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肠胃最为脆弱的时期,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腹泻。那么应该如何从饮食调节呢?有什么好的实用膳食方呢?下面一起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几则药膳方剂吧。应对盛夏腹泻的锦囊计如下: 姜糖饮 鲜姜15g或是干姜6g,红糖30g。姜打碎或切细,加入红糖,用开水冲1碗温服。每日1-2次,泻止为度。本方有温中祛寒、解痛止泻之功,适于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而致大便溏泻、臭味不堪、腹痛喜温的寒泻者。 益脾饼 白术30g,干姜6g,红枣250g,鸡内金15g,面粉500g,菜油、食盐各适量。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成药包扎紧
在我国悠久的历法里,除了年份是用天干地支来记录的,一天中的时间段也是用地支来计算的。古人根据一天之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智慧的将一整天也就是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时间段,对应十二地支。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子时——睡觉保护阳气子时是23点到1点的时候,是胆经值班。此时为昼夜更替之时,阳气虚弱,因此最好用睡觉来养护脏腑。丑时——肝经造血时间丑时是1点到
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此时,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成雪,但“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早卧晚起 防寒保暖 随着冬季的脚步走近,自然界阳气趋于潜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与天地相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气血由外向里收敛,精、气、神趋向伏藏,机体新陈代谢变慢。“冬三月,此谓闭藏……无
酷暑难耐,湿热是炎夏之季的特写,夏季养生重要的的清热祛湿,方能达到身体的健康,那么夏季养生保健食谱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热祛湿营养餐吧。炎夏清热祛湿营养秘籍如下: 一、百合绿豆汤 材料:鲜百合100克,绿豆2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百合掰开去皮,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绿豆开花百合破烂时,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适量。 功效:清热解暑。用于暑日心烦、口干、出汗者。亦可用于防治感暑。百合补中益气,性味甘微苦,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绿豆是最常用的清
夏季炎热,防暑就是夏季的一个重点,那么夏季防暑吃什么呢?防暑排毒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夏季防暑排毒吃什么? 1、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营养非常丰富,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热,吃苦瓜最好。 2、鸭肉 鸭肉性寒,是夏季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有除湿、解毒、滋阴、去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炎热天气的时候吃。 3、西瓜 西瓜民间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类中消暑解渴的首选。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
人是自然界造化的产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即是指人要顺应自然界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每天按照十二时辰养生的要求,规律生活,在适合的时间做该做的事,保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中医叫正气,西医叫抵抗力),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所以,要根据时辰中经气的盛衰规律进行作息,也就是十二时辰养生。子时(23点至1点),阴气最盛之时,足少阳胆经最旺。中医养生理念
1月5日是小寒节气。专家提醒,小寒时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勤晒太阳 冬季天气寒冷,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这时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充足的阳光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阳光可以让人很快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中摆脱出来,心情得到舒展。睡好子午觉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午时(11点~13点)“合阳”时间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
吃葡萄的禁忌有哪些?营养丰富,富含丰富维生素,而且葡萄容易吸收,老幼皆宜,但是吃葡萄也有禁忌哦,下面几个饮食禁忌要牢记,不然会损害你的健康,大家可要警惕了。夏季吃葡萄的五个注意事项1、葡萄别与牛奶同吃葡萄里含有维生素C,而牛奶里的有些成分会和葡萄里含有的维生素C反应,对胃有伤害,两样同时服用也会拉肚子,严重者还会呕吐。2、吃海鲜后别吃葡萄在吃海鲜的同时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为在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鲜中的蛋白质会凝固沉淀,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3、
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就是夏季了,在这时期新陈代谢加快,气血运行旺盛,加上炎热不已的天气也容易让我们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那么夏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养生呢?小编提倡夏季八戒养生,让你健康度夏。 一戒烦躁 夏季容易情绪中暑,有些人会特别烦燥。要知道,夏季本来就火气旺,再生气发脾气,不是火上浇油吗?因此,在烦躁的夏天,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火山爆发,良好的情绪就是最有效的养生法宝。 二戒熬夜 夏季燥热,睡眠质量差,很多人索性就晚睡,趁着夜深凉快,出去K歌,到野外看星星,看似浪漫惬意,实际上,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万物复苏,冬去春来。立春节气时气温仍较低,还会出现倒春寒等自然现象,此时由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弱,容易生病。所以立春的养生就变得尤为重要,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调畅情志 养肝为先 根据五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气升发,喜条达,主情志,因此立春养生首先是护肝养肝,关键就是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黄帝内经》说:“春三
瓜类蔬菜中的水分含量十分充足,据资料显示,一般瓜类蔬菜中的水分含量都在90%以上。瓜类蔬菜有保护血管,降低血压等功效,尤其是冬瓜、黄瓜、丝瓜等;糖尿病患者适当食用瓜类蔬菜对身体有益。 丝瓜全身都是宝 丝瓜络、藤叶、种子等都可入药。丝瓜藤有舒筋活血、止咳祛痰、健脾杀虫、清热消暑解毒等功效,丝瓜叶外用可止血消炎, 内服清热消暑解毒, 可治疗痢疾、荨麻疹、蛇咬伤、烫烧伤、外伤出血、疮癣、神经性皮炎等症。丝瓜汁可治咽喉肿痛;鲜丝瓜炖烂喝汤,治热病饮渴、便秘。 丝瓜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仅为4.3%,100克丝
春节小长假期间拜年、聚会、各种娱乐、旅途奔波,难免熬夜、暴饮暴食,很多人平时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不堪重负。因此在节后的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焦虑等,也有一些人出现便秘、长痘痘、口角溃烂、口腔溃疡等上火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过度”,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载:“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有饮食过用致病、情感过用致病、劳逸过用致病等,如喜伤心、思伤脾,久视伤血,久卧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