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是太极的实战技法,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搏击能力,那么你了解太极推手吗?你知道太极推手怎么练习么?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练习太极推手
太极推手,又称推手、打手、揉手、擖手,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推手的基本技术包括掤、? 、挤、按、采、挒、肘、靠八法。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搭,按一定的程序相互推挽,周而复始,俗称打轮。在打轮过程中,双方力争牵制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推手时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在互相粘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重心。推手禁用腿法,也不准使用摔跤、擒拿、击打等方法。它是一种彼此制约、掌握平衡、刚柔相兼、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有些地区流行的推手,允许使用擒拿和踢撞等法,但多数地区是禁用的。推手的形式很多,可分不单推手、双推手、安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定步推手,又称四正推手,即采用掤、?、挤、按四法推揉打轮。活步推手是在安步的基础上脚步移动,一进一退,直线往返,也有的两人侧身走成圆形。大捋推手是用采、挒、肘靠四法按顺序打轮,因其劲力多为斜向,又称四隅推手,其脚步移动成弧形 ,进者三步 ,退者两步 ,边走边转。散推是不拘形式、不固定程序打轮的推手。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 (不脱离) 不顶(不顶撞),以静待动 ,以柔克刚,与太极拳的要领是一致的。
单势训练
单势训练是练习技击实用功夫的必修课。常言道:“一路养气,二路爆发”。也就是说练一路拳时通过长期的松柔演练,达到养中气、鼓荡于皮的目的,但有欠速缺刚之病,演练二路拳是为了弥补一路拳的不足。单势训练可以有效地强化二路拳乃至整个太极拳训练中的刚猛之劲,提高实战技巧。掤、捋、挤、按、採、肘、靠、踢、打、摔、化、拿,皆需单势演练,为太极拳推手训练打下基础。
单势训练开始之前,演练者要有一定的拳术基础,注意周身节节放松。演练者由初级阶段过渡到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必须经过单势训练这个刻苦训练长功夫的重要过程。常人皆知,练拳是在套路的特殊要求条件下,劲达四梢,气布周身,过三关,通三田,达涌泉,继而做到身法活便,手脚灵敏,步法轻捷。交手是实战功夫的一种表现,必须练好进、退、闪、战、发击,做到变化无穷,使彼捉摸不着我劲,手足无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胜为妙。欲达到这样的微妙程度,不练习单势是不行的,即需把各个动作及周身的各个击发关键部位抽出来反复练习,反复实践,从中体会和掌握各势的妙用及要领,在交手时才不易犯丢顶之病,达到不加思索,运用自如,才能在意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出功与力的自然反应。历代著名拳师(无论是内外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独特技击之处,他们的独特技击之长都是从千锤百炼之中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如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以及半步崩拳打天下。陈发科搭手便知彼我,哈哈一笑胜负分晓。陈照奎惊闪、反弹运用圈极小,擒拿劲路无处不巧。陈照丕善用滚、拴、搭、扫,交手时使敌如立顽石,使彼不自由自主地东摇西晃,一肘击之,彼离地数尺,或跌桌下,或跌旮旯,次次有正无偏,不痛不痒,自感神妙。冯志强稳重捷桩,松活弹抖,威力浩荡,随势飞扬,无处不强。
古人云:“拳打万遍,神理自现”、“千遍万遍多多练,功到熟时巧自生”、“练啥有啥,不练没啥”。这就明确指出,平时勤奋,或肩、或靠、或肘、或手、或腿、或胯必须遵循规矩,通过反复实践、演练,练到纯熟时才能顺其自然。否则,舍本逐末,积重难返,笨手笨脚,没有速度,不能完整一气,不能接手应物,更谈不上击人。故练习单势对演练者是十分重要的。演练者可根据下面介绍的周身各个单势训练法,逐势认真刻苦演练,久之定能收到明显效果。
脚的训练方法有左右循环、前踢脚、平踢脚、上踢脚、下踩脚、前蹬脚、侧踹脚、上摆脚、后挂脚、下摆脚等。
动作一
左脚轻微抵地,屈膝下蹲,含胸、收腹、顶劲领起,另一条腿松胯 ,屈膝上提,眼视前方。
动作二
着重介绍前踢脚、平踢脚、上踢脚、下踩脚、前蹬脚、侧踹脚、上摆脚、后挂脚、下摆脚等。
(一)前踢脚
踢脚是用脚尖向正前方踢出,但也包含着左右侧踢,宜低不宜高。前踢时另一条腿微屈膝下蹲,五趾抓地,稳固好重心,这一条腿才能顺利地向前踢出。前踢时胸微含,小腹略内收,周身有蓄合之意,但前踢时脚面还需绷展,注意适可而止。腿宜松不宜紧,劲力才能顺利地达到脚尖所需处。初练时宜慢不宜快,最后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迅猛无比,劲力完整一气,力点清晰。
注意:这种用法主要用于脚尖和脚掌两侧(前踢含有侧踢之意)。
(二)平踢脚
平踢脚的要领和前踢脚基本相同,只是踢出的脚高些,最好指向对方的阴部及小腹,可左右轮换前踢,在具体演练时要注重效果,两腿替换,一高一低。如右腿前踢,待落地时,左脚继而上踢,这样左右循环练习方为合适。但应注意,平踢落地时有踢蹦之妙用(力点在脚面或脚尖)。
(三)上踢脚
上踢脚的位置较高,它的指向一般是下颏部位。上踢时周身必须保持平衡中正,脚在上起时轻灵,速度要快。只有快、猛才能做到起脚利落,力点清晰。应注意,脚在上起时,上踢可与手合拍。这和套路中的"二起脚"相同,只是不跳跃而已,左右替换,一上一下。
(四)下踩脚
所谓下踩脚,是用脚底向下直踩之意。下踩脚的具体训练方法是:
其一,两脚站立与肩同宽,如重心走下弧线移于左腿,此时左腿微屈,脚五趾轻轻抓地。然后右膝渐而提起,在提膝时应注意含胸、收腹、塌腰,左腿才能稳固好独立步。继而右脚向下直踩,宽度和原来提起时相同。下踩时右拳与左腕相合,置于胸前,脚五趾抓地,涌泉要空,劲宜速宜猛。但右脚在下踩时,重心不能完全移于右腿,做“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其二,上步下踩脚,无论哪一条腿先前上,另一条腿紧跟前上,疾速下踩,要点同前,左右轮换皆同。
(五)前蹬脚
用脚掌向前直蹬,为前蹬脚。在单势练习时,左右循环上步,连续出脚。至于高度,一般来讲是指对方胸腹部位。蹬的远近,可根据本人自身条件而定。最好是以自己的腿伸出能及对方,然后是以自己的腿伸出能及对方,然后自动弹收25度比较适宜。着力点以脚后跟为主,脚掌为辅。切记前蹬时身体保持中正,不可过于后仰,否则有失重之危。出脚前要求做到含胸、束肋,小腹略内收,蹬脚后要舒胸、松腹,蹬脚才能做到快、猛、脆。始而勉强,久而自然。应用时的远近尺度,只要功夫下到,便可掌握,在平时练习之中,无须多虑。
(六)侧踹脚
侧踹脚的指向可归为二种:一种是内踹,另一种是外踹。内踹脚的方位是所出的一脚内侧斜前上踹,着力点以脚内侧为主,外侧为辅。外踹脚的方位是所出的一脚向前外上侧踹,着力点以脚外侧为主,内侧为辅。左右侧踹时腿的弯曲度为25度左右。至于身法,左侧踹时略后仰,并把身体后仰与踹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身体后仰与侧踹形成对拉之势,才能保持下盘稳固,达到曲中求直之目的。此所谓曲中有直,直中有仰,一木独立稳千斤。方法是周身先蓄而后开。《拳论》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这就是比喻劲蓄得好,踹出的脚才能疾速有力。
(七)上摆脚
在一脚欲上摆之前,两脚的位置是一前一后,欲摆腿在后,另一腿在前,要屈膝微下蹲,五趾抓地,将周身肌肉松弛下来。内气下降,然后形成欲攻待发之势,眼睛斜视欲摆腿的一侧。然后出脚先向前上快速踢起,继而在空中改变方向,向身后侧扇形外摆。
在外摆时,待脚行到肩前上方时与双手构成合劲合拍,此二劲合为一股劲,决不可视为二,拍击才能完整一气。摆脚的方法,是先蓄而后起,欲摆时步法是跟步,步形是点脚。演练者可根据步法、步形进行反复练习。也就是把脚跟变成活步,上一步再跟一步。只有先把步法练灵活,对距离较远之敌,才能接近其身体,用时才能更加方便灵活。演练者要细心体会。出脚的高度,应与自己的头平,因指向是对方脑后,也就是脚在上摆时击打的是对方的脑后,双手击打的是对方的面部,要把手脚二劲归为一合劲。摆脚的要点是:在上踢时速度要猛,趁着右脚前上踢的惯性身体左旋,继而右脚才能顺利地向右摆出,与双手在空中做到默契配合。正所谓:一合一开脚上踢,先捋后拍脑后击,空中改为扇形腿,顿时满天血横飞。
(八)后挂脚
后挂脚在活步推手中应用较多。它是将欲后挂一脚先点于另一脚前侧,身体则向欲摆脚一侧略转,身体下蹲蓄而待发。双手向欲挂脚一侧身后摆出,双掌心向外,意味着双手捋着对方一臂于身后,欲上腿再次成偷步前上,脚掌着地即向身体后斜后挂出,同时双手协助脚的后挂一齐盖向对方胸前,与脚合成一劲。脚向对方腿肚处突然向后挂出,使对方失去重心,同时双手正好发击于对方胸部,一举将对方击倒。应注意的是这个动作是在腰脊的带动下来完成的。速度须快、猛,在一秒钟内完成捋、挂、盖的整个动作,否则成了顶劲,反而遭殃。总之,后挂脚在单势演练时步法要机动灵活,视彼的远近,可直上脚后挂,也可先上另一脚靠近对方时,再跟步前上然后挂。无论如何运用,切记上拢下提与偷步要默契配合,只有明其跌法,使彼在不知不觉中受制,而又不明其原因,才为运用后挂脚的奥妙之处!正所谓:一引一进蓄合击,上拢下摆偷步上,扭腰旋背把劲发,腿起脸仰躺地上。
(九)下摆脚
前上一脚,重心前移,用前脚掌两侧一里一外,左右循环,反复练习。一般来讲,在脚外摆时脚是不能离开地面的,只是重心略向脚后跟移动,使欲摆的前脚掌负荷变轻,左右摆动,达到灵活为目的,在步型上一般为前弓步,在重心分布上,由于前后移动的角度不一样,有时还须加上用法,所以不能千篇一律。大体上可分为四六、三七、二八分成。演练者应注意,在脚前掌里外摆动时,劲宜短不宜长,短则急速有力,惊移对方重心比较明显,长则无力散乱。此劲多用于下惊、上取。
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
●绷劲
(这里是广义的绷,不是狭义中的绷、挤、按中的绷)由太极拳架挤推手中训练出来的,周身都有的,由内向外成放射状的扩张力,当身体任何部位受外力压迫时,都表现出既不丢也不顶、与之完全平衡的力叫绷劲。意思是说与人交手时,当自身某部位受到对方柔劲攻击时,自己的反作用力始终与对方保持平衡。其动作平衡精度要达到阋挥鸩荒芗印±,加一羽为顶,减一羽为丢。
●听劲
通过练太极拳架及推手培养出来的周身感觉。一般情况下绷劲越好,听劲的灵敏度就越高,听劲好的选手,一接触对方就能预知对方的意图,这叫“入骨三分”也叫”人不知罚,独知人”。所以在推手比赛中,听劲好的选手,处处势势总走在对手前面,甚至能调动对方以求主动,总处于优势地位。提高听劲的方法有:
1.多练太极拳架。走架时全身放松以外意要注于神,神要覆盖全身,观注全身各处细微的动静,这样经久练习全身触觉自然发达。。
2.多与各种类型的选手推手,来丰富自己的听劲经验。特别要与那些体重轻、技术好、反应灵活的运动员推,不比劲力,专注于对手的劲路变化,来提高充实自己的听劲能力。
3.多闭上眼睛与人推手,完全依赖接触部位的触觉来探听对方的消息。此种练法能使自己专注于推手,神不外泄,此法提高听劲能力很快。以上三法经久揣摩,自然经验丰富,听劲高超。
●刚劲
在太极举中的特别定义应该是:由太极拳及推手中训练出来的,由丹田为动力源发放出来的,一种刚猝迅猛的螺旋惊弹力。瞬间的爆发力称为刚劲。在推手中它是最具摧毁力的
1.要换劲,先辈一再教导们,要舍得把自身皆有的僵力除掉。换取先天性的自然劲,旧力不除,新劲难生。方法是行拳走架中要求身肢放长且身心宽松。要放松,促使血液回圈流畅,使身体各部获得充分的休息外,还能使身体各部获得充足的营养及能量。自己感觉是以腰为主宰,周身皆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的原子群,甚至连身体周围都弥漫着这种物质即能量。实际上,身肢放长、放松的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储蓄能量的运动。人体通过长期宽舒松沈的,以腰为轴的旋转运动,就能获得大量能量储蓄。使自己感觉浑身中正圆满,周身的皮肤好象增厚发麻,好象所有的细胞都在旋转,有种好触斗的感觉。刚劲见是位所有这些松散物质能量都积聚在丹田里,在一瞬间陡射出来.这就是太极拳练出来的刚劲。是柔极生刚的道理。当年杨澄甫的刚劲:动之之激,发之之聚,未见其动,腾空而跌,独步一时。堪称神力,一直令后辈人激动而神往。
2.喂劲训练;就是组织多个陪练员。进行单操联系,陪练员有意识地喂劲。让你尝试刚劲的感觉,最好是先由教练示范给你看看,然后再练习刚劲。
例1、训练丹田左右的横旋劲:先右脚前左脚后斜站、陪练员有意用过头劲直柔劲推两腋下.先棚住来劲,右手扶对方左臂内上恻左手扶其右臂外侧待陪联员顶劲过头,重心上移时,丹田横向鼓荡,腰催肩,肩摧肘,肘催腕,行于手指,陡然横向右后施发刚劲,陪练员切时翻面腾空倒地,这样左右进行百多次的长期训练并逐步增动其难度,你丹田里的左右旋发刚劲就逐渐生长起来井日见强大。例2、训练丹田走外刚劲:陪练员喂直扑刚劲时僵直地站横裆步于,右脚向前站其中堂;左脚斜横在后,双手均搭其前胸先蓄丹田之劲,待对方僵直顶住时,丹田向前鼓荡下闭,此时背、臂、手不能用力,只能充当良好的传导体,将丹田里的刚劲传导到对方身上,同时双手陶微往下一坐,猝然扑发过去,陪练员仰面问天.腾空倒地。以上两势可左右交替反复千百次的长期训练。
例3、对抗训练刚劲:对抗训练刚劲是把自己单练及陪练中获得的刚劲,波在时间中进行检验并优化提高,为了利于提高自己在推手中刚劲的抖放能力,分为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多与比自己水平低、体重轻的征手推,这样容易用刚劲把对手放倒并于净利落,以此来提高推手兴趣,激发训练热情。
待第一阶段综出后,纪升为与自己体重相近,水平相当的选手推,寻机发放自己的刚劲,待到发放自如得心应手时,再提升到比自己体重大、水平高的选手推,由输到平,到赢,直至能随心所欲地将对手用刚劲放倒敌,那你的刚劲就练得相当好了。
●柔劲
由太极拳及谁手训练出来的一种松柔的进攻性作用力。柔劲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用松柔的长劲逼迫对方后退出圈而取胜。二是用松柔长劲逼迫对方反抗,而产生过头的顶劲;使其全身僵硬紧张成为一个整体.为刚劲发放创造良好的时机、拳谱云:”见虚不发,见实发”,这里的实是指用力顶扰而成为僵硬的整体的意思,这里给刚劲的发放时机走出了标准及原则。反之若对手全身空虚松柔,发放刚劲对它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柔劲的训练方法:
1.行拳定架中”运劲如抽丝”,”运动如缠丝”,”不得有短续处”即指对柔劲的训练。认为在行拳走架中.运劲如漏痕,滚动前进遇上障碍统道前进的运动方法更为贴切形象,易于理解.这就是获取柔劲的基本方法。
2.在对抗推手运动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柔劲,就是在推手对抗训练中,多用松柔的长劲不定向地逼对方,如漏痕般避其锋芒,专门找寻对方弱点,不定向地逼迫对方,时间越长越好。拳谱中形容柔劲”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就是说柔劲要做到连绵不断。对抗谁手训练,是获取最具威胁力的柔劲的最好方法。
●化劲
太极拳是利用圆的转动,能分散来劲的原田.在推手中应用定孤线的方法将对手凶猛的刚劲吞化掉或是将刁钻的柔劲滚化掉的方戏称为此劲。
化劲主要有两种:1.凸弧滚化(外圆化,也叫化柔劲)。2.凹弧化(内圆化,也叫化刚劲)。
1.凸弧滚化:是利用圆的外缘滚动化解柔劲的主要方法。
例1、平圆滚动化:推手时,对方用柔劲来推前胸。首先用 闳巳嵛腋盏恼场±捆住来劲,以”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为原则,若对方增大其柔劲想推动时,的棚劲除保持动平衡的同时,且横向向前滚动,就在横向向前滚动的一刹那间,就把对方的直劲给分解掉了。
例2、立圆滚动化:谁手时,对方的双手用柔劲来推右肩时,先绷往来劲,这时用横向滚动是化不开其劲的,因为两边都被其双手掌封住了,这时只能用立向滚动来滚开来劲。方法是以腰为轴.肩向后微转,同时膝向前挤进,这时对方双手就象推在了以腰为轴,肩和膝为车轮外圆的车轮上,你不推它它不转,你用力一推它就转动,你的劲就给化解掉了。
以上两例是比较直观的,实际上滚化来劲是万向的。任何方向都能化解来劲。,区别化劲的高低。只用其圆圈的大小来定,大则低,小则高,小至成圆点者为妙手。
2,凹弧吞化:是破坏刚劲的主要方法。主且是利用凹弧是退让的弧线,又利用了刚劲虽整猝,但其劲短促的缺陷,刚好松柔走凹弧使短促刚劲找不到着力点,而落空的现象化解刚劲称为凹弧吞化。
例:推手时,对方双掌聚力用虎扑向前胸猛扑过来.放松随刚劲头微含胸退让.避其锋芒,走个凹弧圈,前胸仍转回原处。此为”人刚柔谓之走”的凹弧容化刚劲的方法。自身任何部位,遇上任何迅猛的刚劲用此凹弧存化的方法都是特效的.但必须时机掌握好,要恰到好处。一般化刚劲的凹弧度越小功夫通高,小至成圆点为妙手。
●发劲
利用自己的刚劲发放对方称为发劲,在推手中发劲是进攻对方,摧毁对手的有效重型武器。若能将听劲、化劲、刚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刚发劲的威力更大。就家现代战争中的,将雷达预警系统,火炮导弹等及电子技术联网一样,其威力无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能这样,就跨入了神明的高级阶段。下面讲五种主要的发劲方法;1,化刚劲发,2.化柔劲发,3.攻发劲,4.突发劲.5.封发劲。
1.化刚劲发;就是拳谱上说的:”化即是发,发即是化”,化发溶入一体,是针对对手的刚发劲的,必须听劲超前,来接住对方发刚劲的劲头顺方向化发。其难度较大,趣味性强,能身体力行其乐无穷。
例;如对方双掌向陶腹用迅猛的刚劲如虎朴食来,觉察此招法后,不慌不忙,顺势双手收回扶其双手背,身体右侧同时右脚撤步,双手摸住对手扑的劲头,顺对方劲的方向,轻轻往斜后方一放,对手猝然扑倒于地、非常干净利索,这就是”恰到好处”的化刚劲发。
2.化柔劲发;主要是用于破坏对方刁钻柔动的,必须是先绷住,待时机成熟而放之。拳谱云:”未见其动,腾空而跌”。就是化发的高层境界。
3.攻发劲:就是在推手中,用柔劲在进攻中找机会发放对方,这叫”引劲落空,合即(击)出”的招式。
例1:推手时,将右手小臂插入对方左腋下,插的越深越好,用柔劲将对手向左斜上方横劲挑,装出要横跑对方的样子,若对手怕横动,而用劲压小臂时,此时憎对方下压的劲,同时右手拇指外侧钩住其背右旋,同时左手拍其右田,用丹田刚劲将其旋空倒地。这就借了对方下压的劲和地球引力,加上丹田的刚力合击出,对方焉能不倒。
例2:谁手时,双手握其大臀内侧,装出用柔劲非推动对方不可的样子,对方若如临大敌,向前顶抗时,只要感觉对方重心上移,根基已空.就用丹田里的刚劲向右侧一抖放,对方将来不及防倒向右侧。以上两例均属”引动落空,合即(击)出”的攻发方法,注意用柔劲逼对方时.不能内劲用力过大,否则重心上移,被人先发倒。必须是全身,特别是腰要放松,完全依赖地尔对自己的引力,也就是自身的重力来还引对方,而且随时注意尾部要向下坠,防止劲过头而落空。放松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总处于蓄劲状态,机会一到立即就可以发劲,这就叫:”随心所欲”。攻发简而言之,就是用柔劲逼迫对方紧张而僵硬,或者逼引对方向预定的方向用力,然后用丹田里的刚劲顺向发放之。
4.突发劲;就是趁其未备.突然用瞬间的爆发力刚劲发放对手。发劲前隐蔽得越没徵兆越好,表明功夫越深。
例1;突发要求推手运动员在与人谁手走圈中,圈上任意一点都是突发刚劲的着力点。如双手在对方大臂上转圈时,突然在某个点上,用丹田里的刚劲向右抖射右螺旋劲,将对方旋空倒地,使其猝不及防。
例2:同上一样在其大臂上转圈时,突然在某一点上,丹田往下一沈,双手同时往下一塌,冷不防打对方一个仰面朝天倒地。以上均为突发劲例,推手本来就是搞“阴谋”的竞技运动,决不允许将自己的意图告诉对方。
5.封劲发:就是对方想发劲,等其劲还没有发出之前,提前发放之为封劲发故。例如杨禄摊先师轶事中:“一日静坐四间,忽有僧来,师自迎出阶,见僧貌伟状,身高六尺许,拱揖道羡意,师及逊符,僧鹘起出拳直扑师,师略含胸,以右掌抵拳顶拍之,僧如受电击,跌出屏后犹作拳击状,此即为封发劲。因为先师杨禄禅拍打的是提前度,僧人买发劲但还没有发出来之前,提前拦击之这叫艺高人胆大,一般人不敢用此招法。在推手中若听劲好,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发劲,提前而发放之为封发劲,这种封发很灵、一发即中。但提前度必须”恰到好处“,早一点对方没动,你扑空,晚一点你巳被对方发中了,所以对听劲的准确度要求很高。
怎样练习太极推手相关文章:
1.太极拳推手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2.怎样练习太极拳推手单势
3.太极推手的三种训练方法
4.太极拳推手“放劲”如何练
5.太极推手练习技巧 学好太极推手的重要技法
6.太极拳教学推手的五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