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酱毛蟹【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葱、醋、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淀粉、食油各适量。【做法】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蟹肚被斩剖处摸上干面粉。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将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海米炝竹笋【配料】竹笋400克,海米25
人每天接触来自外界的有毒物质有37种,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达22种,毒素的内外夹攻,加上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经过一个夏天各种皮肤敌人的施虐日晒和办公室辐射,现在已经转入秋季,肌肤排毒成为当务之急。 一、多食碱性食物可排毒 为了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应多吃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少吃酸性食物,如肉类、精制面粉食品、咖啡、甜食等。因为每日当你进食的食物以酸性食物为主时,必将导致你的体液和血液中的乳酸、尿酸含量增加。如果你又不能将它们及时排出体外,那么它就会侵害你的表皮细胞,使你的
【功法原文】運:主陽明五氣。時:配足太陽膀胱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時,正坐,舉兩臂,踴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治病:諸風寒濕邪,挾脅腋經絡動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折、痔、瘧、狂、巔痛、頭兩邊痛、頭自頂痛、目黃淚出、鼽衄、虐亂、諸痛。 【功法说明】正坐,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兩手徐徐自兩側向上提起,上肩過頭,在頭頂部劃弧翻掌,掌心向上,屈肘沉肩,兩手稍往下收,而後盡力托起,作托天狀。 兩手托天不動,上身用力向上踴起,連做十五次。 反覆踴起十五次後,保持正坐姿勢,頭正不偏,兩手下收,
黄精鸡翅 【原料】黄精60克,鸡翅10支,大豆50克,核桃仁、海带各3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黄精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熬取汁液,将大豆洗净,人热水中浸泡一夜,海带洗净泡发,切成条状,鸡翅洗净沥于水、锅中放水、下入鸡翅,再放入黄精汁、大豆、海带和调味品,加锅盖煮30分钟以上即可。 【功效】黄精鸡翅有健脾润肺、滋阴益精、补脑增寿的作用,是补肺任品。 月季雪梨银耳羹 【原料】月季花三朵、贝母5克、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100克。 【做法】月季花洗净,贝母用醋浸,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特别适合因血热而长痘痘的患者食用。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特别适合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表现为肌肤干燥、面色无华的人。 藕段间的藕节是一味良药,具有健脾开胃、养血、止血的作用,还能改善气色。藕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既可单独做菜,也可与其他食物搭配使用。下面推荐两款以藕为主要原料且具有改善气色功效的药膳: 1、鲜藕汁 【材料】鲜藕适量 【做法】洗净去皮,榨汁,每次服2匙,日服3次。 【功效】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冰糖,适合面部痤疮者食
1、胡桃仁:性温,能温肺止喘,配合生姜效果更佳。每晚临睡前用1-3个生胡桃仁连紫衣与1-3片生姜细嚼,嚼烂后咽下,若同时加1片生晒参同嚼更佳。寒性哮喘之人宜食胡桃仁。 2、桂花:性温,味辛,能化痰止喘,故适宜寒性哮喘者煎水代茶饮,对痰饮哮喘者有益。《陆川本草》说:治痰饮哮喘。 3、灵芝:无论寒哮和热哮之人,均宜食用,有补虚损、止哮喘的功效。民间过敏性哮喘验方:灵芝6克、苏叶6克、半夏6克、厚朴3克、茯苓10克,水煎加冰糖,1日2~3次。
【功法原文】運:主陽明五氣。時:配足太陽膀胱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時,平坐,舒兩手,攀兩足,隨用足間力,縱而復收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治病:風濕痹入腰腳,髀不可曲、腘結痛、腨裂痛、項背腰尻陰股膝髀痛、臍反出、肌肉痿、下腫、便膿血、小腹脹痛、欲小便不得、臟毒、筋寒、腳氣、久痔、脫肛。 【功法说明】著地平坐,兩足向前平伸,自然分開,全身放鬆,自然呼吸。 徐徐屈膝,兩足內收,兩手向前伸出,由兩側扳住足底;兩足向前伸,兩手稍稍放縱,隨兩足向前伸,上身亦隨之略往前俯。 而後,兩手用力,慢慢往內拉,在兩手內拉的同
白果萝卜粥【原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霜降润燥养生食谱【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清蒸人参鸡【原料】人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精盐、味精、葱、生姜、鸡汤各适量。【做法】 ⑴ 将母鸡宰杀后,退毛去净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⑵ 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
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气温高、湿度大的桑拿天最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中午天热的时候应减少外出,可以喝点清凉解暑的绿豆汤,遇事保持心平气和,少生闲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养肝气,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为什么人们都容易在夏天闹肚子?
夏秋之交是最难选择衣物的时候: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秋气燥,从五行生旺推算,可知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都处于衰弱阶段。所以要注意加强对这些器官的保养。此时人们最容易患阴暑的病症。由于此时已有习习的凉风,不像夏天那样总是又热又闷,所以人们往往会尽情享受这立秋后一丝凉意,结果却使身体受凉而产生高温头痛的病症。 夏季高温时,许多家庭整晚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有些人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这个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这样做
进入秋天以后,天高气爽,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增大,特别是早晨不冷不热,更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候进行运动锻炼,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心情开朗,有效克服因气温下降而造成的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受抑,内分泌紊乱,情绪低落等问题。所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这时应积极参加慢跑、散步等运动锻炼,适时调节心情。 应当指出的是,在秋天养收的时候,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特别是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更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肺脏与秋季相应,所以秋季宜注意保养肺脏,从养生