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对太极拳感兴趣的朋友们,不知道如何入门,因为大家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发展并不了解。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由来,希望你们喜欢。
太极拳在群众健身运动中,是一项普及得最为广泛,开展得最为持久的,普遍受到国内外人士喜爱的活动。凡是接触过太极拳的人,无不知道有一趟“简化太极拳”(后又称为“二十四式太极拳”)。
1954年,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对武术工作,提出“挖掘、整理、研究、提高”方针。成立了武术研究室,从太极拳着手,统一编写教材,推广武术运动。为此,邀请吴图南、陈发科、李天骥、唐豪等专家,以太极拳各流派的典型动作,组成“精简太极拳”,但是因不够简明,推广困难。>>>太极拳24式视频 跟我一起体会太极拳精髓
因此,在1955年以后,由国家体委武术科(处)毛伯浩、李天骥、唐豪、李经梧等领导和专家,改为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本着简练明确、易学易懂原则,选择主要内容,删去重复和复杂的动作,由易到难,重新编排。
并适当增加部分主要拳式的左右对称动作,保留太极拳的传统风格,突出太极拳的健身性和群众性。经多次讨论研究,至1956年基本形成比较符合设想方案,由二十四个动作(分八个组)组成的“简化太极拳”。
顾留馨先生则在上海出版了《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书中详细指导了怎样学习和继续提高太极拳的方法。书后,首次绘制了“简化太极拳的进退路线图”,图中以脚印的形式,详细规定了每式动作脚步进退的运行路线、落点和方位,对学习者帮助很大。当时应越南政府邀请,顾老师还被我国派遣到河内教授胡志明主席练太极拳,内容就是“简化太极拳”,这也是“简化太极拳”第一次跨出国门。
国内还有许多领导,包括当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在内,都曾向他学过太极拳,教的大多也是这路拳。
1990年北京第十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中日两国1500多名选手共同表演了“简化太极拳”;随后几年,在天安 门广场和海南三亚2001年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中外太极拳爱好者联合举行了万人集体表演,都充分显示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普遍掌握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是内家拳术,应身心兼修。所谓“身心兼修”,就是精神意气和体魄毅力综合锻炼。既要练外形动作,更要练精神意气,要练内功。
太极拳的外形动作:要求立身中正,姿势自然,动作顺遂。所以,练太极拳可舒展筋骨,使人体各部合理发展,健美体魄,陶冶情操。
太极拳的内在意气:要求练拳时架式动作形态全由心意指挥,用 意不用力,动作舒 展柔和,无剧烈运动。 所以,练太极拳是非消耗性运动,可以在舒展筋骨的同时,促使气血流通,达到行气通经、调和气血、治病健身的功效。
太极拳的内外兼修:要求以心意行气,气能沉着,收敛入骨;以气运身,身自顺遂,便利从心。只有这样才能练成太极内劲,达到提高技击水平的目的。
太极拳的身心兼修:既可以健康身体,还可以修养精神。意气精神的全面锻炼,能修养智慧、启迪悟性,达到身心健康的功效。
太极拳讲究一个心境:我当你有了一个太极拳的心境,那你就懂了太极拳的精髓了。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各式太极拳有不同的流派特征,然而,它们的动作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 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二) 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状态直立,头、躯干、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动,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动作自如的状态。
(三) 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有人说,打太极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形容练太极拳时“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进行活动,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练习单式动作,同时练习步法,然后再进行套路练习。
(四) 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在掌握太极拳身体姿势的动作要领后,要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因为在太极拳的套路中,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变,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同时,还要讲究身法和手法的运用。不论由虚到实,还是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衔接,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所谓“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就是对太极拳脚步轻盈和动作均匀的描述。
(五) 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练习太极拳时,由于动作轻松柔和,要求呼吸平和,且要增加呼吸的深度,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太极拳运动强调运用腹式呼吸,以横膈上下活动完成“气沉丹田”,让腹部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这样在练拳时就不至于因缺氧而气喘,并有助于重心稳定。注意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
(一) 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二) 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 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使动作圆活自然,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四) 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通常来说,由于生理原因,女性的气血易于亏损、不调,进而导致贫血、肾虚、内分泌紊乱,直接导致衰老的过早来临。没有哪个女人不爱美,不希望青春与健康常驻,太极拳就是满足她们这些愿望的最佳方案。中医理论与实践证明,高强度的运动形式不利于科学健身。
而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呼吸匀长,静中寓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练拳过程中,内气自然流转、动作和谐统一,可以调和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以至肾气旺盛,神清目明。总之,太极拳就是通过颐养精、气、神来增强人体生命力,使之日趋旺盛。
太极拳,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因动作圆柔连贯,且有绵绵不断之式,犹如太极图而得名。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结合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创造的一套含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因此非常符合健身养生之道。练习太极拳,没有年龄限制,可以说是老少皆宜。
太极拳运动,能帮助女性提高免疫力,呵护女人的健康与美丽。这也是由太极拳本身具有的优良特点决定的。
首先,太极拳对腿上的锻炼,提升了女性美丽的标准
因为,腿是展现女性美丽、体现女性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很多女性朋友,正是由于对腿部锻炼的缺乏,从而也使美丽在自己的身上跟着慢慢的“老化”了。
太极拳对腿上的锻炼,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提高了腿的功能。它不像是某些运动,只锻炼了腿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是强制性的锻炼方法。这样,就使腿部的功能失去了平衡,甚至容易受伤。而太极拳却能在人体自然的运动中,牵动着腿部的所有环节,一起运动,从而使肌肉群、关节、骨骼,得到有效的锻炼。给女性朋友展现自我魅力带来了良好的机会。
第二,太极拳中“静”对女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太极拳不光是一种简单的身体运动,还具有修心养性的功能。“能静方知动”,“不静不知动之奇,不动不知静之妙”。这些需要口传心授的心法修炼,必将使女性的“内秀”得以提高。从本质上深刻地改变女性的魅力。
第三,太极拳是全身性的运动,练太极拳能调养血气,畅通经脉
它不激烈,不使人透支,合乎生命运动规律,不损害人的身体。使女性朋友,在运动中,得到一种身体的保养。同时,这种全身性的锻炼,也将给女性抒发自身魅力和活力带来信心。
最后,说说太极拳衣着要求对女性朋友的保护
练习太极拳,要求穿长衫、长裤,不要求穿短袖、短裙一类的衣着。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女性朋友胳膊和腿上的经脉,也等于保护了女性的健康美丽。相信女性朋友对这一点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猜你喜欢:
1.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及动作要领
2.女人习练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好处
3.短期练好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方法
4.陈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5.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