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生网

太极

×

太极拳如何松胯的方法

32人观看2022-09-05 05:30:03

  胯是人体第三对锁一铜锁,太极拳如何做到松胯?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更有秘惜不传之说,曰:传拳不传胯,传胯打师傅。可见怎样松胯还是有人知道,只是秘惜不传罢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如何松胯。欢迎阅读!

  太极拳松胯的方法

  太极拳是门内家拳,有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亦有不易观察的内功运行。腰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具体运作,用文字词句来描述表达,其准确性的难度是很大的,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所以说练拳者在聆听了明师的指教讲解后,还得在明师的同意下,用手抚摸一下明师示范动作松胯时骨、肉、皮的变化,这样学法心中有数,比较明白。

  要想活胯首先从松柔入手练起,对于成年人学练太极拳,由于胯骨、胯肌肉、胯韧带钙化变硬,所以相对青少年来说,中年、中老年人不易把胯松开,二、三年时间能松开胯,己经算是较快的了。除了盘拳架、练推手之外,还要在明师指教下练些抖松胯骨肉、平圆立圆转胯的辅助功法(注意的是不要误练成扭胯翘臀的舞蹈基本功),提高支配胯部灵活运动的意识与能力。但是真正的松胯仍在用意,不用拙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在大便时腰跨是最松的,特别是跨。松跨机械点说关键是角度问题,当角度很小又感觉舒服时跨就松了,否则就是顶跨。

  松腰落胯最朴实的说法就是在放松状态下,就像你坐在一张板凳上的感觉,你可以尝试一下坐在板凳上,注意不是椅子,坐好以后请别人把板凳拿掉,而自己可以很稳地站在那儿,依然像坐在凳子上,不前趴,不后仰,这就是松腰落胯。太极拳讲究是全身放松,气沉丹田,你直接把自己放松就可以了,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较劲,那样才能出来好的力,就像李小龙说的一样,把自己当作水,水没力,但能摧毁一切,能穿石头多站桩,把握自己的重心,这个似乎是要自己多感悟的。

  太极拳松胯练习方法一

  姿势要求,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开始时可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脚尖与墙根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下蹲,蹲时两肩前扣,含胸,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可前塌,蹲到大腿呈平行状时,可停留一会再往下蹲,蹲到极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反复进行,多多益善。本功法无需用意念,只要认真蹲、起即可。当然若能下蹲时意守脐内,上升时意守百会效果更好。

  二、功效:

  本功法是松腰秘法,反复练之可帮助松腰。腰一旦放松,则周身气血易于流通,不但强身壮体效果明显,而且是调节气机的良方,可以纠正身体各部分已紊乱了的气机。只要不是精神失常,无论哪里的气不顺,皆可以此调理,只要坚持练习,若达到能一连蹲数百次,坚持习练,无不愈者。开胯练习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胯开的、松的程度对今后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太极拳松胯练习方法二

  1、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精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松胯: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松胯的标准: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感觉。大家通过静练和慢练,细细体悟会找到感觉。努力吧!

  灌劲:

  就是两手、两足灌劲,灌劲即用劲、即加大棚劲。

  太极拳松胯练习方法三

  两足踏实,足之用力法必须两脚趾用力抓地,用劲之大小不必过分在意,大小都行,以五、六分劲为最好。两手时时加大棚劲。

  为什么两手、两足要灌劲要用劲?

  简单地说是力气,是力量,而只有易筋易骨易髓,才能达到增长力量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筋骨用劲用力。

  一切不用劲的打拳方法,都不可能易筋易骨易髓,也就不可能练出力量来,出不了真正的功夫。

  因此可以说太极拳包含了少林的易筋易经精髓。

  因为,虽然你的体内练有气了,但是你没有将之用于改变人体的筋骨。这正是对太极拳为什么会变成太极操的最佳答案。太极拳练就的就是全身劲路的协调统一,也叫“合”,合要注意以下几个要领:1、裆连结两腿,圆裆是两腿“合”劲的关键;2、胸背是连接两臂的关键点,因此,含胸拔背时两手相合的关键。3、腰是连接人体上身合下肢的关键,因此,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打拳的过程当中,时时要松腰,定势时还要塌腰。随着身体的转动,腰将呈现出磨盘劲。配合着腿部的缠丝劲,将会出现“腿如麻绳腰如钻”的强烈感受。4、陈氏太极拳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表现在他的转动当中。向左转动时,松左胯、定右膝;向右转动时,松右胯、定左膝。这样就能感受到腰部的“磨盘劲”,进而练出

  “磨盘劲”。一: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用力再双手推。二: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但手臂不能用力,越松越好,意向前推。比较这两式,体会腰的感觉。做按时,注意领百会,踩涌泉,松腰,如此则能上下拉开命门;手上放松,注意沉肩坠肘,如此则能含胸拔背。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极拳要掌握的要领

  1、用意不用力。全身肌肉必须放松,忌用拙力和拙劲。

  2、两足要虚实分明。太极拳的动作最忌犯双重、虚实不分的毛病。两足着地时,身体重心只能支持在左足或右足,不能平均分支在两足上。一虚一实,便于移动,动作必然灵活。太极拳讲的虚实和不能双重的要求,是说虚能转变为实,实能转变为虚。

  3、头要正直。太极拳所谓虚灵顶劲,就是头颈要自然地正直,不要偏斜,这样精神才能振作。目要正视(上眼皮放松),闭口藏舌(口不宜张,齿不宜切),要用鼻呼吸。

  4、肩须轻松。太极拳所谓沉肩垂肘,即要求两肩轻松、两肘松垂,这样上肢动作即能灵活,且将筋络引长。如果二肩不松,形成耸肩,肺部气量就会随之上伸,限于胸式呼吸。气不能深吸到腹部,则会影响呼吸运动。

  5、手要柔软。伸手忌僵硬,手指要舒展,掌心要充实。太极拳要求半握拳,不宜用力,要松柔。握拳若用劲,则肩肘僵硬,不能灵活“运用”。

  6、胸略内涵(即舒胸),目的在于解除胸间肌肉紧张。既不要缩胸,也不宜挺胸。

  7、背略直拔。即要求脊椎端正、背部肌肉自然松弛,以有助于涵胸和松肩垂肘的动作。

  8、腰要端正。练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任何动作都要受腰部的推动而动,腰部必须中正、不偏不倚。

  9、臀部要内收。否则,既影响呼吸运动,又致使身体上下形成两截不易灵活转动,运动不能完整统一。

  10、腿脚灵活。要做到身随步动、步随身换、变换灵活、虚实分明。

  练太极拳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有力是无力,无力是有力”的境界。若能如此,则全身各处定会放松,全身力量定能成为整体,继而发挥运用。如能长期坚持练习这套太极拳,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建成动力定型(动作自动化),那时就可明显地看到它对人体所起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增强人的体质。

  练太极拳基本动作要求

  1、头正:虚领顶颈、两目内视、鼻尖对肚脐、两耳下垂、闭口卷舌。

  2、身直:直腰扩带、虚胸实腹、尾闾下垂、背拔胸舒。

  3、脚平:脚平屈膝、松胯圆裆(四平:脚平、胯平、肩平、两耳平)

  4、手长:沉肩坠肘、两臂松展、两弘弧圆、提腕沉指根空手心,中指与曲池成一线。

  5、运动(行拳)技术要求:头身一体腰先动,脚板平吸三鼎重,肩胯肘膝两四分两两两两合,梢中根身节节通。

  6、练功四步走:收心定意。舒展筋骨。协调平衡。修身养性。

  7、练成四层劲:第一绷劲。第二整体劲。第三缠丝劲。第四化劲。

  8、阴阳要平衡、虚实要分清: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动静相兼。


看了“太极拳如何松胯”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的十二种松胯状态

2.太极拳的松胯13法

3.太极拳之松胯

4.太极拳松垮的见解

5.太极拳之胯

 

相关食谱
食谱分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