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雪节气,除南方及其他小部分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大雪纷飞了。而在南方,随着近日冷空气的南下,前些日的燥热天气迅速消失,转而进入寒冷天气,而此时方才闻到冬季的味道。所以进入大雪节气后,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均以寒冷为主,不同地区可夹风、夹雪、夹雨雪等。《伤寒杂病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
研究发现,夏天人容易烦躁易怒,影响人们脾气变暴的原因,除了温度,还有睡眠。夏天日照时间变长,相对而言晚上睡觉的时间会变短,所以更易发生。睡眠不足会干扰人体生物节律,造成内分泌紊乱,影响情绪。 炎热的夏季,一定要让自己每天都睡个饱觉,这样不仅能有个最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脾气也会温和平静很多。按照人体生物钟作息,每天的睡眠应保持在8小时左右,入睡时间不宜超过晚上10点,否则即使睡够8小时,但睡得太晚,不符合人体生物钟,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其次,睡眠的质量要保证,睡前情绪不要过于激动,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卧室力
旅游者每天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一日三餐的饮食不会像在家那样及时方便,较大的运动量会消耗身体中的许多营养物质,体内贮存的糖量无法满足运动的需要,而及时补充营养会使人更快地消除旅途和运动中的疲劳。在出游或运动之前吃一点巧克力或者糖块,能给身体补充能量,增加肌肉和肝脏糖原储备,有利于补充人体消耗的能量。巧克力中的能量和营养密集,体积小,便于携带,是一种理想的能量和营养补充品。 人在旅途中容易出汗,人体大量排汗时,汗液带走了不少无机盐,如钠、钾、镁等。因此,在旅途中喝一些淡盐水十分必要。1克盐加500毫升水配成的
12月22日冬至,宣告“数九寒天”正式到来。中医专家提醒,温暖的室内、热食与户外寒冷天气形成强烈反差,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应注意避免冷热交替刺激发病。此外,养生注意“养藏”,锻炼身体不可大汗淋漓,老年人运动应选择在下午三四点钟,年轻人需注意勿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是每年的阳历12月22-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同时是“一九天”的第一天,“三九天”则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李燕主任介绍,冬至是
喝母乳的宝宝通常在一周岁左右就开始进行断奶的准备,断奶不是随便一个时间都可以的,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一定要掌握好宝宝断奶的时机,详细内容一起看看文中的介绍吧。炎夏宝宝断奶,准妈妈们请三思。 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到了一周左右就要考虑断奶的事宜,断奶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宝宝的健康,育儿专家介绍,断奶的时间也是很有讲究的,炎热的夏季是最不适宜给宝宝断奶的,夏季时节,妈妈们可以考虑一下延长哺乳期。 现在正值夏季,断奶也不要急于在这个季节进行,夏季婴儿容易患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还容易感冒发烧,严重者还会
进入小寒几乎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从保健养生来说,要想健康度过寒冬,必须做好防寒保暖。头部要暖 常言道:“冬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帽子虽小,却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宻切的关系。实验证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温度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约占人体总产热量的30%,4℃时约占 50%,-15℃时可高达 75%。因此,在寒冷的冬天,戴一顶保暖性能良好的帽子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因头部暴露而受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引起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伤风感冒、失眠等不良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
炎炎盛夏,人们易心浮气躁是火气旺盛的征兆,那么如何去火?人体上火多种因素所致,所以去火应找出根由,正确选择去火药物或蔬果方见效。详细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盛夏火气旺盛,中医灭火有绝招: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
丁酉年(鸡年)与戊戌年(狗年)交运在大寒时节(阳历2018年1月20日,农历2017年12月初四为大寒)。进入戊戌年,我们就来到了岁火太过的一年。火运太过,最易伤肺。同时,心脑血管病患者更应注意防患于未然,需根据时运治未病。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3%。在2008年死于慢性病的3600万人中,有29%的人不足60岁。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其他任何病因。2012年统计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全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很容易出火,中医教你夏季健康有效灭火,让你的身体健健康康。火来了身体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一定要想办法灭掉身上的火气,下面四种方法可以健康有效的帮助你秒掉身上的火气。 一、口鼻咽舌生疮肺胃火盛 李师傅是名建筑工人,经常在工地上干活,夏季高温炙烤,出汗较多,体内水分丢失严重,于是大口喝凉水,晚上又贪凉,露宿室外。近日,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医生诊断为肺胃火盛。 用药指导:这类患者可选用新清宁片,该药的主要成分是熟大黄,具有泻火通便、导热下行的作用,对于上火引起的牙痛、咽痛有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2018年1月20日迎来丁酉年最有一个节气——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谚语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团”之说。大寒饮食民俗面面观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商家的年终聚餐)、祭灶、腊八节等。民间有吃糯米饭、炸春卷等食疗习俗。糯饭补虚健脾“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岭南地区民间有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滋补品,具有补益脾胃的饴糖,就是用糯
中医里的“热伤风”就是平时说的“热感冒”,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受了风寒;而且夏季人体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会消耗很多能量,许多人又食欲减退,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影响了动物蛋白的摄取,天热的不愿运动,锻炼时间减少,昼长夜短以及天热还导致睡眠时间的不足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加大感染病毒的几率,从而引发热感冒。 得了“热感冒”怎么办 1、暑热感冒 以新加香薷饮为基本方,取香薷、厚朴各6克,白扁豆15克,金银花、青蒿各12克,连翘、鲜芦根、藿香、半夏、陈皮、白
大寒天气寒冷到了极点,人体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时候,所以大寒养生着重于藏,此时应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还需要适当饮食进补。神静少虑 节欲保精“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此诗告诫我们要注意修身养性,才可杜绝情志疾病。日常情绪要温和,既不过分地拘束,也不放纵,凡事有度。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性生活,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冬天宜养精气,合理房事,节欲保精,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应安心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