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运动过度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要注意运动量。对于所有运动,一般持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在健身房里锻炼的朋友,可以通过心率表控制自己的运动量;自行锻炼的朋友如果感到呼吸急促、大量出汗、头晕,就表示快要达到运动的最大强度了,此时应该放慢速度,或是稍微休息一下。此外,每周运动3~4次即可。除此之外,一些小办法也能帮助你防止运动过量。1.穿合适且状况良好的鞋子一些老人在锻炼时,喜欢穿鞋底很薄的布鞋。布鞋没有减震效果,运动过猛时不能有效缓冲过度的动作,很容易损伤到脊椎和脑。最好换掉布鞋,挑选一双减震效果好的运动
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事,不妨跑步,因为这有助于消除郁闷心理。专家表示,跑步对于沮丧者是合理的药方,它即不贵,又不会产生副作用。大多数的沮丧人都缺乏运动,而跑步是有氧运动,除了活动筋骨外,也能强心健肺,改善循环系统,使原本缺少的元素回归生命中去。同时,跑步能分散注意力,跑步者能注意身体新的感受,从而让沮丧情绪消失。沮丧的原因是脑神经元中缺乏副肾髓质以外组织分泌的激素,跑步时,该激素增加,跑步后,分泌量还能增高,所以能消除人的沮丧心理。传统的看法是,空气清新的早上最适宜于锻炼,但新近研究结果表明,锻炼的最佳时机
我国传统医学向来注重“天人合一”,“不治已病治未病”,因而,日常健身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精华之一。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其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并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既能防病,又可强身,不仅我国人民喜练,而且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抟、周敦颐的“太极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
中医认为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中就记载了44个人物的运动场景,他们不仅摆动有各种知识,同时部分人员还拿有器械。到了后汉,著名医学家华佗更是发展了运动能够延年益寿的学说,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五禽戏就是由后汉三国时期华佗创造发明的一种健身体操,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编制而成。由于疗效确凿,据说已
生命在于运动,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经常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加心肺的活力,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可以抗御外来病毒、细菌的入侵,可提高体内T淋巴细胞的数量,使生命力更加旺盛,更加长寿。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Kennith Cooper博士提出的有氧运动,可以说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相对无氧运动来说,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血液的携氧能力,促进身体各脏器代谢、可以激发人体潜能,推迟衰老,有利于减肥,降脂,对很多生活习惯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运动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不能强求一致,不能追求大运动量争强好胜,运动的地点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选择,原则是要在安全的,环境较好的条件下进行。比如,一般在气象条件较理想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情况下,在户外的公园、体育馆等场所进行。要远离空气污浊的公路旁,大风大雾雨雪天气最好不要在室外锻炼,根据性别年龄和身体情况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上述有氧运动的心率标准是各年龄段达标的指标。临床上有些肥胖伴有合并症的来医院求治的患者,总想一蹴而就,说到运动,马上就剧烈大运动量进行,很多情况下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时反而适得其
蹲有益健康,它与胎儿在母体内的姿势非常相似,也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下蹲时,腹部、腿部、臀部的肌肉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挤压,下肢血液也会更快地回流到心脏,从而促进了心肺血液的循环,肺活量因此增加,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南京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马传礼研究蹲起已经有 30 多年了,他认为, 蹲虽然看似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在你摘菜、看电视、看书的同时,都可以蹲下去,尽管有人会觉得不雅,也不一定比坐着舒服,却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健身效果。马医生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向记者介绍了几种最常见
腰肌和背肌的劳损是许多上班族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除了在工作注意姿势,并时常起身伸展一下外,你家的卧室也可以变成“健身房”别只躺着,锻炼一下吧。第一节:躺在床上,双手抱住右腿,将右膝盖向胸部方向靠近,头向右膝盖靠近,停5秒,换另一侧,重复10次。第二节:盘坐,身体前倾,上臂往前伸展,直到感觉拉到背部的肌肉,停5秒,在回复坐姿前,可先将手肘放在膝盖上,再慢慢将身体撑起,重复5次。第三节:坐姿,两腿弯曲抱在胸前,下巴向胸部,再缓缓向后躺,前后滚动,放松,重复5次。第四节:四肢跑在地板或床上,往胸部收紧下巴,使背
登山虽然好处多,但是绝非人人都适合。如果你处于下列几种情况,登山时就一定要特别注意。老年人要量力而行。老年人体内各个器官功能都在衰退,而爬山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准备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过程。爬山中,求胜心不要太强,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有人陪同。这类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运动量。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注意随身携带药物。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医生指出,登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和降血糖,但是也要特别小心预防低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也是如此。世间万物都是在运动中平衡、发展,因而人们常说:“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但在众多方式中,哪一种运动最适合自己呢?本文为您介绍中医辨证的运动理念,可以教你了解运动的养生作用。辨证运动是综合调理 中医辨证运动理论,涉及天人合一、气血阴阳、五脏六腑、经络腧穴、体质类型等诸多方面。具体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病、辨证、辨症,并以我国传统导引功法为基础,融入现代运动理念,选择适宜运动方式、运动频率及强度,进行辅助治疗。因其针对个人设计,能更好地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可起到有病治
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中医把人的皮、肉、筋、骨、脉称为“五体”,其中“筋”尤为重要。《易筋经》中也记载了关于筋与健康的论述:“筋弱则懈,筋壮则强,筋和则康。”所以,养护好身体里的“筋”,可延年益寿,保持身体活力。经常拉伸身体的人柔韧性好又灵活,对身体的益处更是不少,下面介绍几个拉伸筋骨的小方法。腹股沟拉伸 坐下,双脚脚底相对,双腿放平,把脚跟放到腹股沟位置。双手抓住脚踝,双肘顶到膝盖内侧。保持脚底接触,脚后跟相对,手握住脚踝,用手肘下压膝盖,让双腿尽量压平,拉伸腹股沟,会感到腿内侧的拉伸。单腿腘
春天来了,暖风吹拂,万物复苏,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大自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人们外出游玩的黄金时机。选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漫步于芳草野花织就的山道、小径之上,或徜徉于绿柳如烟、清流淙淙的小溪、小河岸边,或登临于被修竹茂林所覆的山峦之巅,仰望蓝天如洗、白云如絮,俯瞰满目苍松翠竹,耳听鸟雀鸣啭,鼻闻花草幽香,肤感和风温柔,多么安逸和怡静,自然令人陶醉、留恋、忘返。踏青是一种自得其乐、平衡心绪的享受。走进郊外的天地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烦躁,只有明媚的阳光,碧绿的原野,烂漫的鲜花,青青的草地,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