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戏言,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反而腰椎间盘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重体力劳动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坐着工作,比如看电脑、伏案、开车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随之成为了常见的疾病。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是如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近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有年轻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因为固定椎间盘的肌肉变得松弛了,就是说肌肉的功能下降导致。如今上班族工作时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不工作了也每天守着电脑,不注重锻炼,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导致局部肌肉劳损而患上腰椎
吃喝拉撒都是人生大事。除了吃喝,临床上许多患者对畅便渴望的强烈程度,不亚于人们对食欲的需求。特别是一些伏案工作且又不爱运动的人,由于缺乏锻炼,直肠下部及肛门部的血管、神经、肌肉的功能明显减弱,肌肉韧带松弛,极易影响肠道。针对上述情况,不妨通过些“小动作”,来提高“拉撒”质量。早晨一起床就伸懒腰 通过伸展全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肠道蠕动。清晨醒来伸伸懒腰尤其有效果。首先要仰面平躺,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平齐。双臂举过头顶,伸展全身,采用腹部呼吸法吸气。然后,保持这个姿势屏息5秒钟,再呼气,舒缓全身。空暇时伸
脊柱是人体背部的主要支架,称脊梁骨。它位于背部正中,由7块颈椎骨、12块胸椎骨、5块腰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整个脊柱骨中间有一管道叫椎管,内为脊髓。还有一条脊神经,是大脑与全身联系的通道,大脑中枢神经发出的信息就是通过脊神经传导到五脏六腑和四肢,而五脏六腑和四肢的信息又通过脊神经反馈到大脑。中、西医都十分重视保护背部脊柱。中医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脉,经脉上有大椎、命门和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等重要穴位。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
青少年脊柱侧弯是以脊柱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凸出呈弧形或“S”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据统计12~15岁的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约为2%~4%,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2.5倍。近年来,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不断增大的学习压力,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应予以重视。青少年易患此病 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而脊柱侧弯患者脊柱向一侧或双侧偏移躯干中轴线,形成“S”形弯曲,如果在X线正位片上的应用专门的Cobb法测量成角度数(医学上特称为Cobb角),大于10度时就定义
常先生一直有抠鼻子的习惯,最近,他因鼻子不通气、流黏浓涕到耳鼻喉科就诊,检查后得知自己患上了鼻息肉,医生说这和经常抠鼻子有关。抠鼻子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做的一个动作,当鼻于发痒或鼻腔内有脏东西时,偶尔抠一下无妨。但如果像常先生一样习惯性地抠鼻子,很可能会诱发鼻息肉。常抠鼻易使鼻毛脱落导致细菌入侵鼻内 鼻息肉是—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通常伴随鼻子不通气流黏浓涕,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由于症状与慢性鼻炎相似,许多患者将两者混淆,病程可达数年。鼻毛是保护鼻子的第—道屏障,对吸进来的空气有过滤作用
据相关研究统计,目前颈椎疾病发病率由过去的13.7%上升到25%,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40岁~60岁为颈椎疾病的高发年龄段,但伴随着现代化办公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码农“”低头族”等新兴群体的不断壮大,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上班族群体,日益成为颈椎病发病的“重灾区”。引起肩颈僵硬、疼痛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少人是由于外伤、先天畸形、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颈椎病,大部分都是因为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不良姿势及体态步态等原因造成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
冻疮的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 冻疮是人体遭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全身性冻伤者较重,表现为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而死亡。冻疮好发于体表暴露的部位,如手、足、耳、鼻、颜面等。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最多见,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皮肤紫斑,或起水疱、溃烂为主要表现。冻疮外用药有哪些类型 冻疮的外用药主要包括膏剂、酊剂、熏洗剂、粉剂等。膏剂 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感的优点,尤其对病灶凹陷折缝之处,或大面积的冻疮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酊剂 是将药物浸泡于乙醇溶液内,最后倾取
63岁的常大妈来近一月来右脚跟莫名其妙地疼痛,她听周围人说脚跟痛可能是长了骨刺,应当每天坚持做跺脚跟动作,这样可以消掉骨刺,于是她不论在家还是到小区遛弯,时不时就跺跺脚跟,才过了半个月,没想到脚越跺还越痛,竟连走路都有些困难。到医院骨科就诊,经过X线片检查,果然跟骨长有小骨刺。医生让常大妈口服中成药还配合中药熏洗,并告知注意事项。一周后复诊时她的疼痛症状就消失了,她又能散步健身了。老年人脚跟痛常见,多和跟骨骨刺有关。只有较大骨刺一旦挤压刺激足底筋膜和跟垫脂肪组织引起局部炎性反应,才会造成疼痛。那么,骨刺又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腺等脏器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持续的时间、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疼
崴脚不是小毛病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中医认为属于伤筋,是日常生活或健身锻炼中十分常见的损伤。女性多见,外侧韧带受伤多见。据统计,美国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年发病率为2.15%~3.29%。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14%~21%。研究发现,由于踝部外侧韧带结构较内侧薄弱,足向内侧弯曲的应力,易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撕裂。临床上分为急性伤筋和慢性伤筋,急性伤筋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韧带就如同橡皮筋一样被拉长,失去其原有的韧性和张力,迁延日久就造成慢性伤筋,表现为习惯性崴脚。习惯性崴脚比较难治,往往会给患者
如今“低头抢红包”“刷朋友圈”已经成了假日期间“手机控”们的真实写照。抢红包必然伴随长期的低头,长期保持此动作易造成颈部肩部僵硬不适,以及头晕、头痛、耳鸣、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甚至双上肢麻木、疼痛等颈椎病症状。大家一定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抢个红包嘛,至于这么夸张吗?其实,这与经常长时间玩手机的习惯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低头族”易患颈椎病,颈椎虽然在整个脊柱中只是比较短的一截,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已经出现上述症状,应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做颈部轻柔活动及上肢运动,有利于颈、肩肌肉驰张和改善血液循环:睡觉
从中医角度来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盛,腐熟水谷。如果腐熟水谷功能亢进,人就经常处于易饥饿状态;脾主运化水谷,若运化无力,那么胃中水谷不能及时转化为精微物质,故而出现脘腹胀满,因此这种症状是由胃强脾弱所致。此外,胃强脾弱之证,因脾的运化无力,还可出现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症状。治疗当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为主要治法,可用保和丸以消食导滞;香砂六君丸健脾和胃、行气导滞。然而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不可一概而论,仍需根据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辅以祛湿、行气、活血等治法。除药物治疗外,当注意日常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