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由于“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关系,时辰与我们人的五脏六腑及其经络密切相关。在自然界每个时辰当中,人体都有一条经络、一个脏腑当值,因此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所对应的脏腑,就可以收到强健身体、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 万籁俱静正好眠子时胆经当值,属“阴中之阴”,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段,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内经》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意思是说胆气若能顺利地升发,人体各个脏腑就会正常运行,人的身体状态就会很好。由于“阴静阳躁”的
夏季养生一天五个黄金点?炎炎夏季,人的身体状态也会相应的发生一些改变,为此人们一定要重视夏季的饮食调养,那么你是否知道夏季养生一日餐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吗? 1、作息时间 人的起居作息时间要符合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合迟睡早起。但是要保证饱满的精神,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宜过迟。最佳的睡觉时间不应超过12点。中医所提倡的人必须睡子午觉,子是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午是白天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作息时间是符合季节的变化和人体的健康需要的。 有的人认为只要每天保持8个小时的作息时间,不管什么时间入睡起床
炎夏很多人习惯冲凉,有人恨不得一天24个小时都呆在凉水里,正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人放弃了泡脚的习惯。殊不知夏季湿气很重,并且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中特别伤身体。夏天才更应该泡脚,不仅能达到祛除暑湿的效果,还可以更好的调理身体。 中医认为人的脚就像树的根,树死根先枯,人老先老脚。认为一年四季泡脚都适宜,而且功用不同,春天泡脚,开阳固脱;夏天泡脚,暑理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蠕;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夏天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因为脚部是仅次于心脏的重要部位,被称为
今天是小满节气,这是夏季六个节气中的第二个,此时农作物开始变的饱满,气候也已经有些燥热了。专家介绍,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一时段人体应注意蓄积一些精气和体力,以备即将到来的暑热天气对人体的损伤,避免“苦夏”的发生。如果小满时节能够打好基础,到了长夏时的湿热就不再难耐了。雨多湿满小满节气有句俗谚,“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就是说,到了小满节气,雨水会多起来了。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也会变得潮湿。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出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症状,气候
夏季,人们容易出现心烦气躁,失眠等问题,都是心火旺盛的不同表现,那么如何进行调理缓解呢?一起看看老中医为大家做的详细介绍吧。盛夏心火过旺,调解有妙方。 心火旺分两大基本症状:实热症和阴虚症。 心火旺症状详解: 心火旺患者如果是实热症,其症状会出现咽干口苦、喉咙痛、舌苔黄、大便秘结、烦闷躁动、面赤、发热、舌红绛苔黄、脉滑数等症状; 而如果是阴虚症,其症状则往往易疲劳、形态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舌苔少、脉细数等。 如何辨别自己的心火是否旺盛
小满节气,艾灸养生重在祛湿气,健脾胃。对于患有慢性肠胃炎的朋友,以及脾胃虚弱的小儿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节气,艾灸承山、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健康问题,改善肠胃功能。对于患有皮肤病的朋友,小满节气到来,是一种灾难。因为这一时节容易被湿邪外侵,是皮肤病高发期。建议艾灸血海、曲池、水分等穴位。具有活血调脾的作用,可以缓解瘙痒。中医认为,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因肺主皮毛,所以皮肤自然会健康。同时还可以用艾叶30克,加陈醋20毫升,泡澡,也可以改善皮肤病。对于脸上有色斑女性朋友。建议艾灸太冲、合谷
虽说立秋已过,但是炎夏的高温并未撤退。闷热的天气让人胃口大减,对吃的都提不起兴趣,可是不吃饭身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又得不到满足,对自身的健康有一定的损害。那么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如何让自己拥有好的食欲爱上美食呢?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三字美味秘诀吧。 苦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作用。苦瓜可以切片过冰水,加点蜂蜜直接吃,可以炒肉类食用,也可以加豆腐和鸡蛋做羹。 另外,适当多喝点啤酒和茶水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需要记住的是任何食物都要适量食用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宜清补。中医认为,过湿对脾不利。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原则二:清心祛暑、清热解毒。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
大暑节气的明显特征是热中夹湿,人体出汗多,消耗大,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补充体力,避热解暑。而解暑的关键在于静心,白居易《消暑》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大暑养生应以静心养身为主。精神调摄应注重调“心神”,中医认为心主神,而调摄心神应该远离声色过度的环境,抑目静耳、宁静心神、“精神内守,并安从来”,历代圣贤均强调修德养性对精神调摄的重要意义。在云南昆明的华亭寺内,有一奇特的“十味心病药方”,它是唐代无际禅师所开,方中云:“此药宽心锅
烈日当头暑夏难耐,不少人在大汗淋漓的时候想要喝上一杯冷饮为的就是快速驱走暑气,消渴止汗又凉爽。其实不然,这样忽冷忽热的感觉很容易导致出现感冒疾病,除此以外七类人群更不宜吃冷饮。 1、胃病患者。 患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也要避免吃冷饮,否则会加重病情。 2、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是指阳气不足,以形寒肢冷为特征。其特点是形体多白胖、肌肉不健壮,平时手脚冰凉、舌胖且边有齿痕,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气的功能是温煦人体,而冷饮易损伤阳气,令人失去温煦之功。 3、妊娠期。 妊娠期如过食冷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中有这样一段话:“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讲的是“因时养生”的问题。其中“以……月之虚盛……,参伍相合而调之”, 讲的就是“月亮盈亏,按月养生”。月亮盈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内经》对月亮与健康的认识《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意思是说月圆时,人体气血比较旺盛、充实,而月缺时,人体气血比较衰弱、虚少。满月时节,由于人体气血充实、肌肉皮肤致密、腠
夏季不少人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在中医看来,肝经与目经相通,夏季人们容易出现肝火过旺,烦燥易怒,眼睛容易发涩、发干、肿胀、视物不清,原因正是肝旺导致火气上扬,影响了视力。 烈日当头,不仅要防止中暑,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如果长时间暴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增加我们患白内障及其他水晶体、视网膜疾病的可能性。 针对夏季太阳毒、肝火旺都会影响视力的情况,一方面需要注意用眼卫生,烈日当头时外出,可以佩戴墨镜或撑起遮阳伞,避免眼睛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同时不要用眼过度;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养肝护肝清肝。 俗话说怒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