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做好日常防治工作。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人体血脉、主神志,怎么维护好人体内的“君主”呢?下面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养生方法,让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随时随地练习,强健“生命的发动机”,为生命保驾护航。心脏无小事 健心操保安康人的心脏被誉为“生命的发动机”,它只有本人的拳头大小,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时时刻刻在胸腔内做着收缩运动。当它健康的时候,我们常
糖尿病常常被人们称为“富贵病”,其“贵”之处除了发病原因多是饮食不当导致,还在于其病程长,要靠长期吃药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现代研究表明,控糖不是只能靠药物治疗干预,还可结合健身气功来实现。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的运动形式,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一些动作,能起到调节血糖,改善人体内分泌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发生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现将一些简单、有效的动作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赤
《说文解字》谓:“脊,背吕也。” 易脊经,又名“脊柱养生操”,是一种以关注颈椎、胸椎、腰椎和背部的脊柱保健的中医气功功法,源流清晰,是将中医形神庄养生方法应用于脊柱疾病的临床专项治疗技术。运动脊柱 疏通经络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其内部有纵形的椎管容纳脊髓,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多条经络也与脊柱有关,其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督脉循脊而行,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的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而下。故脊柱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易脊经通
呼吸同我们的心跳、脉搏一样,伴随我们的生命不停息,平常到我们有时都忽略了它的存在。其实呼吸之所以时刻在进行,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它。呼吸是人体与外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形式,没有了呼吸,整个机体的废气(二氧化碳)就无法排出体外,生命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中医理论认为呼吸与人体脏腑、血液、津液都有密切的联系。肺主气,掌管呼吸,肺的宣发就有排出浊气的作用。影响呼吸的因素还有血液的运行以及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因为中医认为血液、津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血液和津液又是气运行的载体。此外肾也与呼吸有关系,肾主
在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各种刺激与挑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各种紧张和压力。相关研究认为,长期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心理上容易出现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损于身体健康。生理上容易出现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症状。要想避免这些身心疲惫现象,就要经常放松自己的身心。放松功是20世纪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的前身)的专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整理完善的一组专门用于放松身心的功法。这组功法通过对身体、呼吸、心理的主动调节,由表及里,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忙碌之中,伤神伤脑筋的事太多,经常会有青年人和中年人说,他们连睡觉做梦也在跑动,醒来后混身酸疼,睡眠质量很差。即使抽空去健身房锻炼也是来去匆匆,对晚上睡眠并没有什么帮助,他们中的不少人年纪轻轻已经开始服用帮助睡眠的药。下面介绍三种行之有效且易于坚持的安神补脑导引养生方法,“导引”一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导引是中医养生学的一种主要方法,因导引法无副作用且简便易行,故在隋唐时期非常盛行。《一切经音义》记载:“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烦去劳,名为导引。”一、握固冥心安神法
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来自华佗故里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娴熟运用了中医临床治疗、护理技能,还带领患者一同练习五禽戏强身健体,战胜病魔。中医气功五禽戏,是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套路54式精炼并结合中医临床辨证施功实际编创而成。功法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以逆腹式呼吸为基础练丹田呼吸,行周天功运气,以意导气,气引形体,形随气动,意、气、形合一,有强五脏、补内气、调心境的功效。其中,补肺功法系该功法的鸟戏一组,功法要诀为“鸟运胸肺补肺金”,模仿白鹤动作,侧重运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上海市名老中医施杞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以“按、洗、梳、揉、搓、松、按、转、磨、蹲、摩、吐、调”十二势组成的一套全身气机调畅的养生操。其中“按、转、磨、蹲、调”五势能活动全身多个部位的肢体关节,调整全身气血运行,对颈椎疼痛、僵硬有缓解作用。“摩、吐”二势能健脾养胃。每次完成一套养生操大约15分钟,每日1 ~2次。习练过程需量力而行,安全第一,思绪集中,不宜过猛过快。准备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覆于下腹部,全身放松,开始6次腹式呼吸,气沉丹田、深长、缓慢地呼吸。洗脸手掌相对双手
现在正值芒种节气,该节气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人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指阴历五月,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此时节,自然界进入了典型的夏季,人体也需要顺应气候变化进行养生。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是在当令节气通过导引吐纳、存思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相传为唐末宋初时期,我国著名的道教养生家陈希夷所创,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收录于《保生心鉴》《万寿仙书》《遵生八笺》《四库全书》等。一个节气一套动作,一共24套动作,每套
传统运动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衰老及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和总结的自我身心锻炼的健身方式,是以肢体活动为主,并与意识、呼吸、自我按摩密切结合,以保养身心、防治疾病和改善功能为目的一种医疗康复方法。传统运动疗法多种多样,如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具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意气相随、内外兼修、身心并重的特点,可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十分注重身、息、心“三调合一”,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调身:端正身形《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一般从每年的6月20日前后开始,到7月7日前后结束。从夏至这天开始进入到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是一年中阴阳之气转换的关键时节,故为历代天文学家、农业学家、养生学家等所重视。夏至节气可通过练习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的手足争力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争力,又称为矛盾力、阴阳力、太极力,是指在练习中两种相反方向用力的方法,借以发力、持中以及达到伸展、圆空之意。也是内景导引,如峨眉十二庄、武当太极十三式、少林达摩易筋经,以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功夫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方法。对于人体而言
白露,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因此尤要注意养生。白露导引术,重在脊柱的左右旋转与上下对拔,使整个脊柱在旋转中得到拔伸。从内景功夫的角度而言,练习日久,习练者自觉脊柱甚至整个身体有如一根空心的管道,真气从上而下如甘露灌顶、滋润全身、通体舒泰,此真气下降及内敛之景象也,此内景“甘露灌顶”之密意也。【动作】 1.采用盘坐式,两手自然覆按于两膝,正身端坐,呼吸均匀,思想安静,全身放松。 2.两掌内转,扶按两膝,指尖向内,两肩松沉,肩胛骨打开,臂肘撑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