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家喻户晓的林黛玉,她悲剧的一生集中地表现在她的《葬花词》中。因见落花流水春逝去而悲叹自己难以实现的爱情和无依无靠的身世,把飘落满地的桃花,收集起来掩埋掉,并把落花比喻为自己,抒发出浓重幽深的悲怨,读来不知使多少痴男怨女陪着落泪。实际上女子伤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少女怀春,女人伤春”一类的俗语,就是说女子在春天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情抑郁,特别伤感,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中医看来,女子属阴,春天属阳,且春天是一个从阴到阳的过渡阶段,少女属于阴中之阳,能接春天阳气,体内
春季天气变化较为频繁,冷暖交替之际,各种病毒病菌容易滋生。春季天亮得早,若在起床后做以下三件事,就可安然度过多发病季节。第一件事 深呼吸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期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然后,大打哈欠3~5次,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而后哈哈大笑一次。以上大约用4分钟左右。第二件事 四方眺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最后,半闭目低头再转向北远眺。大约4分钟左右。第三件事 净大便尽可能做到
惊蛰后除了感冒或流感、鼻炎、咽喉炎、麻疹、风疹、腮腺炎多发外,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所以,惊蛰后预防疾病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调适寒温 首防感冒不要脱衣过早,适当注意“春捂”。惊蛰过后,春风并不总是“送暖”。遇大风降温时,能尽量少外出为好。平好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状况,增减衣服。这样才有助预防感冒、流感等病的发生。养性摄神 气血平和惊蜇后,春阳上升,易致人体肝阳偏盛,人容易肝火过旺,引起人发怒、眩晕及血压波动等。此时应避免太过急躁,别为小事生气动怒,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工作
一到春天“春困”症袭来,具体表现为: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有些体质较差者,对不良剌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烦躁不安。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最佳方式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总之要修身养性,以温和养生为主。食补: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不少人都容易犯困,即所谓的“春困”,生活和工作效率都会受干扰。如何简单有效地提升我们的精气神呢?下面介绍几个可以驱赶春困的小动作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第一是提肩。经常用电脑和玩手机的读者朋友们,容易出现脖子僵硬甚至酸麻的现象,双肩也举得挺沉的。首先,头正、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注意,不是缩颈),让颈肩有酸胀感。两肩耸起后,停1秒钟,再将两肩用力下沉。一提一沉为1次,7次为一组。每天早晚各做3~5组。提肩运动保健功效的原理是对胸部和肩部的牵引,能起到按摩颈
春天如约而至,万物迸发出勃勃生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春季的健康便是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简单有效地打好春天的健康之基呢?大家不妨一起随专家在春天来个中医SPA吧!S——烧:烧艾补阳驱虚寒春季阳气生发,是培补阳气的好时机,但是不少读者朋友由于冬季保暖不当,耗损了阳气,这个时候要充分利用艾灸来帮个忙,驱除体内的虚寒之邪。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说,艾灸可以温补气血,又可以疏理气机,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倒春寒”、“春困”、“春发”、“春愁”,正是这类疾病多发的季节,如何保健养生,春季养生,也分孟仲季,即早、中、晚,不能一概而论,这样人体更能适应节气变化,防病强身。孟春:乍暖还寒 做好春捂孟春主要包括立春、雨水两个节气,虽然阳气初升,气温有所回升,但是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亦较强,乍暖还寒,正是心脑血管等各类疾病的多发期,因此要做好“春捂”。“春捂”就是做好保暖,不宜过早脱下棉衣,尤其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要注意,以缓慢调整身体阴阳平衡,适应“倒春寒”气候的变化。“捂”没有具体标准,
春风吹得满眼绿,又到采集马兰的好时机。在江南早春市场,马兰头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报春蔬菜。马兰头在路边、湖泽、低洼处破土而出,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气息,也点缀了我们的餐桌,带来了营养和健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马兰湖卑湿处甚多,二月生苗赤白根,长叶有齿。南方人多来汆晒干,为蔬及馒馅。”它细长的叶子,短短的茎,有着一股近似菊花的香气,但比菊叶的香更加浓郁,因为马兰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有“紫菊”、“田边菊”之别名。江南人爱马兰,不光是时令尝鲜,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抗病治病的功效。马兰头,营养丰富,每百克新鲜
韭菜水泡脚:用一小把韭菜放入1000毫升水中烧开,焖6分钟。每天泡脚半小时以上,一周为1个疗程。花椒水泡脚;取整花椒10粒左右,放入盆中,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即可浸泡双脚。一周1次,连泡几周,对足癣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汗脚也有治疗作用。鲜柳叶泡脚;取鲜柳树叶250克,放在盆内加1000毫升沸水浸泡,盖上大毛巾,焖3~4分钟,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把脚泡在盆中洗10~15分钟,2~3天1次,一般洗2周左右可见效。
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春暖花开,正是采摘荠菜的好时节。常吃荠菜,对防治软骨病、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糸统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糸感染等均有较好的效果。“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本草纲目》亦称荠菜为护生草。荠菜生于早春二三月,生长在渠边草地。生长期约为35天,成熟后开白色小花。荠菜中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及延胡索酸等成分,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之功效。每500克荠菜中蛋白质25.2克,胡萝卜素12.8克,居于蔬菜之冠;其维生素C含量远远胜于柑橘。核黄素的含量高于雪里蕻,在非豆科蔬菜中,荠菜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冬尽春来,万物复苏,春天悄然而至。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都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一句古话,其实也是一条养生保健谚语。因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适当“春捂”,能养生防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中心孙志新博士提醒,初春天气变化无常,极有可能引发感冒。上年纪的人还易患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这个季节还易受到“冻结肩”等病的“偷袭”。只有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解除“春捂”的束缚。为何“春捂”——初
萝前端有绿叶一簇,形似凤梨,是我国华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萝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所含碳水化合物与鸭梨相仿,钙含量为香蕉的2倍、葡萄的5倍,磷含量是苹果的3倍、梨的5倍,维生素C含量远远超过桃、李、杏等夏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中的维生素B1,其含量仅次于柑橘。菠萝一般为生食,也可做成果羹或与鱼肉同煮食。中医认为,菠萝其色、味皆入脾经,具有补脾益气、消食开胃、生津止渴的功效。吃菠萝可解腻消食。菠萝还含有一种酶,能使血凝块消散,避免血管阻塞,保护心脏,防治心脏病。由此可见,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