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侧,大拇指来回环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各50次(以右手拇指第一横纹放于左手虎口正中,拇指尖所达是穴)。作用:按揉合谷穴能祛风解表,通络镇痛,对牙痛、咽痛、头痛、腹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还能治疗感冒、头昏、困倦、耳鸣、耳聋、神经衰弱等症。小儿惊风时点此穴有回阳救逆、散惊去热之效。癫痫病发作时,重手法点按此穴,能缓解症状。左手臂按摩完毕,再做右手臂。女子反之。
今天是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是霜降节气的命名由来,“霜降”的意思是天气渐冷,开始出现白露,节气特点以北方较为明显,而南方要错后半个月左右,“霜降”之时,日平均气温要下降4°C~6°C,这样的天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尤其是好发中风、感冒、哮喘等。霜降预示冬季即将来临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从此天气渐冷,开始降霜,在北方霜降后早晚温差可达10°C~15°C。晨起可以看到树叶、草地一层薄薄的白霜,当太阳升起时,白霜就会消失。因为霜降的到来预示着秋天的结束,寒冷的冬季即
怎样才能拥有健美的胸和一对坚挺结实、充满女性魁力的乳房?不妨试试以下四法: 经常游泳 游泳运动除了对肺部和身材健美有益之外,对乳房的发育及健美最有帮助。尤其是蝶泳和自由泳,这两种泳姿最易使胸部的筋肉强韧,使乳房丰满程。水攻法 利用淋浴的水流连续喷射胸部,通过水流对胸部皮肤的冲击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又可预防胸部皮肤的松弛。胸部健美运动1、每日数次进行扩胸运动,可以伸展胸肌,使脊椎伸缩,锻炼肩膀及胸部以上的肌肉,促使乳房丰满。2、双膝跪地,两手臂伸直撑于身体两侧的地面,然后向下做屈臂动作,一直弯曲到下颌和胸部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秋季气候干燥,是引发鼻腔炎症的高发季节。在病毒性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80%是由鼻腔缺乏应有保健引起的,因此干燥的秋季市民尤其应该警惕“病从鼻入”。按摩健鼻:以两手大拇指的指背中间一节,相互擦热后,分别摩擦鼻梁两侧;用食指自上而下刮鼻梁;分别用两手食指摩擦鼻尖,然后用两手食指点压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此法可疏通经络,增强局部气血流通,有效预防感冒和鼻病。“浴鼻”锻炼:浴鼻锻炼,就是用冷空气和冷水浴鼻。一年四季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
叩齿法先静下心来,口轻闭,然后上、下齿叩击,先叩两侧大牙各20~30次,再叩门齿20~30次。经常做此功,可使牙齿坚固,防治各种牙病,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搅海法先将舌尖抵于上唇内、门齿外,舌头顺着牙床向庄搅转7~10圈;再向右搅转7~10圈;然后吸腮10~20次,促进唾液分泌,再将唾液于口中漱10余次后,分次咽下。鼓漱法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用两腮及舌做漱口动作,漱三十几次。漱口时,口内多生唾液。等唾液满口时,再分三次慢慢咽下。搅海法及鼓漱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口内多生唾液。生理学研究早已证明,唾液具有解毒免疫
人的阳气盛衰,往往标志着机体生理功能活跃的程度。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体内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泄泻等。冬季对应的脏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那么,就冬季如何养肾,笔者谈几点看法。时机要选准冬至日是农历冬季3个月气候转折的分界线。冬至后自然界的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使冬季的闭藏转向活泼的生机。在这个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算得上是最薄弱的部位,一不小心跌伤膝盖的可能性高达90%,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摔破膝盖的经历,尤其是在天真活泼的孩提时代。膝关节薄弱易受伤,老中青三代都应好好爱护膝盖,运动时方式各有侧重。青少年运动之前多热身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大关节,由三组骨头、四组韧带、两个垫圈组成,只有共同协作才能维持膝关节稳定,任何一个“零件”出问题都会影响人体正常行动。青少年时期的膝关节功能正处于最佳状态,但这个阶段也是人体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临床发现,很多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膝关节损伤,而最主
五官强壮功对五官的功能有治疗和保健的作用,且能作其他功法的辅助功。本功法操作简单,易掌握,老少皆宜学习。练习方法:练功时取坐或卧位皆可,垂目调息,气沉丹田或意守丹田,提肛缩阴。健耳功本法能增强听力,预防和治疗耳聋、耳鸣和其他耳病。尚有益精强肾、健脑安神之力,能调节血压,治疗眩晕、失眠、遗精、早泄及中气下陷等。但耳内或耳外患急性炎变,或有其他严重耳病者慎练。1、上提式: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分别轻提同侧耳廓(轮)之上端。然后用拇指摩按耳廓内侧、使之有热感为度。再用两指轻提耳廓。如此反复12~36次。2、下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的疼痛,俗称“心口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消化道病症。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或肝郁犯胃;或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所致。临床因于寒凝作痛者,常见胃脘暴痛,喜暖畏寒;因于食滞者,常见胀闷疼痛,嗳腐吞酸;肝气犯胃者,常见攻撑作痛,连及两胁等;脾胃虚寒者,常见隐隐作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等。揉中脘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推粱门 双手掌重叠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有人提出质疑,中医不是说“久视伤血”吗?心者藏神,主血脉,上输于眼睛。久视,神用太过,眼用太过。神与血脉皆伤矣。对目力哪来的好处呢?“久视伤血”是《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的“五劳所伤”之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谓“久视伤血”,中医理论认为肝储藏血液和调节人体各部位的血量分配,肝经联系于目,人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濡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约有15%~20%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可能使他们失去肢体甚或是生命。在美国或欧洲,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原因,且截肢后,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在40%。约80%左右的糖尿病病人的下肢截肢由足溃疡引起。对足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是保足的关键。由于足部的生理特点——肌肉少肌腱多、关节腔多、结缔组织丰厚等,故清创不易彻底,引流不易通畅;而糖尿病足溃疡病位主要在“筋”,常规外科清创易损伤肌腱血管。中医外治法特色鲜明,如中药外用蚕食鲸吞治疗法,火针引流、中药化腐、外敷等。而预防才最重要
忙碌了一天,是否感觉颈后像是背了一座大山?摸摸自己的脖子,是不是有些僵硬?转转看,有没有一点疼的感觉?若出现以上情况,是时候做一做颈椎保健操了。 前俯后仰: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动作时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四次。动作要旨是: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举臂转身: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