次,间宜旋舌,以舌尖舐顶上颚数次。能促进口腔、牙
按耳门防耳鸣:按压耳门的同时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指叩击后脑,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能防治头痛、头晕等。抵压上腭促消化:用舌尖抵压上腭数次,既能促进消化功能,还能改善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吞咽困难。腹式呼吸助健康:这是中医调气的方法,能调节人的身体功能,改善呼吸,对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很有帮助。背部保暖抵风邪:当背部发僵、发紧,甚至有酸胀痛的感觉,说明背部受凉。在添加衣物的同时,可以拔拔火罐,还可以将红花、千年健、桃仁、防风等药物用布包裹后放入水中蒸煮,待水温适宜时,将毛巾浸湿后敷在背部。扩胸运动护心肺:两拳紧握,两侧上
生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提示,耳壳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种生理性的内在联系。人患病时,耳壳上的相应部位常常出现反应点。因此,按摩特定的耳穴,不仅能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起到保健和美容的作用。 第一式:1、双食指指端在两耳甲腔内沿顺时针方向按摩16次,再同样按摩两耳甲艇和两三角窝各16次。2、以双食指指端从两三角窝起沿逆时针方向按摩16次,再同样按摩两耳甲艇和两耳甲腔各16次。此式有温补气血、脏腑及健身的效果。第二式:以食指桡侧和拇指罗纹面分别置于耳轮上部的前、后侧,沿耳轮由上而下揉捏8次,再由下而上揉捏8次。此式有防
中医保健对身体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就介绍三个“小动作”,都是中医保健的好方法。早上起床“开七窍”:早上起床的时候,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用手慢慢按摩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3分钟左右,这叫“开七窍”,对缓解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有好处。手捂小腹生阳延寿: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中心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四横指处),意守此处,慢慢入睡。眨眼运动增视力:中老年人多做眨眼运动可增强视力。体位不论坐、卧、站均可。运动时全身放松,然后用力闭眼,再睁开,反复进行,一闭一开如同眨眼。闭眼时眼眶要特别
手是日常健脑的最好活动部位,老年人常做点手部运动,可以预防脑部衰老,减少痴呆症、脑梗塞和中风的发生概率。您在家的时候,手只要腾得出空来,就不妨做点手部小动作。旋转拇指:如果感到体力不足,不妨试着让拇指作360度旋转。旋转时必须让拇指的指尖尽量画圆形。起初也许会感到不顺,但反复进行几次以后,拇指就会有节奏地旋转,而且让人觉得心情舒畅。一般让拇指按顺时针的方向及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旋转1~2分钟即可。自我握手: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养生方法。左右手掌靠拢在一起交替对握,关键在于右手拇指要有意识地用劲抓住左手的小鱼际肌,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舌头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舌体的各个部位都和腑脏各部位相对应。中医的舌诊就是通过观察舌体各部分的变化,以此诊断相应内脏的病变情况。因此,如能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练舌保健法可分3个步骤:舌舔上腭(赤龙探海)舌尖轻舔上腭,凝神静气,调和气息,3分钟后,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出许多唾液,当唾液充满全口后分3次咽下。方法一: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再用舌尖在上硬腭处正、反转圈各36次。方法二:用舌尖舔上腭,左右摆动36次。待口水增多时,分
说起对脊柱疾病的预防,近年来,上班族脊柱疾病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脊柱保健要做到三“不”。久坐、嗜食辛辣、空调过冷诱发腰病上班族终日久坐,加上其他生活习惯上的问题,会造成对脊柱的伤害。每天必吃辛辣食物,辛辣刺激咽喉,使声带干痒、上火引起咳嗽,使腰肌和腰椎受到震荡,导致椎管压力增高,也加重腰椎间盘病变的发生。夏季空调过度使用,使脊背受冷,血管肌肉收缩,气血不能顺畅运行。不当锻炼有损腰部健康近年来,有腰部不适感和明显腰疼的人,试图通过练习瑜伽的方式得到改善,但有时却适得其反,因为如果已经得了腰间盘突出症,只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