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每天对着电脑,双手时刻都在运动,难道这样,上肢还需要锻炼吗?其实这种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只是一种机械性动作,所以很有必要做一些运动,锻炼一下上肢是非常必要的。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肩部按拿法:一只手的手掌和四根手指对合,如钳形。用这只手从上到下按拿另一侧肩颈周围,一边按拿一边转头,等到按拿到肩部凹陷的地方和腋窝处时,用大拇指继续用力按揉,直到有胀的感觉为止。在按拿时,力量要有轻到重,转头的幅度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两个肩膀交替按拿10次。上肢揉拿法:把左手的手掌放到右侧肩膀上,把右侧肩膀前的肌
早在《脾胃论》中就有“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脾虚则肌肉削……”的记载,可见,身体的过胖和过瘦都是因为脾脏的失调造成的,只是大多数人没去注意罢了,很少有人会从脾脏来找缘由。中医里讲脾为仓廪之官,是人的后天之本,全身气血化生之源,身体的所有生理活动都由脾来“买单”。脾主运化,在人的身体里它与国家的财政部职能很相似,既要运化水谷,参加身体建设,为身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运化水湿,防止体内水涝成灾。脾的功能正常,全身的气血就会充盈,身上的肌肉就会
经常吃中药的人会发现,当有鼻塞不通等不适时,医生会开一些对肺气有益的中草药进行调理,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气上接气道直通于鼻,构成肺系。肺除主气外,还司呼吸、助发音、主嗅觉。肺气充沛,肺鼻协调,则肺系功能正常,对外可发挥抵御作用,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袭,且能保持嗅觉敏锐。《黄帝内经》中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和”指的是调和、功能健全)则鼻能知香臭矣。”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赖肺的作用,人的肺功能好,鼻窍就通畅,嗅觉也灵敏。在中医看来,鼻部不适多源于肺部病变引起,肺部病变也可因鼻部疾
一年四季,我们的耳朵常年裸露在外,风吹日晒,很少得到重点保护,这往往容易让人误以为耳朵很“坚强”,忽略了对它们的保护,其实耳朵真没有我们感觉的那么“坚强”,日常生活中,要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耳保健避免使劲搓揉 耳朵上有很多穴位,对应着身体的不同器官,所以耳保健很受欢迎。为了达到保健效果,很多人习惯使劲地揉搓耳朵,并把耳朵搓得红红的,认为不红就没有效果。其实这种做法很容易对耳朵造成损伤。专家提醒:耳廓皮肤上血管特别少,皮肤薄,如果用力揉搓,特别容易损伤耳朵皮肤,引起耳朵发炎。对耳朵进行保健时,要避免搓揉,
曼曼是个爱赶时髦的年轻女性,入冬以来她尝试着穿短裙、高筒靴扮靓。虽然穿有米色毛线裤(袜),但极具穿透力的冷风还是让她在美丽之余不时感到有些“冻人”。特别是一段时间后,她的膝盖部出现了轻微的胀痛、活动受限等不适感觉,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医生说是由于冷天穿短裙受冻引起的。像曼曼这样在寒冷冬天穿靓丽短裙而导致膝关节损害的并非个别现象。每年从深秋开始至冬季,各大医院门诊因为穿短裙而造成腿部轻度冻伤、引发关节炎的女患者前来就诊数量不断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膝关节是人体内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不
我们的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优势在于,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看。“照镜子”——观察手的气、色、形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器官情况,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在你灵活的十指之间。健康的手指都一样 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
不经常运动的人,双肩容易紧张而不能松沉,乃至影响到颈椎和整个后背,好像背着重物。从外表看来,这类人双肩习惯性上耸,即所谓的“架肩”。长此下去脾胃之气容易积滞.进而面色苍白,四肢瘦弱、体力不佳,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均是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所导致的。中医认为,双肩为中焦气血流通的要津,明代李楠的《医学入门》中保养导引的方法中“开关法”和“起脾法”均是用松肩的方法以调理脾胃之气。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锻炼双肩的方法,打通肩部的滞涩,恢复气血流通。预备式:坐在椅子上或放松站立均可,两手交叉抱胸。摇肩:左右转圈摇摆,肘尖
“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句俗语,形容不体谅别人的难处,只说风凉话的人。然而,从字面理解也有一定道理。腰痛与工作性质、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经常腰痛的人往往是坐着工作,这是因为坐位时腰部承受的压力较站立时更大。对于腰痛患者,医疗圈里还流行一句俗话“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躺着。”腰痛有急慢性之分,一般以慢性腰痛为多。在慢性腰痛中,有一种常见的疾病,即慢性腰肌劳损,亦称功能性腰痛,其主要症状包括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或者胀痛,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弯腰过久则疼痛加重,直腰困难。阴雨天或潮湿、
口气,即口中的气味,属于中医四诊闻诊的内容之一,现代临床上也很重视口气诊断价值,除了少刷牙,少漱口,嗜烟酒,喜吃葱、蒜等不注意口腔卫生而导致之口气外,异常口气往往是某种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它,对某些疾病的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对辨证(症)论治也带来了方便。肝臭 当患者呼气或观察病人小便时,嗅到一种像烂苹果和臭鸡蛋的混合气味或鱼腥样的臭气,即肝臭,见于慢性活动型严重肝炎,特别是肝昏迷病人,是肝功能衰竭时所特有的症状。当患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蛋氨酸经消化和细菌作用后,除释放氨以外,还释出二甲基硫化物与
误区之一 见秘治秘,为求一时痛快,或取得显著疗效,长年累月用果导片、番泻叶、大黄之类峻下药,维持排便,而且量越用越大,结果肠镜检查肠粘膜发生恶色病变,极少数病人又发生癌变。误区之二 不经医生诊治,自已对证下药,如有的病人体质相对较为虚弱,中医辨证当属虚证,应当用益气滋阴润肠通便的药,反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寒凉性的药,寒凉易于损伤脾胃,脾胃不能正常输布水谷精微,以致使虚证更虚,就像大河沟里船一样,水少船自然不能行进,硬拉强推,既费力难行,又损坏船支,“增水行舟”迎刃而解。若体质较为强壮,平素有火的人,中医
冻疮是冬季常见皮肤病,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每到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其发生主要与气温低有关,此外,还与潮湿、局部保温不好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营养不良、外伤出血、年老体弱、心血管疾患等,使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降低等有关。冻疮虽系小疾小患,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要积极预防,防止冻疮发生。保暖防寒 冬日加强保暖,了解必要的防冻、防湿、防风知识,避免冻疮发生。衣服、鞋袜要穿暖和,大小合适,并保持干燥,避免潮湿、过紧;改善生活、工作环境,不要长期在潮湿的环
10岁的明明在学校坐着上课,到家喜欢半躺在沙发上玩游戏。一天早上起床后,突然腰疼得厉害,站不起来,不能躺、不能趴,就连坐着也只能坚持一小会儿,非常痛苦。医院专家仔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为他做了详细的专科体格检查,结合此前住院的各种检查,诊断为“急性腰骶部肌筋膜炎,代偿性脊柱侧弯”。随后为孩子制定出治疗方案,采取手法、针刺、拔罐等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孩子翻身活动已比较灵活,疼痛也明显减轻,站直走路轻松多了。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因学习任务繁重,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等,久坐、长期低头,坐、站姿势不良,导致经常发生颈、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